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的操縱(最新修訂版)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的操縱(最新修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93488
克里斯.查布利斯,丹尼爾.西蒙斯
楊玉齡
天下文化
2019年12月05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864793488
  • 叢書系列:心理勵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心理勵志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行為與決策











      ◆經典心理實驗最新修訂•《快思慢想》趣味版

      ◆「全球思想家正在閱讀的20本書」之一



      心理學搞笑諾貝爾獎得主告訴你︰

      「看到」不等於「看見」,「相關」不等於「因果」,

      顛覆你信以為真的錯覺,別讓你的大腦騙了你!




      你有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覺嗎?

      你相信開發潛能、鍛鍊大腦那套玩意兒嗎?

      沒圖沒真相,有圖就有真相?



      心理學搞笑諾貝爾獎得主用一隻大猩猩打破你的「自以為」,

      為你揭發無聲無息在生活中操縱你的六大錯覺!



      心理學史上最知名的實驗之一「看不見的大猩猩」打破了「眼見為真」這個信念,告訴我們:即使最明顯的資訊也會被我們漏掉。當大腦的注意力資源被占據時,人們會忽略發生在眼前的事件,就算它明顯如一隻大猩猩!在當今這個資訊快速流通、新事物大量塞滿我們生活的時代,生活中的「大猩猩」更是無處不在。



      本書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六大錯覺:有關注意力、記憶、自信、知識、因果以及潛能六大層面。書中集結各項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揭發許多日常生活中時而可見、但人們卻完全沒有意識到的錯覺與邏輯謬誤。作者舉出許多反直覺性的科學研究證據,證明:人可能會「有看沒有到」。我們只看見我們想看見、所預期看到的一面,而遺漏了許多就出現在眼前、卻未進入意識層面的真相。



      我們對於自己的心智功能,抱持了許多扭曲的信念。本書探討何時以及為何這些錯覺會影響我們,它們對人類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克服或是減輕它們的衝擊。



      書中將解釋:

      *為什麼大猩猩在你眼前搥胸你視而不見?

      *自信果斷的人較適合當領導者?

      *茱莉亞.羅勃茲拿起可頌,下個鏡頭她咬了鬆餅一口!

      *高第一八八六年宣稱聖家堂十年內能完工!

      *聽莫札特會變聰明?打電動可以開發大腦潛能?

      *聰明的西洋棋手和愚笨的罪犯有何共通之處?

      *避險基金經理人可以向氣象預報員學到什麼?

      *為什麼一家公司會花上高達數十億美元,去推行一項分析師都認為不會成功的產品?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兼任研究員

      陳建中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謝伯讓 腦科學家、《大腦簡史》作者



      齊聲推薦

      李偉文 知名作家

      南方朔 知名評論家

      柯文哲 台北市長

      張明正 趨勢科技董事長

      陳永儀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助理教授

      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劉 軒 知名作家

      鄭國威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依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本書警示讀者有關心智的「日常錯覺」,讓我們避免固執於預設的觀念架構,從而明察實際的世界,是一本極佳的心智導引。──李國偉,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兼任研究員



      .作者證明了人對環境的錯覺,事實上是穩定存在於日常生活中。閱讀本書後,你會對眼中所見的世界萬象,有很不一樣的看法。──陳建中,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我們是用眼睛看世界嗎?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好像不那麼容易回答。本書以有趣且吸引人的方式,將經典、深奧的研究議題與結果呈現給讀者,是不可錯過的好書!──陳永儀,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助理教授



      .在社群媒體、手機、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各種科技都企圖攫取你有限的注意力時,你可能沒看見一隻大猩猩……不,是一群大猩猩。別讓你真正重要且獨一無二的大腦被綁架了,看完這本經典科普好書,學會如何跟錯覺揭露出的大腦局限和好吧。──鄭國威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如果你想知道這個知名實驗的最新相關研究,以及我們周遭各種「視而不見」的生活實例,那就拾起這本書好好閱讀,別再對它「視而不見」了!──謝伯讓,腦科學家、《大腦簡史》作者



      .本書將顛覆世人對大腦運作的自信,帶領我們認識令人目瞪口呆卻真實存在的日常錯覺,並點醒我們是如何受到這些錯覺操弄而不自知。──艾瑞利(Dan Ariely),《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兩位作者的大猩猩實驗已成為經典教材,影響力更擴及於心理學之外,讓我們對人類意識與理性有不同的認識。──平克(Steven Pinker),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語言本能》作者



      .在人類思考的領域,直覺的錯覺是最重要、最驚人,也最不為人所知的缺陷。這書就要仔細說給你聽。──塔雷伯(Nassim N. Taleb),《黑天鵝效應》作者



      .一趟驚奇連連,收穫滿滿的旅程,帶你看遍影響生活中每一刻的錯覺。──韋斯曼(Richard Wiseman),《怪咖心理學》作者



      .本書應該是刑法制度的每一位法官、陪審團團員必讀的聖經,也是戰場指揮官、企業執行長、國會議員,還有你我不能錯過的錦囊……──薛默(Michael Shermer),《科學人》月刊專欄作家

    ?


