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

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712350
陳建安
姜惟清
和平國際
2020年9月01日
140.00  元
HK$ 112  






ISBN:9789863712350
  • 叢書系列:Knowledge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0.8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Knowledge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人性若是邪惡,犯罪還需要解釋?

    善惡的界線真的有那麼容易跨越嗎?

    僅憑外顯行為,就能將人歸類為好人或壞人嗎?

    情殺、隨機殺人、分屍、家暴、性侵、

    縱火、毒癮、黑吃黑、酒駕、神棍……

    是衝動、僥倖心態、精神失常,還是理性預謀?

    走進時間收集器──監獄,一窺被禁錮的慾望和眼睛



      本書深入解讀臺灣近年來重大刑案,包含隨機殺人、殺童、恐怖情人、性侵、縱火、青少年毒品成癮等社會問題,深入剖析其心理痕跡,揭開犯罪者的精神狀況、異常人格、成長背景以及犯罪促發動機與監禁心理歷程。



      本書不是以刀光劍影、血腥殺戮的犯罪情節,來滿足我們對違法者的變態圖像,而是作者富有獨特而細膩的社會心理對話,以及逼近圍牆內受刑人生命的日常流淌。



      ?你想知道捷運無差別殺人犯──鄭捷的犯罪動機嗎?

      ?所謂的正常人和犯罪者之間,距離沒你想的遠,而且存在更多共通點?

      ?惡魔真的存在?道德感低落的人就會犯罪?犯罪也會有功能嗎?

      ?入監也是要花錢的?被關也算是一種「孝順」?監所的會客室都能看到什麼樣的故事?

      ?身為另一種狀態存在的人,死囚會想家嗎?死囚症候群是什麼?



      我們常常會驚訝於一個好人,怎麼會做出壞人的事。 ?



      臺灣近年發生的重大矚目刑案,從北捷案、北投文化國小割喉案、小燈泡事件、臺大宅王情殺案、多起家暴弒親案與殺妻兒案、分屍案,以及因債務糾紛潛入女友家中勒斃母女二人案等震驚社會案件,這類犯案者一反過往,多為單純、沒前科者,有些還是一路表現優秀的年輕人所為。



      從好人變壞人的距離有多遠?



      ■你可能會好奇:

      為何平時看似「正常的人」、「好孩子」也會犯罪?

      人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還是環境是影響人發展的關鍵呢?

      難道真的有人天生毫無良知?



      ?也請你反思,如果犯罪很划算,如果誘惑、機會與負向條件都俱在時,你能保證自己不作惡?



      ■你認為的「不智」是他的「合理」



      當犯罪成為他們唯一解決問題的出口?

    ?? ?

      犯罪行為一定是出於破壞秩序嗎?弔詭的是,有時候犯罪者的暴力行為乃出於「道德」(moral)之名,認為自己是在恢復秩序,是一個公平與正義的行為。一個黑道分子說,對方殺了我兄弟,我也殺掉他的兄弟,這很公平啊!家暴夫對其妻暴力相向,因為她做出讓他沒面子、不符合身為妻子該有的角色與責任行為,丈夫只是出於去教導、恢復角色秩序而已。



      這些人可能都覺得自己的暴力行為沒有不對,甚至是一個再適當不過的懲罰。從這個觀點來看,他們才是站在「正義」的那一方。



      要走進犯罪人的「內心」,我們必須試著換位思考,從犯罪者的成長過程中去認識他們的生命態度、犯罪情境及犯罪的動機與目的。



      →→犯罪人哪裡想的跟你不一樣?

      犯罪人通常為有以下思考特徵:

      1 認知扭曲:擁有失真想法與解釋

      2 敵意歸因:對他人懷有敵意的成見

      3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思考:自我中心、怪罪他人等卸責技巧

      4 道德脫離:將該不道德行為劃在非關道德的領域,為巧妙規避內疚感等道德壓力

      5 標籤理論:在少年時期別人對他的反應等,產生強大殺傷力,最後應證預言



      →→是基於什麼心態讓他們犯下大罪?

      ﹝高衝動性﹞:家暴犯、情殺犯、老人犯

      ﹝滿足性慾﹞:連續殺人犯、縱火犯、性侵犯

      ﹝尋求控制感﹞:連續殺人犯、性侵犯

      ﹝成癮性﹞:毒癮犯、竊盜犯

      ﹝僥倖心態﹞:酒駕

      ﹝提升自我價值感﹞:幫派

      ﹝金錢或性滿足﹞:綁架



      ■身體最幽暗隱晦之處,是人心



      預防犯罪,你務必讀懂──犯罪心理學



      每當社會案件發生,你只會跟著網軍鍵盤公審起鬨「殺之而後快」?

