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凌駕黑暗苦難之上的那道不滅之光
「藝術史」就其字面而言,就是藝術的歷史。然而,細思此「歷史」之意,實則涵蓋極廣:作品、個人(畫家、委託者)與社會階級、事件、家國民族與文化傳統等的歷史,盡在其中。每件藝術作品都蘊含著當世的縮影,記錄下時代動盪與人心渴望的錯綜交織。如何能透過不同的代表性畫作,在複雜的歷史洪流中兼具微觀與宏觀地呈現一番見林又見樹之景,實為藝術史說書人的一大挑戰。
相較於許多同樣著墨此時期藝術的論述,本書獨特之處,就在作者行文於井然有序的時空框架中,深入淺出地串起自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期數百年間的藝術作品,尤其少有地以基督信仰為軸線,緩緩穿梭於個別創作者的心靈世界,以及他們生活的社會時代,將其中由小而大、於私於公的相互衝撞,與「基督信仰」緊緊纏繞一起。
在此,「基督信仰」不再流於一個被貼上「權力機制」或「意識形態」的冰冷標籤,而是激發藝術生命火花的重要源頭。在作者理性評析的筆下,「宗教」一旦偏離真理與愛的平衡而淪為教條與私欲的幌子時,便轉身成為洪水猛獸般的束縛枷鎖與摧殘利器。
然而,作者又能充滿溫柔與包容地帶出,基督的犧牲與全然之愛如何能傾倒在個人打開的心門,信仰就成了能使人心凌駕黑暗苦難之上的那道不滅之光、支撐之翼。在這種兼具外在公眾世俗與內在私密心靈的觀點下,作者讓書中每件畫作的題材不再流於「基督教文化傳統」下的慣性承襲,而是一個精心選擇下的載體,展現出信仰在特定時代氛圍下對創作者、委託者,與當代觀者間所激起的驚濤駭浪,或慘烈,或激勵;每個主題都帶出了藝術家面對時代精神變遷時的摸索妥協、對創作生存的掙扎抉擇、對自我生命最終價值與定位的質疑、追求與沉澱。透過書中對作品的形式風格、畫面構圖與整體審美特質的分析比較,諸般挑釁、壓抑、憤怒、絕望、順服與盼望等的複雜心境情緒,亦能徐徐如生、具體而微地展現眼前。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恆安放在世人心裏。」(傳道書三章十一節)
藝術的力量在於它能打破時間、地域、種族與文化的藩籬,撥動藏於人類心底深處的那根共同的絲弦:對自身價值命定、永恆歸屬的渴望與追尋。從天堂到人間,人若隻身在塵世間尋尋覓覓,經歷的不外乎轟轟烈烈、功名成就、紛擾糾葛、反覆無常;或一時得著,又一時失去,有如明滅不定的螢光,短暫無常,一如〈傳道書〉所言,「我見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一切事,看哪,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書一章十四節)本書卻將「日光之上的神」拉進日光之下的塵世,深扣那份被安放在世人心中的永恆,讓藝術作品無聲地訴說出神、人間既近又遠的拉扯及等待。於是,那份面對他人的順應掙扎、面對自我的懷疑失落、以及仰望神的堅持盼望,成了出自深層生命的共鳴餘音,得以與不同世代的觀者持續對話、啟發與激勵。
于禮本(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