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春泥半分花半分:台灣新俳壹百句

春泥半分花半分:台灣新俳壹百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7676
離畢華
秀威資訊
2020年1月17日
127.00  元
HK$ 114.3  






ISBN:9789863267676
  • 叢書系列:台灣詩學同仁詩叢
  • 規格:平裝 / 252頁 / 14.8 x 21 x 1.2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台灣詩學同仁詩叢


  • 文學小說 > > 華文現代詩











      在四十多年的創作歷程中,離畢華力求將各種文體、繪畫藝術都嘗試並且磨練以探究一番,主要是為的一個「通」字。俳句為日本所創,漢俳則是五四運動之後中日交流而生。作者憶起曾於《台灣新聞報》刊載的現代詩〈櫻樹的俳句〉,以此為根來延續俳意,並擷取日俳中的季語用法,後續的作品便以精簡的兩行文字來突破舊我的寫作習性,渾然天成的「台灣原生種」藉此新生。本書收錄一百首「離式俳句」,搭配大量的精美圖片,呈現典雅精煉的風格,期盼讀者在饒富禪意的詩文中,感受到屬於自己的「心領神會」。



      離畢華是日俳的愛好者,但他堅持走出自己的「離畢華俳句」風格,遠離和俳、漢俳、台俳、華俳的既有印象,只留下「季語」作為自己從二?一八年底寫到二?一九春天的刻痕,但追求「日本文化中極具特色的、接近禪意的『侘寂』。」──詩人.評論家蕭蕭



      「以不完美為美」是「侘寂」的走向,當詩也以極簡、類似「斷捨離」般削減到極致時,就近乎是趨向空寂的一種獨特的後現代表現形式,有時是大量的留白,有時像幾筆抽象藝術,需讀者自行體認或填補,台灣新俳壹百句的「離氏俳句」的二行體給了我們繼續思索的廣大空間。──詩人.評論家白靈



      【特別收錄】



      詩人.評論家李瑞騰教授的專文──〈離畢華答客十問〉。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一百首「離式俳句」,搭配大量的精美圖片,呈現典雅精煉的風格。

      ★李瑞騰、蕭蕭、白靈專序推薦。

      ★特別收錄李瑞騰教授與作者的問答十則,幫助讀者更清楚、更深刻地認識作者。



    名人推薦



      詩人、評論家�李瑞騰

      詩人、評論家�白靈

      詩人、評論家�蕭蕭

    ?


     





