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李允呈老師開講 刑法總則 律師.司法人員.高普考(保成)

李允呈老師開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816200
李允呈
新保成
2019年10月20日
233.00  元
HK$ 209.7  






ISBN:9789864816200
  • 叢書系列:律師.司法人員-老師開講系列
  • 規格:平裝 / 864頁 / 17 x 23 x 4.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律師.司法人員-老師開講系列


  • 考試用書 > 公務人員考試 > 司法特考 > 基礎教材











      適用對象

      1.對於刑法總則架構想要深入了解者

      2.對於刑法總則爭點不明想要知悉者

      3.選考刑法科目之人,均可適用



      適用時間

      無限制



      使用功效

      李允呈老師教你學通「刑總」真功夫:

      .條理分明的體系架構,教你明確定位學習焦點。

      .結構嚴謹的專欄闡述,使你不再誤植鬆散概念。

      .學說實務的完美結合,讓你靈活應用戰勝考場。



      改版差異

      依據新法調整、增刪內容。



    書籍特色



      刑法─一個理論內容抽象、學說及實務爭議頗多,而許多考生視為畏途,甚至索性放棄的科目。

      有鑑於此,本書嘗試以體系架構清楚、論述內容完整為出發點,為同學建立刑法完整之體系架構。



      作者在論述上彙整當前刑法的主流學說、重要之實務見解,使考生毋須再特別花功夫去蒐集相關資料、囫圇吞棗,希冀能做到讓讀者只要看熟這一本書,便足以應付考試。



    ?


     





    導論 概述/001

    第一篇 認識刑法/011

    第二篇 刑法之基礎概念及體系架構/015

    第一章 總則與分則之基礎概念/015

    第二章 刑法之體系架構/019



    第壹部分 基本原則/041

    第一篇 罪刑法定原則/043

    第二篇 刑法之效力/056

    第一章 時之效力/056

    第二章 地之效力/068

    第三章 屬地原則之例外(人之效力)/079

    第四章 外國裁判之效力/081

    第五章 刑法總則之適用範圍/083

    第三篇 刑法之解釋與用語/085

    第一章 刑法之解釋/085

    第二章 刑法之用語/087



    第貳部分 犯罪論/109

    第一篇 導論/111

    第一章 犯罪理論/111

    第二章 犯罪之成立要件/119

    第三章 行為理論/123

    第二篇 故意之作為犯/132

    第一章 基本架構/132

    第一節 構成要件該當性/132

    第二節 違法性/206

    第三節 罪責/301

    《專題研究-原因自由行為》/308

    第四節 不法與罪責外之可罰性要件/331

    《專題研究-錯誤理論》/340

    第二章 故意犯罪之行為階段(預備犯、未遂犯)/378

    第一節 故意犯罪之行為階段及處罰之前置化/378

    第二節 預備犯/380

    第三節 未遂犯/382

    《專題研究-易與不能未遂混淆之概念》/410

    第三章 犯罪之參與型態/447

    第一節 緒論/447

    第二節 正犯/450

    第三節 共犯/512

    《專題研究-正犯或共犯之特殊問題》/571

    第三篇 過失之作為犯/597

    第一章 過失之要素/598

    第二章 過失之種類/601

    第三章 過失犯之檢驗體系架構/604

    第四章 過失犯體系地位之演變/606

    第五章 過失犯之成立要件/612

    第四篇 不作為犯/643

    第一章 不作為之概念/643

    第二章 故意之不純正不作為犯/647

    第三章 過失之不純正不作為犯/668



    第參部分 競合理論/671

    第一章 緒論/673

    第二章 行為單複數之認定/677

    第一節 概論/677

    第二節 基本概念/678

    第三章 侵害法益個數之計算/690

    第四章 不純正競合與純正競合/692

    第五章 競合之各種型態/693

    第一節 法條競合(法律單數)/693

    第二節 與(不)罰之前行為及與(不)罰之後行為/706

    第三節 想像競合/713

    第四節 實質競合(數罪併罰)/724

    第六章 2005年修法刪除牽連犯/735

    第七章 2005年修法刪除連續犯/737

    《專題研究-競合論之特殊問題》/740



    第肆部分 刑罰論/749

    第一篇 刑罰理論(刑罰之目的)/752

    第二篇 刑罰之種類/753

    第三篇 刑罰之科處/771

    第一章 概論/771

    第二章 刑罰之加重/774

    第三章 刑罰之減免/783

    第四篇 刑罰之執行/789

    第一章 易刑處分(§41∼§44)/789

    第二章 緩刑(§74∼§76)/800

    第三章 假釋(§77∼§79-1)/805

    第五篇 處罰之障礙/812

    第一章 赦免/812

    第二章 時效/813

    第六篇 保安處分/821





    ?





