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大腦要你瘦

大腦要你瘦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85908
海倫娜.波波維克
陳春賢
遠流
2019年6月27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573285908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480頁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 醫療保健 > 養生法 > 減重











      二十八個「瘦身可能任務」助你打造不胖人生

      重點不是你吃什麼,而是你為何而吃、怎麼吃。


    ?

      ★本書不是要挺苗條,也不是要挺肥胖,而是要挺「你」。

      ★神經系統瘦身是關於餵養你的心靈,而不是餓壞你的身體。

      ★從你的字典裡刪除「減肥」這兩個字,改用正面詞語激勵自己。

      ★把體重計上的數字忘掉,真正目標在你的內臟脂肪。

      ★本書榮獲活在當下圖書獎(Living Now Book Award)銅獎 ★



      ◎健康、營養和鍛鍊的資訊在全球泛濫,但95%曾嘗試減重的人後又再度胖回來,而且胖更多,為什麼?因為體重管理的一項主要原因被忽略了,它就是大腦。大腦潛意識都不想我們減肥成功,因為這代表要離開舒適區,若不了解大腦是我們的控制中心,就無法改善健康。身體每一個部份都跟隨大腦傳來的訊息和指令而行事,不管是新陳代謝慢、狂熱的生活方式,還是遺傳了肥胖基因,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本書強調和提供你的是一個思想計劃 (Mind Plan),而不是一個飲食計劃 (Meal Plan) ,意識是神經系統瘦身的重要主題。。



      在書中,作者將展示體重管理的範疇內最新的大腦科學研究,指出減重的完全沒有提及的重要因素,學會如何餵養你的精神,而不是飢餓的身體,她提出28項任務,從生活到習慣;態度到實踐,告訴你如何利用大腦帶出改變身體的慾望。從此你可以飲食自由,無憂無慮地愉快進食,不會因為吃了什麼、如何吃和究竟吃多少而有罪惡感和不安。



      作者深明各種自我破壞健康的行為,解釋為什麼你做每樣正確的事情,仍然無法達到你想要的成效,教你如何克服它們,讓身心平靜,擁有健康的身心和美態。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筋肉媽媽? 體適能講師暨健美國家代表隊選手? ?

    ?

      掛名推薦

      宋明樺|營養師

      謝伯讓|腦科學家

    ?


     





    推薦文:原來要改變自己的行為與習慣,其實一點都不難!(筋肉媽媽)

    ?

    第一部? 新典範

    敬告讀者

    這個世界真的需要另一本減重書嗎?

    考慮這些

    減重不等於減脂

    不是所有的減脂都相等

    如何讓本書發揮效果

    你如何吃掉一頭大象?

    失去「失去」這個詞

    一條河的寓言

    平順的航行

    什麼是神經系統瘦身?

    什麼不是神經系統瘦身?

    你能改變自己的大腦嗎?

    改變大腦的五個要素

    每件事都相互連結

    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生什麼事?

    新典範摘要

    ?

    第二部? 新解決方案

    你測的是內臟脂肪嗎?

    多餘內臟脂肪的成因是什麼?

    聚焦在適能好不好,而不是到底胖不胖

    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真正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這本書是寫給誰的?

    這本書不是寫給誰的?

    這一頁的真相

    成功的科學

    五大自由

    每一項任務的結構

    新解決方案概述

    ?

    第三部? 為瘦身可能任務做準備

    第一項自由:要生活,而不是節食

    為什麼是要生活,而不是節食?

    個案研究:克里斯的故事

    任務1:餓的時候吃,不餓的時候別吃

    任務2:吃你喜歡的東西,別吃不喜歡的東西

    任務3:進食的時候,就是吃

    任務4:享受你吃的東西,假如你不享受就別吃那樣東西

    任務5:飽足了就別再吃,別等到吃撐了才停

    任務6:把餐點變成真食物

    任務7:開喝之前想一想

    「要生活,而不是節食」摘要

    ?

    第四部? 出任務

    第二項自由:做自己,而不是全面翻新

    為什麼是做自己,而不是全面翻新?

