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打破框架,遠離成人乏味症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打破框架,遠離成人乏味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95850
傑森.寇特基
林師祺
大田
2020年1月2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1795850
  • 叢書系列:CREATIVE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19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CREATIVE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如果夢想務實,就不是夢想,只是待辦事項。



      邊讀著《誰說企鵝不可以飛》,腦海中浮現一句話:「有些人30歲就死掉了,直到80歲才下葬。」這本書,就是讓我們起死回生的魔法書,翻開它,人生因而不同。



      ●日韓音樂天后•亞洲之星 BoA寶兒在韓國節目「家師父一體」中,特別提到本書對自己的影響。



      不要急著變成大人

      ★像四歲的小孩一天笑四百次。

      ★塗顏色不要害怕超出框外。

      ★沒關係,今天晚餐可以先吃甜點。

      ★認真尋找快樂,就算工作中也不例外。

      ★來一次雨中奔跑。

      ★不用掩藏自己的真實年齡。

      ★人生就像五彩繽紛的萬花筒,充滿無限可能。

      ★誰說企鵝不可以飛?



      【夢想危機百科】第一條目:成人乏味症

      【你可以自我檢查】此症狀好發在21歲到121歲的民眾,最大的特徵包括:長期消沉、輕微鬱悶、害怕改變,某些極端的病例甚至無法微笑。

      【症狀】:生活漫無目的,愛抱怨,對許多事情都感到憂心忡忡。過多帳單、排山倒海的責任感,不自覺生活變得越來越無趣……成人乏味症是可怕的傳染病,會將人變成殭屍般的蠢蛋。

      【原因】世界上存在很多規則,規定,規矩,規範,準則,慣例……它們在你漸漸「變成大人」的過程中,一旦你習以為常,就以為世界本來就是這樣,

      【舉例1】年齡。四歲小孩一天平均笑四百次,但成人只有十五次,誰規定變成大人之後,不能一天笑四百次?

      【舉例2】月曆的慶祝日。沒有節日就不知道如何慶祝。但繳完房貸的那一天可不可以慶祝?第一次養毛小孩可不可以慶祝?失戀可不可以慶祝?只要有任何理由,誰說你不能慶祝?

      【對症下藥】一個沒有想像,沒有憧憬,沒有熱情,沒有夢想的「大人」,聽起來是不是真的有點乏味,無趣?《誰說企鵝不可以飛》讓你練習克服第一步。我們不必天生反骨,也不需要每分每秒都鼓足勇氣。試試20秒打破一個規則看看。



    特別推薦



      ●Super教師 / 《故事學》暢銷作家 歐陽立中


     





    前言? 009



    1.你的行為舉止,當與年齡相稱? 021

    2.著色,必當塗於框內? 027

    3.一旦過了勞動節,不得穿著白色衣物? 033

    4.月曆沒特別標出,你們不可隨意歡騰慶祝? 039

    5.你不可先吃甜點? 045

    6.你不得在工作中找到太多樂趣? 051

    7.你不得跳進水坑? 059

    8.你不得在晚餐時間吃早餐? 063

    9.你當痛恨週一? 067

    10.你當吹噓你的人生日不暇給? 073

    11.你的聖誕餅乾就要有聖誕餅乾的樣子? 077

    12.你不可在牛奶裡吹泡泡? 083

    13.餐畢半小時後才能游泳? 089

    14.你的成功與否由他人論斷? 093

    15.度假時,你當玩遍所有活動、走過每個景點? 097

    16.你當清空盤中飧? 103

    17.出門前當換上乾淨內褲? 107

    18.一旦活動結束,必須立刻摘下名牌? 111

    19.皺紋不可出來見人? 115

    20.你不可質疑常識? 119

    21.你的子女應該參加一百萬種課外活動? 125

    22.別人不能看到你的座駕抖個不停? 131

    23.婚禮之後就不准穿婚紗? 135

    24.你當對現實低頭? 139

    25.不可搞得亂七八糟? 145

    26.特別場合才能動用精緻餐盤? 149

    27.你必掩飾一己之怪? 155

    28.不准帶香蕉上船釣魚? 159

    29.一定要清空收件匣? 163

    30.配偶不該換邊睡? 169

    31.隨時都得小心翼翼? 173

    32.唯有小朋友和高中高年級學生可以跟超大數字合照? 183

    33.不可翹課? 185

    34.求職就要找福利優渥的工作? 189

    35.不得在公共場合穿睡衣? 195

    36.你不得於子女身上塗鴉? 199

    37.行事不得荒唐? 203

    38.一定要鋪床? 207

    39.你當留心別人的想法? 211

    40.你應當得到許可? 217

    ?

