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觀山海(手繪196隻奇獸異族,閱讀中國神話之源起,最美的《山海經》圖鑑)

觀山海(手繪196隻奇獸異族,閱讀中國神話之源起,最美的《山海經》圖鑑)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3193
杉澤,梁超
聯經出版公司
2019年6月29日
330.00  元
HK$ 280.5  






ISBN:9789570853193
  • 叢書系列:歷史大講堂
  • 規格:精裝 / 432頁 / 18 x 25 x 6.0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大講堂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知名90後百鬼畫師──杉澤,精心挑選和手繪196隻奇獸異族,歷時數年,重新詮釋,呈現最美的《山海經》圖鑑!



      原來J . K.•羅琳和《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之怪物原型,可以在這本書找到!

      閱讀《觀山海》,沉浸在古老東方的夢境與想像中,通過知名90後百鬼繪師──杉澤的典雅水墨畫筆,帶領我們追尋失落的上古世界,重現志怪傳奇《山海經》的瑰麗。




      太虛的異獸,如夢如幻,躍入人類遠古的記憶底層,晦澀幽微的文字,翻攪人類想像的深泉。《山海經》是中國最早的人文地理誌,也是古代神話傳說最豐富的一部奇書,充滿了豐富的想像,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神話。



      關於《山海經》,文人史家如此認為:

      司馬遷:「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矣。」

      郭璞:「非天下之至通,難與言山海之義矣。」

      陶淵明:「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袁珂:「吾國古籍,?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史地之權輿,乃亦神話之淵府。」



      山海經的圖像經歷不同時代不同畫家的繼承與創新,賦予了這部書在不同時代有新的想像意義和存在價值。知名90後百鬼繪師杉澤,透過細膩而鮮豔的水墨畫筆,引導你踏入絕美而妖冶的山海幻獸之境,呈現新的藝術美學,展示年輕世代豐沛的想像力和創意靈感。



      在《觀山海》,有掌管天帝密都的山神「武羅」,他說話的聲音十分悅耳,像是玉器敲擊碰撞的聲音。

      有日夜叨著石子投向海中的鳥兒「精衛」,她曾是炎帝的小女兒,在東海游泳時,不幸溺水而亡。

      有長得像小豬一樣的「當康」,要是那一年將要有大豐收,牠就會跑出來,歡欣的跳躍?叫。

      有一種雌雄同體的異類叫「類」,牠長得像貍貓,據說只要吃了牠的肉,就能平息人的嫉妒心。

      還有一種全身五彩、極為珍貴的瑞獸「騶吾」,若能騎在牠身上,便可在一日之內馳騁千里。



      《山海經》裡看似荒誕不經的描述,或以拼接方式呈現的物種形象,實則包含先民對世界的觀察及恢弘的想像。繪者杉澤透過「感」的方式,仰望那個時代的神祕與瑰麗,從中獲取大量的靈感,創造出絕美而妖異的奇幻世界。撰文者梁超則以「理」解讀,探索其地理、宗教、歷史、民俗、動植物等方面的淵緣及由來,賦予這些玄妙傳說一個紮實的根基。



      本書《觀山海》是一部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的《山海經》圖鑑兼讀本。縱觀山海,提筆畫神,繪者杉澤在讀《山海經》的過程中積累靈感,查閱《中國神怪大辭典》、《淮南子》等大量書籍,花費三年時間構思並繪製了數百幅絕美異獸形象,將古老晦澀的文字演繹為筆下妖冶唯美而不失大氣的畫作,配以精練的原文及精妙的解讀,為華夏上古志怪傳奇插上另一種想像的翅膀。



      撰文者梁超亦對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山海經》有著濃厚興趣,他的譯注在以郝懿行《山海經箋疏》為底本的基礎上,參考了郭璞、袁珂等人的校譯版本,力求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進行註解,同時多方參閱古典書籍,做了大量的故事延伸,補充了許多新奇有趣的知識。可以說,《觀山海》是一部絕美的現代版《山海經》。

    ?


     





    作者序



    卷一 南山經

    卷二 西山經

    卷三 北山經

    卷四 東山經

    卷五 中山經

    卷六 海經



    ?





    作者序



      得知要把手裡這套山海經的讀書筆記集結成冊時,內心是惶恐的。《山海經》作為一本保存中國神話資料最豐富的奇書,憑藉著自身的魅力,成為了許多學者前輩研究的對象。不過好在沒有太多畫師成體系的去繪製山海經裡的神人異獸,所以僥倖得到了一絲底氣,能繼續畫完這套《觀山海》。



      最開始動筆時,並沒有給自己設立太多目標,比如完成度、完整度等。在創作前40張時,更多是帶著一種學習和記錄靈感的態度,當手稿數量漸漸多起來後,反觀最開始畫出的筆記,突然發現了不少問題,比如元素選擇不夠謹慎、色彩搭配缺乏考究等。此時我找到了對中國神話同樣喜愛的好友梁超,希望他能以更專業的角度,給我一些創作上的建議,同時對一些問題較大的手稿重新做出修改和調整。不知不覺大家也就以這種探討的方式合作了起來。



      理解《山海經》,一般有兩個途徑。一是以「理」入之。《山海經》除了包含神話傳說外,在地理、宗教、歷史、民俗、動植物等方面都有著大量可供人們去探索的空間,在這裡就不多展開了;再者是由「感」而發,神話裡那些看似荒誕不經的描述、或以拼接方式呈現的物種形象,實則包含著先民們對世界的觀察及恢弘的想像。我們通過「感」的方式,可以仰望那個時代的神祕與瑰麗,獲取大量的靈感。作為一個畫師,去詮釋心中的《山海經》時,不免以「感」的層面更多,好在此時梁超會以「理」的方式向我提供更多的視角,使每次創作得到一定的平衡,不過於天馬行空。



      從2015年開始繪製《觀山海》,中途遇到了不少困難,多虧家人和朋友一路支持,才能將其集結成冊。雖然有幸出版,但我深知自己尚有許多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時間裡,能繼續努力學習,畫出更多與中國神話相關的作品。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