    【總序】不忘初心�李瑞騰



    舉燈尋花答客問─社長李瑞騰十問



    平行的雙軌如何瀰滿詩意?─離畢華的侘寂美學�蕭蕭



    離氏俳句之猜想─《春泥半分花半分》序�白靈



    石斑木的俳句�離畢華



    【第一句】三千

    【第二句】煙火

    【第三句】左營

    【第四句】清淚

    【第五句】紅葉

    【第六句】棲息

    【第七句】道別

    【第八句】深林

    【第九句】深秋

    【第十句】向死

    【第十一句】初雪

    【第十二句】脫下

    【第十三句】紅磚

    【第十四句】綿綿

    【第十五句】空了

    【第十六句】登山

    【第十七句】鍋裡

    【第十八句】花木

    【第十九句】春雨

    【第二十句】樹幹

    【第二十一句】迷途

    【第二十二句】疾步

    【第二十三句】冬陽

    【第二十四句】東照

    【第二十五句】湖面

    【第二十六句】幽徑

    【第二十七句】矗立

    【第二十八句】雪夜

    【第二十九句】墨黑

    【第三 十句】清明

    【第三十一句】書頁

    【第三十二句】彼岸

    【第三十三句】流雲

    【第三十四句】火車

    【第三十五句】桌上

    【第三十六句】幽暗

    【第三十七句】永觀

    【第三十八句】朽木

    【第三十九句】賞楓

    【第四 十句】池裡

    【第四十一句】添水

    【第四十二句】侘寂

    【第四十三句】方丈

    【第四十四句】桃花

    【第四十五句】新娘

    【第四十六句】法國

    【第四十七句】焚燒

    【第四十八句】撐開

    【第四十九句】秋月

    【第五 十句】德里

    【第五十一句】滿街

    【第五十二句】梔子

    【第五十三句】子夜

    【第五十四句】春雨

    【第五十五句】山躑

    【第五十六句】數十

    【第五十七句】早春

    【第五十八句】馬纓

    【第五十九句】過熱

    【第六 十句】不要

    【第六十一句】一齣

    【第六十二句】千枝

    【第六十三句】泳池

    【第六十四句】越冬

    【第六十五句】春寒

    【第六十六句】待春

    【第六十七句】天空

    【第六十八句】梅雨

    【第六十九句】清空

    【第七 十句】劈柴

    【第七十一句】街道

    【第七十二句】禿短

    【第七十三句】晨浴

    【第七十四句】一直

    【第七十五句】防風

    【第七十六句】飄落

    【第七十七句】勞碌

    【第七十八句】飛翔

    【第七十九句】露地

    【第八 十句】苔點

    【第八十一句】鏡子

    【第八十二句】梔子

    【第八十三句】泰姬

    【第八十四句】隱形

    【第八十五句】缽內

    【第八十六句】彩繪

    【第八十七句】櫥窗

    【第八十八句】玻璃

    【第八十九句】茶筅

    【第九 十句】生命

    【第九十一句】清風

    【第九十二句】漁船

    【第九十三句】遺棄

    【第九十四句】嬌豔

    【第九十五句】靈感

    【第九十六句】師法

    【第九十七句】曬衣

    【第九十八句】樹的

    【第九十九句】拋擲

    【第一OO句】手中





    總序



    不忘初心




      詩社是一些寫詩的人集結成為一個團體。「一些」是多少?沒有一個地方有規範;寫詩的人簡稱「詩人」,沒有證照,當然更不是一種職業;集結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通常是有人起心動念,時機成熟就發起了,找一些朋友來參加,他們之間或有情誼,也可能理念相近,可以互相切磋詩藝,有時聚會聊天,東家長西家短的,然後他們可能會想辦一份詩刊,作為公共平台,發表詩或者關於詩的意見,也開放給非社員投稿; 看不順眼,或聽不下去,就可能論爭,有單挑,有打群架,總之熱鬧滾滾。



      作為一個團體,詩社可能會有組織章程、同仁公約等,但也可能什麼都沒有,很多事說說也就決定了。因此就有人說,這是剛性的,那是柔性的;依我看,詩人的團體,都是柔性的,當然程度是會有所差別的。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看起來是「雜誌社」, 但其實是「詩社」,一開始辦了一個詩刊《台灣詩學季刊》(出了四十期),後來多發展出《吹鼓吹詩論壇》,原來的那個季刊就轉型成《台灣詩學學刊》。我曾說,這一社兩刊的形態,在台灣是沒有過的;這幾年, 又致力於圖書出版,包括吹鼓吹詩叢、同仁詩集、選集、截句系列、詩論叢等,迄今已出版超過一百本了。



      根據彙整的資料,二O一九年共有十二本書(未含蘇紹連主編的三本吹鼓吹詩叢)出版:



      一、截句詩系

      王仲煌主編�《千島詩社截句選》

      於淑雯主編�《放肆詩社截句選》

      卡夫、寧靜海主編�《淘氣書寫與帥氣閱讀─截句解讀一百篇》

      白靈主編�《不枯萎的鐘聲:二O一九臉書截句選》



      二、台灣詩學同仁詩叢

      離畢華詩集�《春泥半分花半分》(台灣新俳壹百句)

      朱天詩集�《沼澤風》

      王婷詩集�《帶著線條旅行》

      曾美玲詩集�《未來狂想曲》



      三、台灣詩學詩論叢

      林秀赫�《巨靈:百年新詩形式的生成與建構》

      余境熹�《卡夫城堡─「誤讀」的詩學》

      蕭蕭、曾秀鳳主編�《截句課》(明道博士班生集稿)

      白靈�《水過無痕詩知道》



      截句推行幾年,已往境外擴展,往更年輕的世代扎根了,選本增多,解讀、論述不斷加強,去年和東吳大學中文系合辦的「現代截句詩學研討會」(發表兩場主題演講、十六篇論文),其中有四篇論文以「截句專輯」刊於《台灣詩學學刊》三十三期(二O一九年五月)。它本不被看好,但從創作到論述,已累積豐厚的成果,「截句學」已是台灣現代詩學的顯學,殆無可疑慮。



      「台灣詩學詩論叢」前面二輯皆同仁之作,今年四本,除白靈《水過無痕詩知道》外,蕭蕭《截句課》是編的,作者群是他在明道大學教的博士生們,余境熹和林秀赫(許舜傑�台灣詩學研究獎得主)都非同仁。



      至於這一次新企劃的「同仁詩叢」,主要是想取代以前的書系,讓同仁更有歸屬感;值得一提的是,白靈建議我各以十問來讓作者回答,以幫助讀者更清楚更深刻認識詩人,我覺得頗有意義,就試著做了,希望真能有所助益。



      詩之為藝,語言是關鍵,從里巷歌謠之俚俗與迴環復沓,到講究聲律的「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宋書•謝靈運傳論》),這是寫詩人自己的素養和能力;一旦集結成社,團隊的力量就必須出來,至於把力量放在哪裡?怎麼去運作?共識很重要,那正是集體的智慧。



      台灣詩學季刊社將不忘初心,在應行可行之事上面,全力以赴。


    李瑞騰




    其 他 著 作
    1. 字花遶境[軟精裝]
    2. 簪花男子:離畢華詩.文.畫集
    3. 草鞋墩鄉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