     





    推薦序 平常心、平常眼 �李國偉

    推薦序 被「視而不見」的「視而不見」發現 �謝伯讓

    導 讀 「活在當下」的大腦vs.「意識之外」的大猩猩 �陳建中

    各界讚譽

    ?

    前 言 日常的錯覺



    第一章 「我想我應該會看見。」

    誰說眼見便為真!

    「看到」不等於「看見」,你只看見你準備看見的一切……

    本章將探討神不知鬼不覺的注意力錯覺。

    ?

    第二章 教練鎖喉?

    記憶都經過大腦的篩選與重組?

    愈鮮明的記憶不代表愈真實,我們只記得「感覺」起來像真實的部分。

    本章將破除扭曲真實的記憶力錯覺。

    ?

    第三章 聰明的西洋棋手和愚笨的罪犯有何共通之處?

    自信滿滿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表現?

    無知往往比知識更能讓人產生自信?

    錯不在自信,錯在迷戀自信。本章教你擺脫自信心錯覺。

    ?

    第四章 你該學氣候預報員,還是避險基金經理人?

    知道「怎麼用」跟知道它「為什麼」能被用是兩回事;

    知道發生「什麼」事,不代表知道「為什麼」會發生!

    誤把熟悉的感覺,當成真正的知識,此乃知識錯覺。

    ?

    第五章 妄下結論

    在甜點中看到上帝,在股價中看到趨勢?

    「相關」不等同於「因果」,別把「以為」變成「因為」!

    本章告訴你如何掙脫因果錯覺的枷鎖。

    ?

    第六章 快快變聰明!

    聽莫札特會變聰明?打電玩可以開發大腦潛能? 

    你被偽科學與潛能錯覺操弄了而不自知嗎?

    訓練大腦不如站起來動動身體!

    ?

    結 語 直覺的迷思

    新版後記 後來,你看見大猩猩了嗎?

    致 謝

    文獻出處





    前言



    日常的錯覺




      世間有三樣東西其堅(難)無比:鋼鐵、鑽石,以及自知之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摘自《窮理查年鑑》(Poor Richard’s Almanack,一七五○年)



      大約二十年前,我們在哈佛大學教心理學時,對班上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心理學實驗。沒想到,這個實驗日後竟然成為心理學領域最有名的實驗之一。它登上了教科書,成為全世界心理學導論課程的教材。許多媒體都做了專題報導,包括知名雜誌《新聞週刊》、《紐約客》,以及NBC的「日線」節目(Dateline NBC)。它甚至以展覽的形式,在舊金山以及其他博物館展示。這個實驗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是因為它用一種幽默的手法,深入揭穿了出人意料的結果─關於我們如何看這個世界,以及我們所沒有看到的。



      你會在本書第一章讀到這個實驗。經過這些年來的思考沉澱,我們終於明白,它所闡釋的,其實是一個更廣泛的原理,一個有關人類心智如何運作的原理。我們總是相信自己能夠看清眼前的事物、正確記得過去發生的大事、了解自己的知識限度,並且能準確判斷因果。然而,這些直覺信念常常都是錯誤的,而這些錯誤信念也遮掩蒙蔽人類認知能力中的諸多重大局限。



      我們需要被提醒不要被外表蒙騙,因為我們傾向於﹁以貌取物﹂,把外觀表象視為內在品質的確實呈現。我們需要被告誡:省一毛錢就等於多賺一毛錢,因為我們會差別看待「賺進來的錢」與「已經擁有的錢」。這些警世格言都是為了幫助我們避開直覺造成的錯誤。同樣的,富蘭克林所說的世間最堅硬、困難的東西,也暗示了對於「我們很了解自己」這樣的直覺信念應該加以質疑。在行經人生之路上,我們好像非常了解自己的心智運作與行為背後的成因。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毫無頭緒。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這本書講的是,深深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六大錯覺:有關注意力、記憶、自信、知識、因果以及潛能的錯覺。對於自己的心智功能,我們抱持了這些扭曲的信念,它們不只是錯的,而且錯的方式還很危險。我們將探討何時以及為何這些錯覺會影響我們、對人類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克服或是減輕它們的衝擊。