    結語? 223





    作者序



    該是勇於作夢的時候




      要想融入大環境、避免遭人質疑、嘲笑或輕視,循規蹈矩絕對是個好方法。



      但要活得精采繽紛,這個方法就沒那麼有效。



      ●前言



      在加州的弗雷斯諾,不得騷擾市立公園裡的蜥蜴。



      在印第安納州埃爾克哈特,如果理髮師威脅剪掉小孩的耳朵就算違法。



      在紐約州,只要不涉及商業行為,女性可以在公共場合打赤膊。



      雖然不太可能詳實追查,美國大概有好幾十萬聯邦、州級和市級法條,而且新法規更是不斷地被提出,這還不包括校規和業界行規。



      說來也妙,儘管有這麼多明文記載的法律和法規,大家嚴加恪守的卻是根本不存在的規則。



      用餐不可以先吃甜點。



      襪子要穿成對。



      大人要有「大人的樣子」。



      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承認他們遵守的規定根本不存在,乍看之下,要想出有哪些都很難。話說回來,如果那麼容易想到,你一開始可能就不會遵照這些規定過日子(算我廢話)。問題就在於這些規定不易察覺,都藏在潛意識中。



      透過經年累月的重複執行與遵從,這些規則烙印在我們心裡,根深蒂固,我們才會覺得稀鬆平常。它們往往偽裝成常識,這可就危險了。作家馬克•史蒂文斯提醒我們,「這絕對不是前人傳承的智慧,只是慣例。歸根究柢,慣例就是自古以來都這麼做,理由只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



      自從呱呱落地以來,我們終其一生都飽受這些根本不存在的規定轟炸。



      這些「規定」來自四面八方:麻吉閨蜜、一年級的老師、爸媽、祖父母、政客、作古的老白人,甚至是那些身上矽膠多過烘烤模具工廠的年輕時尚咖。如果我們想成功、受歡迎、拿好成績,或游泳時避免發生致命抽筋,都會聽從他們的建議。



      我們遵循(常常是潛意識聽從)的原因有百百種,可能是天外飛來一筆、迷信,甚至純粹出於腦殘。



      有些規定的緣由是出於實際考量,縱使日後物換星移,這些規定依舊流傳至今。例如鍵盤上的英文字母之所以排列得毫無章法,並非某個酒醉文盲的傑作。事實正好相反,一八七五年克里斯多福•肖爾斯(朋友稱他為打字機先生)的新發明出了問題。只要打字員打太快,討厭的按鍵就會糾結在一起。因為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他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打字員打太快,所以他以科學的方式將字母按鍵打散,隔開最常用的按鍵。只有從一九八四年開始沉睡到今天的人才會有打字機按鍵糾結的問題,然而QWERTY的鍵盤配置大概永遠會繼續沿用。



      我對這個題材產生興趣,是和妻子金姆首次啟動「擺脫無趣人生計畫」,當時她差點搞瘋某個可憐的服務生。她無視不能選甜點當頭盤的陳年「規定」,在義式連鎖餐廳「橄欖園」點巧克力千層麵當第一道主菜(後文詳述)。不久後,我便注意到各式各樣不存在的規定,堅持徹底打破常規的各路人馬也給我多所啟發。



      嗯哼,有種毛病教人特別容易遵守不存在的規定。



      就是「成人乏味症」。



      成人乏味症是一種可怕的傳染病,會將人變成殭屍般的蠢蛋。相較之下,黑死病簡直是小兒科。



      正式說來,成人乏味症常見於二十一到一百二十一歲的民眾,特徵包括長期消沉、輕微鬱悶、中度到重度壓力,通常害怕改變,某些極端病例甚至無法微笑。患者可能生活漫無目的、滿腹牢騷、對許多事情都感到憂心忡忡。過多的帳單、排山倒海而來的責任,或無趣的職場生活都可能導致病情加劇。一般而言,有此病症的人不是有趣的友伴。



      欲深入了解這種恐怖疾病,並測試你是否罹患此疾,或想研究如何控制病情,請前往adultitis.org。



      長久以來,成人乏味症一直不為醫界所注意,主要是因為大多能夠診斷和治療病人的醫師本身都患有成人乏味症,好一點是影響判斷力,最糟糕的狀況是根本不承認有所謂的成人乏味症。



      然而此病真真切切的存在,所到之處造成一片殘缺、荒蕪和單調的人生。



      要抵抗成人乏味症,最有效的首要步驟就是認清並打破那些不存在的規定。



      因為遵守這些所謂的規定,正是確保人生宇宙糟到最高點的不二法門。



      這是我女兒露西吃剩的巧克力糖霜碎片甜甜圈。



      我從沒看過哪個大人是這樣吃,顯然她不知道如何妥當地吃完甜甜圈,至少現在還不知道。拍這張照片時,我心裡想著,又多了一件要教會她的事情。



      不過,這也妙了。



      甜甜圈警察並未破門而入,也沒有因為「錯誤的食用方式」吊銷她的甜甜圈食用許可。



      有時我會問面前的觀眾,請他們舉例說明那些他們遵守的規定根本不存在。從來沒有人舉手說,「我不知道我為何這樣做,但我總是會吃完整個甜甜圈,即使有時候我只是想吃糖霜和碎片。」



      真的有這種人,或許你就是。



      我得到的反應的多半是靜默不語。人們很難想到哪些是不存在的規則,因為我們根本不曉得自己遵守這些規定;它們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直覺反應。



      縱使本書只提到四十條,看過露西的甜甜圈之後,我認為實際數量可能多達幾百萬條。



      我希望這本指南會提醒你,不要理會別人說不能先吃甜點、襪子非要穿成對,或是該怎麼吃甜甜圈。



      我也希望讀者得到啟發,打破人生某些規則,為自己創造更精采的故事,將成人乏味症遠遠拋到腦後。



      畢竟沒有法律規定書籍不能提供這種建議。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