      每當看到社會新聞,就想直接衝過去用私刑正義以牙還牙?



      如果你不放下偏見,總視他們為洪水猛獸,只看到犯罪造成的惡,卻從來沒思考犯罪背後的社會病徵,那對改善社會毫無幫助。



      ■誰都可能犯罪,誰都可能被害



      犯罪「來」無影,「祛」無蹤;被害「祛」無蹤,「來」無影。犯罪和被害會在何時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和避免發生,沒有人能說得準;每個人皆要有自我被害保護的概念,你可以確定自己不犯罪,但無法保證別人不犯罪。



      你曾經或是現在是加害者、受害者、加害人家屬、受害者家屬,還是「不知也不覺」成為其中身分之一。我們如何弭平社會撕裂的傷口疤痕?被害者要的是什麼?如何讓被害者家屬選擇放下、捐棄仇恨,邁步往前走迎接新的人生?



      這是我們的社會,你我都需要面對深談。眼不見為淨,不會讓犯罪與偏差問題消失,僅把壞人標籤貼上去,也不會讓自己周遭環境變得安全。沒有人生下來就想成為犯罪者,當然也沒有人願意成為被害者。惟有近看惡、了解惡,我們才能與「犯罪」共存,畢竟犯罪永遠不會消失!



    本書特色



      ?特色一 ?

      以心理學為基礎,從華人本土文化、社會心理觀點,尤其搭配栩栩圖解和詼諧又不失嚴肅的平實語言,解析當代重要的犯罪議題與社會矚目案件。



      ?特色二 ?

      不同於過去相關書籍充斥著刀光劍影、腥風血雨的犯罪手法,作者以多年監所輔導與教學經驗,具溫度且細膩的個體犯罪心理與社會結構觀察,呈現一個「人」的犯罪圖像。



      ?特色三?

      藉由深度剖析犯罪動態成因與犯罪人心理,期能降低社會大眾被害恐懼與預防犯罪,讓這社會在人們面對面時,展露的是微笑,而不是戒慎恐懼。



    專文推薦



      許福生|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所教授

      陳巧雲|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黃富源|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暨系主任

      藤原進三|作家



    各界掛名讚賞



      Taco老師|海山高中國文老師

      羊咩老師的追劇國文課 FB粉絲團|南山高中國文老師

      沈雅琪|資深教師、神老師

      林暘斌、梁芳瑜|國中老師、我們不只是老師FB粉絲團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黃子佼|主持人

      楊士範|關鍵評論網創辦人暨內容長

      溫芳瑜|風傳媒營運長

      鄭俊德|閱讀人主編

      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潘展平|香港大學客席法律講師、大律師


     





    推薦序 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很近

    推薦序 不一樣的犯罪心理學

    推薦序 讀《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有感

    推薦序 是罪?還是惡?

    ?

    各界專業推薦

    ?

    作者序 走進犯罪人的心理之路

    ?

    前言 秩序、懲罰與罪犯偵查

    ?

    第一部 讓我們認識犯罪


    ?

    第一章 犯罪是什麼?

    ?

    如何「看」犯罪

    犯罪的法律定義

    犯罪三元素

    犯罪與被害

    ︱為什麼某些人經常成為被害者?

    犯罪心理學的發展與起源

    什麼是犯罪心理學?

    偏差與犯罪的差異及犯罪心理特徵

    ︱同一犯罪人會有多種還是單一犯罪行為?

    少部分的人犯了大多數的罪

    ︱在歸類犯罪類型上的困境

    犯罪黑數與刑事漏斗

    犯罪行為的發展與預測

    偵查心理學中的犯罪剖繪

    ︱犯罪有好處嗎?

    懲罰的心理學基礎

    ︱懲罰對預防犯罪到底有沒有效?

    犯罪行為的心理學理論

    ?

    第二章 犯罪心理與行為的基本思考問題

    ?

    司法與精神醫學的交界

    犯罪人是理性還是非理性

    法律與心理學如何看待犯案當下的精神狀況

    自律與犯罪

    先天與後天

    心理疾患與犯罪

    ︱犯罪人的心都很邪惡恐怖嗎?

    犯罪的生理因素

    ︱能一眼就看出犯罪人嗎?

    犯罪的生涯發展

    路西法效應

    華人本土心理觀

    犯罪人思考特徵

    ︱馬路上的衝突暴力

    ︱犯罪的人有時認為他才是正義的

    捲尾猴的公平實驗

    ?

    第二部 不同犯罪類型的心理解析


    ?

    第三章 變質的愛,殺了最親密的人!

    ?

    情殺案件中的愛與恨

    恐怖分屍案

    如何預防恐怖情人

    家庭暴力

    不是一走了之就不會被打了嗎?