      我們刻意採用「錯覺」這個字眼,是想要類比於「視錯覺」現象,好比藝術家艾雪(M. C. Escher, 1898-1972)利用立體圖形壓縮至平面所造成的視覺矛盾現象,以及視知覺的局限,創造出名作裡頭那些「爬不完的樓梯」─即便你知道他的整體結構違反常理,你還是會覺得每個樓梯看起來都是正常的。日常錯覺便是如此頑強:就算我們知道自己的信念和直覺有缺陷,它們依舊無可避免。我們將之稱為「日常」錯覺,正是因為它們天天都在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當我們一邊開車一邊講手機,卻認為自己的注意力足以應付路上交通時,我們即被其中一種錯覺所影響;當我們認定某人要是記錯了過去的事,必定是在扯謊,我們也上了某種錯覺的當;當我們因某人看起來最具自信而選其擔任領袖,我們又被另一種錯覺所影響;當我們展開一項新計畫前,自認可以準確評估完成計畫的時程,我們還是受到某個錯覺擺布。事實上,沒有一種人類行為可以跳脫日常錯覺的魔掌。



      身為心理學教授,在藉由設計與執行心理學實驗維生的同時,我們發現對人類心智研究得愈多,便看到愈多錯覺對生活的影響力。你可以發展出一套類似X光的洞察力,看透自己的腦袋在玩什麼花樣。等你讀完本書,你對於那位隱身幕後的藏鏡人以及諸多統治你思想與信念的道具,將會多了解一些。一旦你了解什麼是日常錯覺,就能以不同的眼光來看世界,而且你對它的想法將更為清晰。你將能看出錯覺如何影響你的思維與行動,就如同影響周遭其他人一樣。也因此,如果再有新聞記者、經理人、廣告專家以及政客─不論是有意或無意,利用你的錯覺來混淆視聽或是說服你時,你馬上就能識破。了解日常錯覺,能引導你重新校正自己的生活模式,除了可以幫助你因應大腦運作的局限,也可利用這個優勢;甚至有可能藉由這些洞察力來創造娛樂或財富。最重要的是,揭開那層扭曲我們認知的面紗之後,將讓我們與現實接軌,重新認識自己與世界的原本面貌。



    新版後記 



    後來,你看見大猩猩了嗎?




      自從《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英文版於二○一○年出版以來,就大部分內容而言,我們當時提出的說法現在依然成立,本書的基本主題和論點也無需改變,但有幾個我們討論過的想法,在過去這幾年已有新的進展,有些案例也受到挑戰。藉由這篇新增後記,讓我們有機會重溫本書,並更新內容。



      我們注意到,在本書出版後,「看不見的大猩猩」一詞開始成為日常用語。譬如說,一份關於注意力最新研究的報導,標題就叫做「新式擋風玻璃顯示器可能釋放出一頭﹃看不見的大猩猩﹄」。一名顧問的自我宣傳有這麼一句話:「策略教練能在你的企業中看出﹃看不見的大猩猩﹄」。另外,嘻哈歌手布林克曼(Baba Brinkman)在專輯《人類天性嘻哈指南》(The Rap Guide to Human Nature)中唱道,「你看不見我─我是看不見的大猩猩�你的視覺盲點充滿你的心�你看不見我─ 但是如果你看不見我�想想看還有其他什麼是你看不見的。」



      看不見的大猩猩



      對於我們的研究發現變得如此有名,連書名都被當成一種隱喻,我們深感榮幸。當然,概念被減化成陳腔濫調後,更可能受到誤解和誤用。如果這種用法持續蔓延,我們希望「看不見的大猩猩」還是能保留原本的中心意含,那就是:「一樣東西如果你留心在意,就很容易注意到,但是你的注意力如果被其他事情分散了,你就可能完全忽視。」也就是說,看不見的大猩猩是一個非常戲劇性的範例,顯示我們可能由於不注意視盲,而忽略事物到什麼樣的程度。



      在有關不注意視盲最重要的新研究裡,有一項是我們的同事耶魯大學蕭爾教授和他的研究生沃德(Emily Ward)所完成的。大猩猩實驗以及其他不注意視盲實驗,最早可回溯到奈瑟團隊以及梅克與洛可等人的研究,他們都不排除另一個合理的可能性,那就是觀眾其實有感知到預期之外的事物,只不過還沒來得及回報給意識或記憶之前,就遺忘了。對於此一現象的這種詮釋,稱為「不注意失憶」(inattentional amnesia),因為它的焦點在於事件過後可能沒有記住,而非事件發生當下沒有感知到。



      沃德和蕭爾把這兩種可能性區分開來,他們巧妙運用了莫斯特所引進的電腦版測驗:讓受測者觀看螢幕上移動的黑色和白色英文字母L和T,並計算它們橫越過中央一條水平線的次數。在這項測驗的某些段落中,會出現預期之外的紅或藍色十字,在螢幕上同樣沿著那條水平線移動。當第一個出現十字的段落結束後,受測者會被問及是否注意到有一個十字,大約三分之一的人都說沒有,這在不注意視盲實驗裡是滿典型的結果。但是接續的測驗則和以前的研究不同,受測者被告知,每當注意到螢幕上出現「不同的或意料之外的東西」,就要按一下空白鍵。經過三次出現十字的測驗後(受測者都立刻予以回報,因為他們現在已有所預期),最後一次測驗多加了一個英文字母E,而且是從反方向移動過來,結果十三%的受測者完全沒有回報它。



