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百年貝聿銘:游弋於不同文明之間的建築大師

百年貝聿銘:游弋於不同文明之間的建築大師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8694778
李菁,賈冬婷
香港中和出版
2020年9月01日
223.00  元
HK$ 200.7  






ISBN:9789888694778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2 x 22.6 x 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藝術設計 > 建築 > 建築家傳記/文集











      本書以記者視角展現了貝聿銘的一生。既是一部貝聿銘的成長傳記,又是一部貝聿銘建築設計作品的編年史傳。兩位作者實地採訪,內容真實可靠:不僅採訪貝聿銘的兩個兒子、他的幾位助手、項目參與者和傳記作者,還去上海和蘇州尋訪了貝聿銘和貝氏家族的生活史,並實地探訪了貝聿銘晚年在中國的作品,詢問了包括法國前文化部長雅克•朗在內的「大羅浮宮」項目參與者。藉閱讀貝聿銘反觀自己和周遭世界,能給我們,尤其是年輕讀者,以實實在在的啟迪。



    本書特色

    ?
      ◎國際知名建築師貝聿銘的成就背後,從成長到晚年的努力、困惑與高低跌宕

    ?

      ◎實地採訪,內容真實可靠:不僅採訪貝聿銘的兩個兒子、他的幾位助手、項目參與者和傳記作者,還去上海和蘇州尋訪了貝聿銘和貝氏家族的生活史,並實地探訪了貝聿銘晚年在中國的作品,詢問了包括法國前文化部長雅克•朗在內的「大羅浮宮」項目參與者;

    ?

      ◎書中對貝聿銘部分代表性建築作品的記述和彩圖,是為了解貝聿銘晚年建築成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書中的貝聿銘是個「普通人」:從學生時代到成人世界,憧憬過未來,懷疑過現實;換過專業,遇到過恩師;選擇畢業去向時曾幾經猶豫又備受質疑,在看似平順的職業生涯中經歷過大大小小的風波和危機……藉閱讀貝聿銘反觀自己和周遭世界,能給我們,尤其是年輕讀者,以實實在在的啟迪。



     





    序 言 跨越東西方的人 / i



    第一章 兩個世界的源頭 / 001

    這麼多年過去,貝聿銘與蘇州的貝氏家族只有一種遙遠的精神聯繫了。貝聿銘本人一直與在蘇州的家族成員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或許隱藏?複雜的心緒。他曾說:「我可能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也可能是我。」



    第二章 登上「柯立芝總統號」 / 037

    貝聿銘並沒有對賓大建築系一見鍾情。「真正使我認定這不是我要上的學校的契機,是我在樓梯口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素描。素描的內容是西藏的一座喇嘛廟。你知道,那是我的國家,而我當時根本不明白,一個名字叫菲茨傑羅德的甚麼人如何能描繪出西藏的一座喇嘛廟。那時我想,建築學肯定是與我所想像的東西大不一樣的。」



    第三章 紐約的新面孔 / 065

    「貝那時還沒有建過任何東西。然而,我可以從他畫的草圖判定,他確實才華非凡。」向貝聿銘伸出橄欖枝的紐約開發商齊肯多夫回憶道。去為單個的房地產開發商服務在建築業的既成慣例上是一次突破。那不是人們所認定的當建築師的途徑,但時代在發生變化。貝聿銘看到了這一點,而其他人卻沒有。



    第四章 成為貝聿銘 / 101

    「你為甚麼要到巴黎來毀掉我們的建築遺產?」「不可理喻!」委員們把貝聿銘的設計比作「一個巨大的破玩意兒」。貝聿銘後來回憶道:「為我翻譯的那位女士很想為我抵擋那些充滿羞辱的抨擊,委員會當時就想把這個工程置於死地,他們差點就成功了。」



    第五章 游弋於不同文明之間 / 175

    1990 年, 73 歲的貝聿銘從事務所退休,此後,他在歐洲、亞洲和中東等地接下了一系列小項目,這些項目全由貝聿銘親力親為。他只接手自己感興趣的項目,追求一條商業信息沒有那麼濃鬱的藝術道路─「從1990 年起,我不那麼在乎建築物的造型了。設計一個獨特的建築造型對我不再是件難事。去了解認識我所做的才是很大的挑戰,我開始研究各種文明。」這些晚年作品分佈世界各地,包括盧森堡、德國、英國、日本、中國和卡塔爾。建築評論家卡特•懷斯曼說:「貝聿銘是一位以工程學為根基的現代主義建築師,與此同時,他更牢牢地抓住藝術和文化的靈魂。」



    第六章 重返中國 / 199

    1974 年,貝聿銘在離開40 年後第一次重返中國,他記憶裡的家族和園林熟悉又陌生,建造現代中國的命題也變得複雜。從香山飯店到中國銀行,再到蘇州博物館,他對歷史和現實聯繫的重建,意味深長。



    附 錄

    「在今天這個時代,他仍然會是一名偉大的建築師」

    —專訪貝聿銘之子貝建中、貝禮中 / 250



    貝聿銘主要建築作品年表 / 270__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