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臺灣現代文學史稿(再版)

臺灣現代文學史稿(再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82581
李詮林
萬卷樓
2019年5月01日
313.00  元
HK$ 266.05  






ISBN:9789864782581
  • 叢書系列: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 規格:平裝 / 667頁 / 17 x 23 x 3.3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史











      本書以語言轉換為經脈,以臺灣光復為界限,將臺灣現代文學史分為日據時段和光復初期兩個大部分(上、下篇)進行論述;其中日據時段部分又分為兩個小階段(日據當局廢止臺灣中文報刊及報刊漢文欄之前與其後)。並按文學本體與文學周邊文化及兩者的融混共生形態(主要表現為文藝論爭)將兩個大部分(上、下篇)分別劃分為文學周邊書寫、文學的內部考察、文學內外的糾葛纏繞三個論述角度與層次。經過對臺灣現代文學史上的文學周邊文化、作家作品及文學流派、文學思潮等的全方位掃描,本書認為,邊緣書寫、語言轉換、文化隱喻,以及對中華文化的堅韌持守是臺灣現代文學史最具規律性的文學現象,在臺灣光復初期,絕大多數作家採用國語(白話),是語言轉換的最終結局。


     





    第五輯總序 1

    目次 1

    汪序 汪毅夫 1

    引論 1



    上篇 臺灣現代文學史的日據時段(1923年1月1日-1945年8月15日)

    第一編 文學的外圍:周邊文化中的邊緣書寫

    第一章 日據時期臺灣現代文學史背景 39

    第一節 日據時期的臺灣社會概況 39

    第二節 文學社團、流派及與之關聯的報刊 57

    第三節 文學周邊的中華文化民間薪傳 86



    第二章 島外寫作與歸岸之響 97

    第一節 概述 97

    第二節 離臺內渡寫作 100

    第三節 臺灣作家在日本等外國的寫作 109

    第四節 島外文化人的臺灣題材寫作及對臺交流 113

    小結 映攝中華文化意涵的臺灣現代文學外圍書寫 119



    第二編 文學的內部:語言暴政下的痛苦言說

    第三章 日據時段的臺灣現代文言創作 125

    第一節 概述 125

    第二節 賴和與陳虛谷、楊守愚等人的文言創作 153

    第三節 吳濁流與葉榮鐘等人的文言創作 171

    第四節 連橫等人的文言創作 181

    第五節 石中英、黃金川等女性文言詩人 193



    第四章 日據時段的國語(白話)文學 209

    第一節 概述 209

    第二節 賴和、楊守愚、周定山等人的國語(白話)文學創作 227

    第三節 張我軍與楊雲萍等人的國語(白話)文學創作 264

    第四節 吳漫沙等人的通俗國語(白話)文學創作 278



    第五章 日據時段的臺灣現代日語文學 283

    第一節 概述 283

    第二節 楊逵、呂赫若、龍瑛宗、張文環、翁鬧等人的日語作品 309

    第三節 楊熾昌、張彥勳、郭水潭、王白淵、陳奇雲等日語詩人 332

    第四節 吳濁流、葉榮鐘、楊雲萍等人的日語創作 345

    第五節 女性作家及其日語通俗文學創作 352



    第六章 日據時段的臺灣現代方言文學 361

    第一節 概述 361

    第二節 閩南語流行歌、報告文學等通俗文學創作 380

    第三節 臺灣民間方言戲曲文學 399



    第七章 日據時段的臺灣現代翻譯文學 407

    第一節 概述 407

    第二節 張我軍的日文中譯 413

    第三節 黃宗葵、劉頑椿、吳守禮等的中文日譯 416

    小結 語言轉換、文化隱喻與韌性抗爭 419



    第三編 文學內外的糾葛

    第八章 各種文藝思想的交鋒 429

    第一節 概述 429

    第二節 新舊文學論戰沿革及意義 432

    第三節 鄉土文學和臺灣話文論戰沿革及意義 441

    第四節 大眾及左翼文藝的倡導 444

    第五節 臺灣作家與來臺日本人的文學論戰 447

    ?

    下篇 臺灣現代文學史的光復初期時段(1945年8月16日-1949年5月20日)

    第一編 文學的外圍:光復之喜與惡政之怨


    第九章 光復初期臺灣現代文學史背景 457

    第一節 光復初期的臺灣社會概況 457

    第二節 光復初期的臺灣文學社團與相關報刊 465

    第三節 融匯於中華文化主流的光復初期臺灣文學周邊文化 475



    第十章 彼岸之念與此岸之思 487

    第一節 概述 487

    第二節 在大陸的臺灣文化人和在臺灣的大陸文化人 489

    第三節 范泉、《文藝春秋》與臺灣現代文學之關聯 492

    小結 光復初期庶民寫作和官方意識形態:融合——分流——交織 505



    第二編 文學的內部:回歸的歡喜與轉換的陣痛

    第十一章 光復初期臺灣文言文學 511

    第一節 概述 511

    第二節 光復初期臺灣現代文言詩歌 514

    第三節 光復初期臺灣現代文言散文 519



    第十二章 光復初期國語(白話)文學 521

    第一節 概述:光復初期國語(白話)文學的復甦 521

    第二節 光復初期的國語運動 533

    第三節 光復初期的國語(白話)小說家 535



    第十三章 光復初期臺灣日語文學 547

    第一節 概述 547

    第二節 光復初期的日語小說創作 550

    第三節 光復初期的日語詩歌創作 557



    第十四章 光復初期臺灣方言文學 565

    第一節 概述 565

    第二節 光復初期的閩南語流行歌 568



    第十五章 光復初期臺灣現代翻譯文學 579

    第一節 概述 579

    第二節 許壽裳、黎烈文等的翻譯文學活動 583

    小結 語言轉換的藝術與中華民族身分的認同 591



    第三編 文學內部的論議與文學外部的紛擾

    第十六章 光復初期的文藝爭鳴 597

    第一節 光復初期文學論議的起因及其範圍 597

    第二節 關於臺灣新文學諸問題的討論 601



    結論 臺灣現代文學:語言轉換中的中華文化脈搏 611

    參考文獻 629

    後記 649




    其 他 著 作
    1. 美國漢學家的臺灣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