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這一篇序,是寫給「小朋友」看的——「兒歌識字」的前世今生
我喜歡語文教學,我熱心於語文教學。
教書的第一年開始,我最嚮往的職位是教學組長,我覺得擔任教學組長可以推動許多語文教學活動,或是帶領老師推廣語文教學,所以我很認真的學、很賣力的做。尤其在九年一貫課程之前,為了順利接任教學組長(當時校長已經允諾讓我接),我把九年一貫課程研究得十分透澈。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那年暑假教務主任換人,我不是新主任的人馬,校長的允諾作廢,我只好繼續當小老師,去教中年級。
因為研究過九年一貫課程,我明白未來孩子們在識字、閱讀和寫作方面會少學很多,能力也會變得很薄弱,所以設計了許多實驗性的課程,一面上九年一貫課程,一面進行我的實驗教材和教法,在識字教學方面,我運用的就是「用部件學識字」。
那兩年,每上一課國語課文,我就帶著學生玩找「字的家族」遊戲,引起學生很濃的興趣,不但識字量增加,語文能力(包括閱讀和寫作)也提升不少。後來,我教低年級,從第十一週教國字開始,我把「用部件學識字」的教學模式簡化,繼續帶孩子玩找「字的家族」的遊戲,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結果告訴我:「用部件學識字」是個很棒的識字方法。
於是我靈光一閃,將之前設計的教材和教法歸納整理,再從早先編列的七○一組有相同部件的字族裡,挑選了七十組,編成七十首兒歌,寫成《識字兒歌》一書,於二○○四年出版。所以選擇用兒歌的方式呈現,因為兒歌有節奏感、有音樂性,加上押韻,孩子可以琅琅上口。又因字族編寫成的兒歌是個小故事,可以引起年幼孩子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習動力,所以《識字兒歌》一書被很多老師拿來當教材,也被很多家長用來當做孩子學認字的工具書。
二○一四年,我從學校退休,雖然離開了教學現場,卻一直無法忘情語文教學。因為教育部推動一○八課綱之故,我細讀了十二年國教語文領域的國語文課程綱要,發現「識字與寫字」此項,五個學習階段中有三個階段強調「用部件學識字」。這是我十五年前就使用的教學概念、十五年前我就出版了《識字兒歌》一書,在十二年國教語文領域的國語文課程綱要裡,竟然占有這麼重要的比例!我決定:編寫續集,提供教師們更多「用部件學識字」的參考教材、提供家長們更多幫助孩子學認字的工具書,我又找出早年編列的七○一組有相同部件的字族,挑選了一○五組,編成一○五首兒歌,寫成《兒歌識字》系列書。
為方便讀者使用,這個系列的目次中增加了「『 』的字族」這個標題,讀者要找某個部件的字族時,只要檢索這個部件字,很快便可找到。為提高小朋友的閱讀興趣,每一首兒歌都附了一幅小插圖。在學習活動部分,增編了「造詞」,希望小朋友除了識字,還要大量增加詞彙;還增編了「延伸學習」和「加深學習」,讓小朋友除了認識兒歌中的字族以外,可以再進行加深、加廣的識字學習。另外一項就是「字族大會串」,由原本的「單題選字填寫」,改成「短文選字填寫」,藉以提升小朋友閱讀興趣與字的活用能力。
我喜歡語文教學,熱心於語文教學,在學校教書時,我只能照顧自己的學生,退休了,我希望藉著《兒歌識字》,協助更多小朋友認識更多的字,進而提升閱讀能力、提升寫作能力!
?
文�李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