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繞頸之物:奈及利亞女權先鋒作家阿迪契第一本短篇小說集

繞頸之物:奈及利亞女權先鋒作家阿迪契第一本短篇小說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97995
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
徐立妍
木馬文化
2020年6月03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3597995
  • 叢書系列:木馬文學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5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木馬文學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其他地區











    全球最受矚目的當代非裔英語女作家 阿迪契

    ▋2015年《時代》雜誌「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TED演講超過兩千萬人次觀看

    ▋《華盛頓郵報》稱她為「非洲文學之父」阿契貝Achebe在21世紀的傳人



      「阿迪契筆下的角色大多是孤身一人,飄零在陌生的實體或心理環境中……覺得沒人看得見自己、遭人抹消。」——《洛杉磯時報書評》



      旅居美國的非裔作家阿迪契擅長以「局外人」視角觀看世界:

      性別歧視、貧富差距、權力階級、依親移民、美國夢……

      描寫現代與傳統、家庭與個人、夢想與現實劇烈衝突的十二則短篇傑作!



      《繞頸之物》為阿迪契2009年出版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其中收錄歐•亨利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美國大使館〉等12篇故事。她在奈及利亞成長,接著在美國長居,於兩地都有長足觀察,以成熟且深刻的眼光觀察飽受內戰摧殘的奈及利亞,以及對世界無感麻木或錯誤想像的美國社會,並透過故事融合兩個文化,帶來衝擊且無人能及的閱讀體驗。她的故事中沒有膚色偏見,而是以冷靜且洞悉人心的方式帶你走一場紙上導覽,帶領讀者以作者之眼去看那不能及的國度,並發現你不需要有任何既定印象,也不用跨過任何門檻,就能橫越海洋陸地,閱讀另一個世界。



      ★收錄「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得獎作品〈美國大使館〉

      ★收錄《紐約客》作品〈一號牢房〉與〈頑固的歷史學家〉



      「非洲文學之父」奇努阿•阿契貝稱之為「天縱之才」



      即將出版

      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作品

      《我們都該是女性主義者》(短文合輯,收錄點閱人次超越六百萬的Ted演講)

      《美國佬》(改編為HBO影集,入選《BBC》、《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美國國家書卷獎小說獎)



    阿迪契得獎紀錄



      《BBC》、《紐約時報》「2013年十大好書」

      美國文學界最高榮譽「美國國家書卷獎」小說獎

      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麥克•阿瑟天才獎」

      《讀者文摘》「年度最佳作者獎」

      2018年英國筆會「品特獎PEN Pinter Prize」

      大英國協圖書獎最佳新人獎、最佳處女作獎

      英語寫作女性代表榮譽「柑橘獎」

      入選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

      與碧昂絲以共同作者身分入圍葛萊美獎「年度專輯」  



    名人推薦



      導讀 何曼莊



      作家│張亦絢

      作家|胡淑雯

      作家|李奕樵

      TedxTaipei 創辦人│許毓仁



    好評推薦



      阿迪契的文筆超群,成功描寫出複雜的家庭與戀愛關係……她的語言明顯帶有奇努瓦.阿契貝的風格……但是阿迪契青出於藍,或者該說她和阿契貝有一點重要的差別:她很樂觀。她或許是讀著伊妮.布萊敦的兒童冒險故事長大,但是已經看著分崩離析的一切慢慢重聚復原。——新共和雜誌(The New Republic)



      引人入勝……阿迪契筆下的角色大多是孤身一人,飄零在陌生的實體或心理環境中……覺得沒人看得見自己、遭人抹消。他們不能回家,想要融入美國,如果脖子上圈著像記憶如此險惡的東西會是什麼感覺?或許你還是能想像得到。——洛杉磯時報書評(Los Angeles Times Book Review)



      集結了力量與巧妙……阿迪契給予了我們一流作家應該做到的:以銳利而動人的觀點探討人類處境的矛盾。——基督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阿迪契身為移民作家,也就是所謂的橫槓 美國人,她非常清楚自己在文壇成名後要背負起何種責任……讀完《繞頸之物》這本書,會因為她的自我覺察和不可預測性而歡欣,她知道自己能與人同坐一桌的意義是什麼,而要離開又要付出多少。——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發人深省……這些故事的編寫優美、能夠撼動人心而滿足。——普羅維登斯日報(The Providence Journal)