    任務8:是價值觀的問題,無關道德

    任務9:要清晰,而不是混淆

    任務10:運用渴望的力量,而不是意志力

    任務11:接受結果不後悔

    任務12:想像點燃創意

    任務13:承諾創造能力

    任務14:打造「能做到」罐,而不是糖果罐

    「做自己,而不是全面翻新」摘要

    ?

    第三項自由:要有愛,不要開戰

    為什麼要有愛,不要開戰?

    任務15:感覺而不遁逃

    任務16:感激是最好的態度

    任務17:鼓掌而不甩巴掌

    任務18:寬恕而生

    任務19:不給糖就搗蛋?

    任務20:回饋意見不是失敗

    任務21:連結而不孤立

    「要有愛,不要開戰」摘要

    ?

    第四項自由:要好玩而不強制

    為什麼要好玩而不強制?

    任務22:站起來

    任務23:動起來

    任務24:好好睡

    任務25:聳聳肩

    任務26:呼吸吐納

    任務27:笑一笑

    任務28:適時關機

    「要好玩而不強制」摘要

    ?

    第五部? 長保出任務狀態

    第五項自由:要有方向,而不強求完美

    為什麼要有方向,而不強求完美?

    終極任務:要選擇,而不賭運氣

    有關瘦身,愛因斯坦知道些什麼?



    ?









      ▲這個世界真的需要另一本減重書嗎?

      生大材,不遇其時,其勢定衰。生平庸,不化其勢,其性定弱。? ~ 老子

    ?

      最近幾十年來,市面上出現大量關於健康、營養與運動方面的資訊。新的祕訣、手法、書籍、烹調法、飲食法與日間水療每天都在上市。新的十二週、十週與兩週「轉型」滲透在網路上,就像披薩上面的起司一樣。市面上有數以千計用來輔助減重的代餐、藥丸、藥粉、乳液、飲品、策略、裝置、計畫、個人訓練師與禱告儀式。目前,在亞馬遜網站上有超過兩萬五千本關於減重的書籍。抽脂是所有外科手術中最普遍的一種,而且減肥手術也快速增加。在美國,二○一三年一整年,節食是一項年產值六百一十億元的產業,而二○○八年時產值只有三百億元,等於短短五年之間就加倍成長了。而且到這本書出版的時候,這些數字已經又超過了。



      從護肝排毒到豆莢排毒、緊身衣到萊卡材質、低卡飲食到灌腸,以及控制分量大小到原始人飲食(paleo diet),新減重趨勢冒出來的速度,比你炒羽衣甘藍還快。然而,百分之九十五試著減重的人,不管用的是哪一種減重法,在開始執行後十二個月內都胖回來,而且比原來還胖。一篇探討二十項研究試驗的報告指出,減重五年後,大部分節食者比他們原本減去的體重額外增加了百分之十五!



      發生什麼事了?

      有些事明顯沒有用。事實上,似乎沒有一件有用。

      會不會減重拼圖裡少了關鍵的那一塊?會不會節食本身就有缺陷?會不會以減重為目標本身就有問題?



      因各式各樣的理由而感到減重壓力,而且覺得減重好難,是造成這麼多人這麼悲慘的原因,讓我們不禁要問:減重真的有必要嗎?過重,甚至是肥胖,真的會對健康造成這麼大的威脅嗎?折磨自己以便擠進尺碼太小的牛仔褲,是值得的嗎?為什麼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這麼沉迷於身體的重量?



      在意外表向來是整個人類史上的一個主題。十七世紀,曲線玲瓏、宛如魯本斯(Rubenesque,譯註:Sir Peter Paul Rubens,十六世紀的法蘭德斯畫家,畫作有濃厚的巴洛克風格,強調運動、顏色和感官)畫作的身形是當時的時尚;十九世紀流行束腹;二十一世紀的主流是超模:通常是偏向苗條的那邊。



      體重也與財富和社會地位有關聯。一般而言,食物充足、唾手可得的地方,苗條的概念才有生存空間。食物短缺的地方,豐腴一點的體態比較受人尊敬,因為是富裕的象徵。



      至於體重和健康之間的關係,在隨後的章節會探討。



      重點在於,「理想體重」比較是社會塑造出的概念,而不是醫療標準。與體重相關的唯一意義,是你選擇給予的意義。你選擇什麼來賦予體重意義?為什麼賦予它任何意義?假如你能放下對體重的評價,允許享受真正的自己,你會不會比較快樂?