    九版序

    ?

      轉眼時序已入秋,本書距離上次改版已經逾一年,期間因應人民的呼應,刑法難得地在這段時間經歷三次的修正,甚至還有修正草案蠢蠢欲動預備通過中,且向來引領實務見解的最高法院判例及決議,也因著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全數走入歷史(然而這些判例、決議走入歷史,並不是完全無法使用,而是在適用上要加以改變),導致刑法考科在準備方向上需要調整,而學者的教科書也推陳出新,不僅原有著作者有改版,另有在國考會命題、改題的老師也推出了刑法總則教科書,再加上這段時間學者發表的文章、新的實務見解,本書的內容已到了無法不改版的境地。從而,筆者基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仔細查閱本書原先所引用之最高法院判例是否已停止適用(本書所引用之判例遭停止適用者約三十個,後續內文將以停之符號標記出已停止適用的判例,其餘未有標記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也參考學者的新文獻及新實務見解,並修正原版本中錯誤之處,終於將本次的改版付梓,希望能對閱讀本書者在考試或實務工作上有所助益。

    ?

      這一年來,刑法的修正主要有三次,為免讀者需要去查閱,茲臚列如下:

      一、108年5月10日修正公布第 113 條;增訂第 115-1 條。



      二、108年5月29日修正公布第 10、61、80、98、139、183、184、189、272、274∼279、281∼284、286、287、315-2、320、321 條;刪除第 91、285 條。



      三、108年6月19日修正公布第185-3條。



      另外,108年7月4日開始施行,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的大法庭新制,判例決議正式走入歷史,未來將由大法庭統一法律見解,則原有這些判例決議是否完全不能使用或應如何使用呢?依據司法院於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再者,司法院大法官也作成與刑法相關的釋字第775號、777號等2號解釋,與刑法總則有關的乃釋字第775號解釋,其內容為何,有必要加以介紹。



      刑法這個科目的理論內容抽象、學說及實務爭議頗多,本書以體系架構清楚、論述內容完整為出發點,為同學作建立架構及整理歸納的工作,在論述上彙整目前考試在刑法這科的主流學說、實務見解,並且選擇有道理且體系一貫的部分作為論述主軸與基礎,使考生毋須再特別花功夫去蒐集相關資料、囫圇吞棗;在整個體系架構及標題呈現上也是費盡苦心所決定,因為體系的建立對於刑法的學習實在太重要。筆者希冀能做到讓同學只要看熟這一本書,便足以應付考試。也因如此的目標設定,故本書盡量在每個觀念上詳述理由為何,而非僅作結論式的描述,並將學者教科書及期刊論文的原文摘錄或整理,且引出原典出處以示負責,也使有興趣參閱原著者可輕易找到該文獻進一步深入研究。



      當然,因為以上的堅持,本書厚度依然足以作為正當防衛之用,畢竟筆者仍然堅持在一套完整的體系架構去貫穿整部刑法,且在各個議題均有詳細說明及舉例,甚至本書所舉的案例,幾乎都有完整解析說明,目的就是希望讓同學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也能透過自修的方式看懂本書並足以應付考試。當然,本書並非專門的解題用書,因此在案例的講解上是以較平鋪直述的方式來說明,若同學對於如何解題、命題者是如何用案例事實包裝考點,以及如何洞悉考點、掌握答題技巧有興趣,可以參考筆者的解題書—與刑法有約 解題趣-總則篇(也有分則篇喔),應該會有不小的幫助。



      最後,筆者在臉書設了粉絲團,搜尋「李允呈 呈睿國際法律事務所」即可找到,那裡會不定時地針對最新文獻、實務見解、國考試題或新聞議題發文,有空可以去看看,當然更歡迎各位加入喔。

    ?
    李允呈2019.08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