      如此高明的文章值得全球讀者的讚譽,見解深刻而有力,充滿了似乎要躍然紙上的角色,這本文集絕對是一場文學盛宴。——圖森市民報(Tucson Citizen)



      這些故事中呈現出鮮明的想像,加上令人眼花撩亂的文筆,證明阿迪契這位作家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及成就……毫無疑問,我們一定要密切注意這位作家,她在未來一定能成就非凡。——丹佛郵報(The Denver Post)



      才華洋溢……這些故事擲地有聲,出自高明的作家之手,能夠特意激發出移民當中較為少見的面向,例如失去了居所、熟悉的慰藉以及其他人毫無猶豫的接納,還有家鄉無所不在的威權主義所造成的損傷。——里奇蒙時報派送(Richmond Times-Dispatch)



      書中許多故事透露出從局外人的觀點所看到的美國……阿迪契巧妙挪用了自己母國許多艱困的過去和現況,轉化成精彩而貼近人心的好戲……她的文字與故事見解深刻而發人深省,讓我們更加了解在困境中的人生體驗。——俄勒岡人報(The Oregonian)



      (阿迪契筆下的)美國人都是叫囂著想融入社會的局外人,而她描寫出的奈及利亞上流階級則是嚷嚷著想脫離歷史的局內人……這些故事是否反映了作家本身的經歷,只有阿迪契知道,不過這些故事毫無疑問是反映了她同胞的生活。——波士頓全球報(The Boston Globe)



      文筆優美……阿迪契在她相對還算短的作家生涯中吸引了眾多目光……這本書會告訴你為什麼。——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San Diego Union-Tribune)



      (阿迪契)這位作家十分有抱負,也配得上自己的名聲,她的文章清晰、敘事手法簡單而直接……(這些故事)能夠引起強烈共鳴,因為主題具有深度,而作者又能夠理解並展現出筆下的角色。——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太傑出了……阿迪契體現出一套文學的世界主義,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廣闊而圓融:她筆下的故事從美國小說中打造出世界文學……她的文筆能夠如此精煉而如此進行,讓人目炫神迷。——達拉斯晨報(The Dallas Morning News)



      撼動人心……強而有力……阿迪契這本文集中所呈現出的非洲,不是美國人從電視新聞或報紙頭條而認識的非洲,她的故事所談論的不是內戰、政府腐敗或致命疾病,而更想著眼於描寫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衝突、家庭期望與外來的夢想如何影響夫妻和親子間的關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要在寥寥數段文字中納入整個世界正是短篇故事作者要面對的挑戰……(阿迪契)證明了自己足以應付這樣的挑戰,文筆兼具壯闊和細膩,建立起豐富的世界……(這些故事)絕對有能力獨當一面,但是一位美國人讀起這些故事所累積的效應就像上了一堂歷史課,還多了一股情感的迫切。——休士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



      問問大多數美國人他們對奈及利亞了解多少,他們努力半天而勉強說出的答案大概不出生產石油和網路詐騙,而阿迪契知道的還要更多,她描述自己的母國以及來到美國的移民,讓人更加了解這個強大的非洲國家。——哈特福日報(The Hartford Courant)



      令人難忘……(阿迪契)文筆高明而帶著理解之心……這是小說文壇上最有說服力的一個新聲音。——時人雜誌(People)



      無論是住在奈及利亞或美國,阿迪契故事中的女人都不好過,不過她們倒是都懂得思考,而這也讓她們的苦難更令人動容,因為在她們的內心深處都明白,若是人生無法依自己意志而活,勢必要付出無可計量的代價。——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這本書讓我們對美國移民的體驗有更新的認識,更有智慧、觀察更加仔細。——格林威治村之聲(The Village Voice)



      你看到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憑著高明的文筆揮灑而出的幾篇文章就能召喚出整段人生、具體的時空與世界,就像畢卡索般描寫出人心,而且無須借用態度或觀點式的策略、語言遊戲、後現代裝置……這些故事的色彩與活力絕不平淡,而阿迪契完全展現出自己收放自如的才華。——Elle雜誌



      《繞頸之物》書中的故事太過精彩,能夠掐住你的咽喉讓心臟停止。——浮華世界(Vanity Fair)



      (阿迪契的)故事探索了各種不同的權力糾葛,而通常故事的力道就來自於權力轉移,在那一刻的理解或選擇能夠改變人生。而故事結束後的餘韻讓人能想像這些人往後的人生,讓讀者明白阿迪契是多麼傑出的小說家,而還有許多角色是你想繼續探索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阿迪契是一位具代表性的作家,特別擅長描繪奈及利亞女性及其家族的生活,無論她們是生活在母國或者接納她們的美國。——Ms.