      這個世界需要一本挑戰我們減重概念的減重書。



      這本書挑戰現存的減重觀點跟方法,不是去解決症狀或中間路徑,而是直指體重問題的最終來源:你的大腦。荷爾蒙有扮演某種角色嗎?絕對有,但荷爾蒙是跟隨大腦的指示,大腦會自行製造許多荷爾蒙。食物有扮演某種角色嗎?絕對有,但你對食物的選擇跟反應,是由大腦決定的。壓力有扮演某種角色嗎?絕對有,但壓力的影響是由大腦居中協調的。任何你提到有關肥胖、情緒化飲食,或是儘管「做了所有對的事情」仍無法擺脫脂肪的因素,大腦都是其中重要的關鍵。



      因此,這本書會帶給你有關大腦如何運作,以及如何改變大腦來改變身體的深度見解。



      你也會讀到一些來自我自己邁向食物自由的旅程中所經歷的寓言、客戶描述與故事。從這些分享故事中你能看到,與食物戰鬥是目前人類處境的一部分,而不是個人的失敗。故事也能讓你與科學連結,並給大腦鞏固新資訊的時間。它們讓你自己去解讀事實,刺激你如何思考得更廣,針對自己的狀況應用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目的是讓你去除不需要的身體脂肪,假如這是你想做的,假如這樣你感覺會增加你的健康、你的精力與你的幸福。假如你感覺體重真的是身體的負擔,妨礙你做喜愛做的事情,那麼就運用神經系統瘦身來減輕你的負擔。假如你的體重導致你的健康問題或干擾你的生產力,你將能減輕這些多餘的重量。



      這本書也會容許你無須減重,假如你發現自己在目前的狀態下,確實是快樂且健康的。



      這本書會向你展現不管你的身形大小,都可以十分健康,而健康良好就是獎賞。這本書會讓你知道,你如何減重,比你減去多少來得更重要。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會給你自由:決定對你來說怎麼做才對的自由、信任自己身體的自由,以及不管體重多少,都能充實生活的自由(不管對你來說,充實意味著什麼)。



    推薦文



    原來要改變自己的行為與習慣,其實一點都不難!



    體適能講師暨健美國家代表隊選手 筋肉媽媽


    ?

      演講時,我常常問聽眾們:「你們愛吃甜食嗎?」答案往往是:「很愛!」於是我又會接著問:「你們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變成看到甜食無感的人嗎?」這時候,總是無一例外的,所有人都說:「怎麼可能啦······」



      其實是可以的!但是不是透過勉強與意志力硬撐,而是重新訓練你的大腦。

      去抑制你的渴望,只會讓渴望越來越大;

      當消除你的渴望,就不再是渴求,而是不想。

    ?

      了解精緻甜食帶給身體的風險、找到比吃甜食更好的舒壓方式後,看到包裝得再夢幻的甜點、閨蜜們再怎麼遊說去吃打卡蛋糕店,都不會勾起任何一絲想要嘴饞的欲望了。當大腦重新被教育過,也就真正造就了「行為的改變」。



      過去,你本來可能不特別愛吃甜點,但是被坊間廣告、媒體報導包裝、朋友跟風,搞得好像不吃就跟不上潮流,大腦被教育成熱愛甜食……是的,原來愛吃甜食,可能也是被教育的!現在起,你只需要專注於重新去教育大腦思考,那些以為改不了的事,改變其實只在彈指之間。



      現在歐美主流運動科學,都非常重視身體內分泌健康平衡,也強調足夠強度的運動,將帶給體內荷爾蒙平衡更多助益。事實上,人人都需要對荷爾蒙有基礎的理解,而本書作者對於荷爾蒙機制深入淺出的解釋,還有大腦神經再教育的觀念,真的讓人看了鼓掌叫好!

    ?

      只要你肯認真看完這本書,開始嘗試按照書中的方法做改變,沒多久,你就能體會到,原來要改變自己的行為與習慣,其實一點都不難!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