      如果不注意視盲真的是記憶上的問題,那麼事先警示受測者注意非預期事物,而且讓他們在一看見這些東西的時候就能回報,應該就會消除這種現象。在這種狀況下,「注意到非預期事物」與「回報它」之間沒有延遲,所以並不需要動用記憶。但是既然許多E仍然沒有被回報,不注意視盲看來也不能算是沒有記住非預期事物的結果。

     

      (摘自〈新版後記〉)



    推薦序



    被「視而不見」的「視而不見」發現



    謝伯讓�腦科學家、《都是大腦搞的鬼》與《大腦簡史》作者




      一九七五年,美國的認知心理學家奈瑟(Ulric Neisser)發表了一篇關於「視而不見」的注意力研究論文。二十多年後,這篇文章影響本書作者查布利斯與西蒙斯,並讓「看不見的大猩猩」成為史上最有名的心理學實驗之一。但諷刺的是,奈瑟這篇論文在七○年代,卻曾經是科學界「視而不見」的對象。



      認知心理學之父奈瑟



      奈瑟是何許人也?奈瑟的名聲以及影響力,其實在更早之前就已確立。早在一九六七年,他就出版了《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這本《認知心理學》挑戰了當時的行為主義,他認為科學不應當只研究人類的外顯行為,內在的知覺、認知、記憶和注意力等心理現象,應該也要被納入科學研究的範疇才對。



      此書讓奈瑟一戰成名,成為當代認知心理學之父。



      到了一九七六年,奈瑟又出版了另一本書《認知與現實》(Cognition and Reality),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更多顛覆傳統想法的主張,例如他主張認知心理學的實驗不應該只局限在實驗室中,而應當在真實的世界中進行。此外,他還主張記憶並不是大腦對當下所有事件的如實儲存,而是一種可能會出錯的事後重新建構。



      就在這樣的「認知主義」以及「現實世界中進行實驗」的理念下,奈瑟在七○年代進行了幾項人類的注意力研究,這些研究影響並促成了後續的大猩猩實驗。



      「視而不見」的研究



      奈瑟當時的研究很簡單,他拍攝了一段影片,其中有兩支隊伍各自在傳球,一支隊伍身著白衣,另一支隊伍身著黑衣。傳球過程中,有一名黑衣女子從中央撐傘經過。結果發現,當受試者被要求去數白衣隊伍傳球次數時,很多人根本就沒看到撐傘的黑衣女子。



      這項發現,雖然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大猩猩實驗結果幾乎一模一樣,但在當時卻沒有激起科學界的巨大迴響。這項關於「視而不見」的研究,竟然諷刺地成為了當時科學界「視而不見」的對象。



      遭到「視而不見」的「視而不見」研究



      為什麼同樣的實驗結果,在一九九○年代引起怦然迴響,但是在一九七○年代卻乏人問津?這或許是因為奈瑟的這項研究結果在七○年代出版時,並不符合當時的心理學主流理論的預期。當時關於視覺記憶的主流理論認為,視覺記憶就是大腦對周遭環境刺激的如實捕捉,這樣的記憶理論認為,任何出現在眼前的事物,應該都會被如實儲存才對。奈瑟的實驗結果,成了格格不入的異例,也因此被許多人「視而不見」地擱置在一旁。



      這個情境一直到了九○年代才出現轉變。一九九八年,美國心理學家梅克(Arien Mack)和洛可(Irvin Rock)出版了《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一書,在這本書中,他們透過一系列實驗顯示,人類在缺乏注意力時,會看不見某些視覺刺激。



      這些發現引起了本書作者、當時在哈佛大學的西蒙斯及查布利斯的注意。從學生時代起就深受奈瑟影響的西蒙斯,自然想起了奈瑟在七○年代的研究,因此就模仿了奈瑟的影片,以更寫實的手法拍攝了各種版本,其中一個版本,就是大家現在所熟知的「看不見的大猩猩」影片。



      別再「視而不見」



      相似的實驗,得到同樣的結果,但這次卻出現在一個認知理論架構已經全然不同的九○年代。這一回,認知科學家對於注意力對意識和記憶的影響已經不再陌生,在媒體的快速傳播之下,「看不見的大猩猩」成為了史上最知名的心理學實驗之一!



      如果你想要知道這個知名實驗的最新相關研究,以及我們周遭各種「視而不見」的生活實例,那我們就一同拾起這本書好好閱讀,別再對它「視而不見」了!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