    ?


     





    一號牢房

    贗品

    私密經驗



    上週週一

    跳跳猴山丘

    繞頸之物

    美國大使館

    顫抖

    媒人

    明天太遠

    頑固的歷史學家



    ?





    導讀



    既遙遠、又親密的後殖民耳語

    何曼莊




      奈及利亞共和國是非洲人口第一高、GDP第二高的大國,在這片資源豐富、歷史衝突不斷的土地上,至少有兩百五十個不同的種族,不同族裔、宗教之間的武裝衝突早已是家常便飯,儘管人民死傷不斷,富豪繼續暴富。從英屬殖民地的時期起,權貴階層的生活就已經與英美大城市接軌,例如奈國證券交易所的創辦人Louis Odumegwu Ojukwu是非洲第一位黑人億萬富翁,在英國女王在1956年訪問奈及利亞期間,提供他的私人勞斯萊斯給女王乘坐。



      在《繞頸之物》的十二篇小說中,你不會直接看見英國女王乘坐殖民地財閥豪車般的詭異風景,你看到的是當奈及利亞脫離英女王獨立,Ojukwu這樣的人領導國家之後的人間情事,最強烈的衝擊就是民族得到自決,但貧富差距依然殘酷,你可以在〈私密經驗〉第一段就感受到某種複雜難解的心情,在躲避突發的武裝衝突時,兩位信仰與身家背景都不同的女性一起避難,一個女人感嘆自己弄掉了(塑膠串珠)項鍊,而另一位則掉了剛買的柳橙跟包包。



      她沒有繼續說那個包包是Burberry的,是她母親最近去倫敦旅遊時買的正貨。



      奈及利亞第一個共和體制,於1960年建立,那時開始,政府提供獎學金讓優秀國民赴美留學,但是這次共和體制非常短暫,只到1966年開始為期三年的比亞法拉獨立戰爭就結束了。在〈鬼〉一篇中,老教授與一位他以為早就犧牲了的前獨立運動領袖重逢,發現這人不但沒死,還很早就與家人搭著紅十字會的飛機逃到瑞典,心中因此有點看不起這位運用特權逃生的革命分子,但是他自己不也逃到了美國在柏克萊大學教書嗎?



      ……但是我們幾乎不談戰爭,如果談起了也總是帶著一種無法平靜的模糊感,就好像重要的不是我們在空襲期間蜷縮在泥濘的防空洞裡,而在這之前埋葬的焦屍皮膚上還露出一點粉紅的血肉,重要的也不是我們吃過木薯皮,還要看著孩子的肚子因為營養不良而脹大,重要的是我們活下來了……



      透過高學歷追求社經地位的執著,是資本主義社會通行的成功法則,但奈及利亞人對母國政治狀態的不安全感,進一步強化了這份動機,不是知識分子不想回國,而是就算回去了也只是徒增痛苦,第一次共和只維持六年,接下來在1975年又發生了軍事叛變、然後是1976、1983、1985、1993年,直到1999年第四共和之後,才算是穩定下來,新興國家常見的貪腐、暴動、特權結構,這些後殖民常見產物,相信讀者都不陌生,但是為什麼實現了民主共和,為什麼來到自由平等的美國,不公不義還是隨處啃噬著我們呢?因為儘管在民主社會裡,每個人的起點也不是平等的。在《上週週一》一篇中,卡瑪拉其實擁有碩士學位,只是礙於還沒拿到綠卡工作許可,暫時只能打工當保母,她的雇主尼爾是個猶太白人:



      ……尼爾知道她是奈及利亞人時,聽起來很意外。



      「妳的英文說得很好啊。」他說,她聽了就覺得惱怒,那種驚訝,認為英文好像應該是他的個人財產一樣。因為如此,雖然托比奇警告過她不要提起自己的教育程度,她還是告訴尼爾自己有碩士學位。



