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風中飄盪

風中飄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899305
巴布狄倫
郝廣才
格林文化
2019年6月26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1899305
  • 叢書系列:格林名家繪本館
  • 規格:精裝 / 36頁 / 24 x 26.2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格林名家繪本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其它











    讓孩子

    認識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第一本繪本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X凱迪克大獎畫家

      當巴布狄倫遇上弘穆司,

      他最經典的歌曲〈風中飄盪〉,

      在弘穆司優雅的水彩詮釋下,

      讓孩子體會,

      巴布狄倫對愛與平等,

      溫柔而堅定的信念。




      內容介紹: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一個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稱為男子漢?



      How many seas must the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一隻白鴿要飛過多少大海,才能在沙灘上安眠?

      …?? ?

      ……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答案,我的朋友,就在風中飄盪,答案在風中飄盪。



      巴布狄倫(Bob Dylan)是史上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人。〈風中飄盪〉Blowin’ in the Wind是他的代表作,六○年代美國民權與反戰運動的著名歌曲。到現在仍廣為傳唱,甚至有數十位歌手翻唱,像是貓王、史提夫汪達、瓊拜雅。歌曲亦出現在電影《阿甘正傳》。



      這首歌的歌詞有如「詩」般的藝術,兼具社會意識與哲學深度。巴布狄倫優雅的運用比喻,以男子漢代指致力打破不平等的人們,以劃過天空的砲彈隱喻戰爭……歌詞沒有提及任一個具體事件或個人,但人們卻能從中看見明確的訊息:愛、正義、平等。



      本書歌詞以中英雙語呈現,讓孩子同步欣賞中英文的詞意之美。美國凱迪克大獎畫家弘穆司,以清新典雅,如詩般的水彩,創作繪本〈風中飄盪〉。將歌曲之美與藝術結合,完美呈現歌詞想傳達的意境,帶領孩子走進〈風中飄盪〉音樂世界。



      巴布狄倫(Bob Dylan)榮譽榜:

      諾貝爾文學獎


      得獎評語:「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出新的詩意表達。」



      總統自由勳章

      歐巴馬讚譽:「巴布狄倫的聲音有特別的力量,深沉且莊重。不但重新定義音樂聽起來該是什麼樣子,還有音樂所傳遞的訊息以及給世人的感受。」



      普立茲特別榮譽獎

      得獎評語:「對流行音樂和美國文化產生深刻影響,以及歌詞創作中非凡的詩性力量。」

      12座葛萊美獎? 1座金球獎? 1座奧斯卡獎



      〈風中飄盪〉Blowin’ in the Wind榮譽榜:

      ★ 入選葛萊美名人堂

      ★ 《滾石》雜誌「500首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曲」排行第14



    本書特色



      ★ 美國民謠搖滾之父巴布狄倫,與凱迪克大獎畫家弘穆司攜手合作,值得樂迷收藏的繪本!

      ★ 弘穆司細緻如夢般的水彩圖畫,完美相稱巴布狄倫對和平、自由與理解的高歌。

      ★ 中英雙語歌詞,細細品讀〈風中飄盪〉歌詞如詩般的文學造詣。

      ★ 本書收錄畫家弘穆司的幕後創作秘辛,以及音樂史專家格雷爾˙馬克思的樂評。



    媒體好評



      亞馬遜讀者4.8顆星完美好評

      弘穆司的水彩優美典雅,音樂老師、歷史老師和喜愛民謠的樂迷,都會喜歡這本書。──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





    ?


     





    本書後記



    關於〈風中飄盪〉



    格雷爾˙馬克思�音樂史研究家




      你聽到的文字、你看到的圖畫──這些圖文所說的故事──都來自一首歌。這是1963年,歌手巴布狄倫創作的歌曲,它叫做〈風中飄盪〉。



      巴布狄倫現在依然在世界各地演唱這首歌。有可能某個晚上,他在你的家鄉表演,各年齡層的人都去看他的演唱會。不過,並不是只有巴布狄倫唱〈風中飄盪〉,許多歌手,像是鄉村歌手、靈魂歌手、爵士音樂家、福音合唱團,也錄製他們自己的版本。人們在搭乘長途巴士、爬山、圍坐在營火旁、上教堂、上學的時候,也會唱這首歌。當巴布狄倫演唱時,每一次的感覺都不一樣,有時候滿懷希望、有時候充滿懷疑。



      〈風中飄盪〉的歌詞,提出了許多疑問。當問題出現在世界各地、我們的家鄉、我們的家庭,為什麼我們不能承認,有些事情不對勁,然後試著去解決?為什麼有些公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為什麼有些人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為什麼我們要傷害彼此?不過1963年,當巴布狄倫第一次演唱〈風中飄盪〉,許多人相信他是想唱出一件事。



      1960年代的美國,許多美國人並沒有受到身為公民應有的對待。在美國的某些地方,皮膚黝黑的人不能居住在想住的地方。他們沒有投票選總統的權利,不能上餐廳吃飯,不能去電影院看電影。他們沒有自由。



      巴布狄倫一開始就提出疑問:「一個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稱為男子漢?」因為當時的美國不平等,許多人聽出了這首歌的含意。歌曲中所說的不公不義,是那麼嚴重,從生活就感受得到,讓其他人察覺,他所提出的問題是非常嚴重。



      現在的美國,變得不一樣了,但還不完美,它沒有實現每個承諾。不過,許多男男女女努力回應巴布狄倫在歌曲中的疑問,我們的國家已經比〈風中飄盪〉問世的那時候更自由了。那麼,為什麼我們繼續唱這首歌?這首歌沒有提到黑人,也沒有提到任何一場戰爭。但巴布狄倫能夠用文字傳達某個理念,並能夠讓文字代表許多涵義。他的歌詞裡有人、鳥、山、海、風、提問。為什麼世界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我們有戰爭、殘暴和仇恨?可以改變嗎?



      今天,當人們感覺自己沒有自由……

      感覺自己受到不平等的對待……

      察覺別人只看見他們的外表,沒有看見他們真正的樣子……

      當他們的生命受到傷害,或是遭遇戰爭或貧窮的摧殘……

      他們可以聽〈風中飄盪〉,他們可以說:

      「沒錯,我就在那首歌裡,那首歌是在說我。」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