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1日7分,訓練專注力!眼腦手協調,點連點幾何練習7X7:輪廓觀察X多層次組合圖案理解,智能與注意力雙效提升!

1日7分,訓練專注力!眼腦手協調,點連點幾何練習7X7:輪廓觀察X多層次組合圖案理解,智能與注意力雙效提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4715006453960
BP研究會
幼福
2019年9月01日
40.00  元
HK$ 34  






ISBN:4715006453960
  • 叢書系列:幼兒潛能開發系列
  • 規格:平裝 / 96頁 / 18.2 x 25.8 x 0.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4歲~7歲
    幼兒潛能開發系列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藝術美勞 > 塗鴉本/畫冊











    「點連點」利用小圓點引導,

    做多種圖形寫畫練習;

    透過觀察、思考與細緻手部動作才能完成圖案,

    大幅提升孩子們的專注力!



      「點連點」系列書共有三本,

      這本「幾何練習」最適合已學會初步握筆的孩子。

      因為「圖形—幾何」的構成,

      含括了多種外形輪廓及基礎透視,

      想完成看似可愛、簡單的圖案,

      必須有高度專注力。

      透過學習格內直橫各7個點的導引,

      孩子們不只能順利畫出圖案,

      還能磨練觀察力、反應力與專注力。



      畫好線條圖後,

      還可拿來當著色本喔!



      >>>>>>「點連點」與一般描寫練習本差異在哪兒?

      常見的描寫練習本只是「照著描」,

      不必動腦筋,

      是較為死板的學習法。



      「眼腦手協調,點連點線條練習」的每一張圖,

      都需要「用眼觀察」、「動腦思考」、「拿筆實畫」才能順利完成,

      相較之下活潑有趣得多;

      目前這種方法已有日韓中及歐洲多國採用,

      可說是訓練孩子們觀察力、反應力最棒的方法。



      本系列共有《1日3分,訓練觀察力!》、《1日5分,訓練反應力!》及《1日7分,訓練專注力!》,

      藉由圖形的引導訓練小手肌肉,

      銜接正式教育時更加順利。



    本書特色



      ★利用有趣的塗鴉練習,訓練小手肌肉,打下寫畫好基礎

      ★透過學習格引導,及早習慣中文方塊字架構

      ★能畫出可愛的幾何圖案,更有成就感

    ?


     





    前言



    利用點連點,鍛練孩子的眼腦手協調力




      《1日7分,訓練專注力!眼腦手協調,點連點幾何練習》跟一般練習本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孩子們必須透過觀察,在相應的點與點之間畫線,才能完成圖案。它比傳統的描紅練習本更需要專注地觀察。



      而在下筆前,更必須要思考:題目的點與空格內的點,相應位置是哪個?該從哪個點開始?線條的方向要怎麼走?隨著圖形愈來愈複雜,必須思考與觀察的細節也會變多;在不自覺間讓孩子們學會觀察與思考,都讓「點連點」不只是單純的練習本。



      此外,本書部分圖片經特別設計,呈現出水果、動物、日常用品等圖案,在完成點連點圖形後還可上色,讓整個練習更加有趣。



      在開始使用練習本前,還有些小建議提供給爸爸媽媽們參考:

      *用什麼筆

      筆桿太細的鉛筆、原子筆,都不適合剛學抓握的孩子,若能使用學習鉛筆或甚至蠟筆,會比較容易上手。

      *握筆姿勢

      剛開始學習拿筆的小小孩,不必特別糾正他們的握筆姿勢,無論採用什麼握筆姿勢,只要他們能安全、開心地塗鴉就好了。

      *鏡像問題

      例如把C畫成反向C,這個問題尤其容易出現在慣用左手的小朋友身上,解決方法是,不要「一筆到底」,先用點連點的方式完成圖形,即可逐漸改善這個現象,增加孩子的自信心,順利接軌學校生活。



      如何有效使用《1日7分,訓練專注力!眼腦手協調,點連點幾何練習》?

      Step 1:觀察上方格子裡的圖片示範。

      Step 2:在下方的空格裡描繪出相同的圖案。

      Step 3:最後還可為圖案上色,讓它成為塗畫本。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