      這個白人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奈及利亞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啊!而且,在美國,奈及利亞族群的平均學歷幾乎是全美各族裔最高的,2019年統計顯示二十五歲以上的奈及利亞美國人,有百分之二十九擁有研究所以上的學歷(美國白人則是百分之八),其中有極大比例的醫生、律師、工程師。儘管奈及利亞全國通用的語言就有三種(Hausa、Igbo、Yoruba),但自共和成立以來,學校便以英語上課,這讓學生準備留美時有了語言優勢(不用考托福呢),許多人即使在奈國已經大學畢業,來美初期為了維持簽證,繼續攻讀研究所,也就「順便」讀到了博士。這麼拼命是為了什麼?一名黑人律師曾說,在美國,身為「移民」、「少數族裔」本身就是一種劣勢,所以只有比白人更努力地逆風而行,精準攻佔高收入職業,晉身上流社會,這樣的策略在亞裔人士之間也很常見。



      《繞頸之物》的作者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擁有兩個美國名校碩士學位(約翰霍普金斯跟耶魯大學),讓她在美國文學界的取得話語權少了一些阻礙,但是很多女性可能沒有那麼優秀,也沒有同等的教育機會。作者透過女性視角敘事,告訴我們在女性也能獲得高學歷的時代,還有種種事物綑綁著女性,例如傳統婚姻關係:《膺品》中,在美國坐移民監的太太們經常八卦老公們在家鄉的外遇事蹟、《上週週一》裡的丈夫明明已婚,卻用單身身分申請綠卡、《跳跳猴山丘》裡,受女性主義思想啟蒙的齊歐瑪聽到媽媽描述爸爸外遇對象,然後女人們在商店裡大打出手……。也有的丈夫是自由主義新頭腦,批評政府、領導改革,但卻對拖累家人毫無愧意,妻子必須到《美國大使館》外排隊申請難民簽證,聽到別人這樣讚美自己的丈夫:



      「…那兩個編輯就是奈及利亞需要的那種人,冒著生命危險來告訴我們真相,真的很勇敢。…」但她心想:「那不是勇氣,只是過度誇大的自私。」



      還有一種丈夫,是在美國當醫生、已經十一年沒返鄉、把姓名都改成美國菜市場名的成功僑胞,透過《媒人》尋找奈及利亞新娘,雖然這個老公幾乎是個陌生人,但他很認真的教導太太如何成為美國人……



      「我看到妳的照片時很開心,」他咂著嘴唇說,「妳的膚色很淺。我得考慮到小孩的長相,膚色淺的黑人在美國比較容易出頭。」



      又或者是單身赴美,在號稱自由、平等的美國,發現黑人女性在職場與社會上,依然處於結構性劣勢的女孩,在她被富裕白人追求時,她很敏銳地捕捉到了:



      後來妳告訴他自己為什麼不高興,就算你們兩人這樣經常一起去張家餐館,就算在送上菜單前你們兩人親吻了,那個中國人還是認為妳不可能是他的女朋友,而他微笑不語。他先是一臉無神看著妳,然後道歉,但妳知道他並不明白。



      我的生活中有一位奈及利亞女人,她是住在對門的鄰居馬穆魯太太,我有時會幫她提菜上樓,她說謝謝你寶貝,如果超過一週沒見我,她就來敲門看我是否安好,順便抱怨說房東想趕她走。這棟樓是租金穩定公寓(Rent Stablished),受到政策保護,她付的還是四十年前搬進來時的行情,我推算房東要是能換別人入住她的公寓,能收到五倍的房租。但是馬穆魯太太能去哪裡呢?她在公立醫院服務四十年直到退休,但不像我聽說過的奈及利亞菁英,她不是醫生或護士。她問我的朋友是否需要幫傭、問我有沒有不穿的球鞋讓她寄回老家,她的妹妹住在紐澤西、她氣川普滿口謊言、對防疫毫無作為,喜歡喝汽水、右邊膝蓋不好,她的名字是尤吉娜。尤吉娜每次都說:「親愛的,Don’t get old. 變老了一點好事也沒有。」她這樣說的時候,我從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總覺得「美國夢」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政治宣傳,模糊的理論基礎、可隨時變更的法規,甚至也不保證結果——畢竟這不是創投、也不是選舉,只是一個夢。在紐約成為Covid-19新冠病毒的「震央」,封鎖已經兩個月的今天,我坐在看得見布魯克林郡立醫院的窗前,為這部短篇小說集寫導讀,是一個奇妙的巧合,我可以為讀者做的,只是補充後殖民歷史以及美國生活的背景資料,但是那纏繞在頸子上擺脫不掉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我沒有答案。




    其 他 著 作
    1. 美國佬【歐巴馬推薦、《時代》百大影響人物阿迪契呈現最深刻戀情之作】
    2. 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歐美學校指定教學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