    ◆解讀案例◆受暴婦女的反抗——鄧如雯殺夫案

    弒親案

    攜子自殺的父母到底在想什麼?

    ?

    第四章 殺人即救贖?

    ?

    隨機殺童案

    無差別殺人者心理社會剖析

    ︱隨機殺人犯真的都是隨機的嗎?

    ?

    第五章 什麼因素開啟變態殺人魔的大腦開關?

    ?

    連續殺人

    ◆解讀案例◆臺灣奪命飛刀手——吳新華強盜殺人集團

    連續殺人犯的致命成因

    犯罪基因真的存在嗎?

    有連續殺人犯基因與腦部缺陷的大學教授

    深埋在連續殺人犯心中的犯罪契機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行為

    臺灣《神鬼交鋒》

    兒童不幸成長經驗與重大異常犯罪

    ︱在很多犯罪人身上都找得到不幸的童年成長經驗嗎?

    同一口灶長大的孩子,為什麼只有他會犯罪?

    MostEvil研究

    ?

    第六章 毒癮犯──用錢買刑期!

    ?

    醒來就是找毒

    沉溺毒海是因為失去人際連結

    ︱給毒品犯的一封信:一切都變了!

    毒癮的人生

    為受刑人「算命」!

    ︱海洛因人生地震圖

    用K仔是一種社交行為

    為了毒品還是愛情

    ︱女性毒癮犯持續重演的人生

    ?

    第七章 為什麼犯罪與被害都找上我?

    ?

    遊民與犯罪

    ?

    第八章 妨害性自主──對人的神聖與自主心靈的殘害

    ?

    香蕉案

    無所不在的狼長輩

    性被害創傷不只是一場感冒

    ︱「這世上最可怕的動物是男人……」

    性侵害犯罪的司法偵辦

    二次傷害

    修復式正義

    ︱為什麼民眾常不站在被害者那邊?

    ?

    第九章 不是一句「涉世未深」了得,讓人又氣又同情的少年犯

    ?

    一群上錯車的人

    少年寧當兄弟

    中輟與青少年的危機樹理論

    少年幸福感與犯罪成反比

    ?

    第十章 No money, NO honey. 介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的幫派經濟

    ?

    轉型中的臺灣幫派與組織

    黑吃黑

    ?

    第十一章 不要傷害我,我只想好好上學

    ?

    校園霸凌與被霸凌者

    站起來,拒絕被霸凌的命運

    霸凌的長遠影響

    ?

    第十二章 綁架──挾天子以令交贖

    ?

    綁架案

    ︱綁架案的法律與心理關係歷史演變

    最揪心的擄童案

    為何人質會戀上加害者?

    ?

    第十三章 忍不住的欲望,就是「手」想偷

    ?

    第三隻手

    哪裡有錢往哪裡去

    ︱竊盜犯入監後,會有哪些心理矯正方案,

    以減低出獄後的再犯率?

    ?

    第十四章 利用合法權勢信任下的不義之財

    ?

    白領犯罪不一定是白領

    貪瀆犯罪

    ︱養老鼠咬布袋——家賊難防

    ?

    第十五章 暴走的老人

    ?

    老人殺老人

    ︱衝動的危險性

    晚節不保的老年犯罪現象

    ?

    第十六章 那把火,燒出冰冷的心

    ?

    縱火犯罪

    ?

    第十七章 神棍的話術與心理陷阱

    ?

    假藉神威的神棍犯罪

    ︱為什麼高學歷的人,無法分辨神棍的話術?

    ?

    第十八章 「喝一口有關係!」別因僥倖毀了一生

    ?

    酒駕犯的過度自信與僥倖心態

    ︱犯罪的僥倖心態

    ?

    第十九章 媒體、電玩與攻擊行為有關係嗎?

    ?

    是你玩暴力電玩,還是暴力電玩「完」了你

    暴力電玩造成攻擊行為

    ?

    第三部監獄

    ?

    第二十章 監獄是個超大臺的時間收集器

    ?

    監獄的作息

    監所最怕遇到的三件事

    受刑人最怕遇到的三件事

    同學最怕哪種同學?

    坐牢也是要花錢的

    坐牢也可以賺點錢

    ︱受刑人最希望獲得什麼?

    監獄受刑人最怕遇到見紅的日子

    監獄裡的會客菜

    ︱受刑人出獄那刻都會有人來接嗎?

    一個被遺忘的地方

    ︱被關也算是一種孝順

    ?

    第二十一章 你我都在同一片天,但他們的有格子

    ?

    監禁之心理影響

    監獄裡的教化困境

    ︱犯罪人為什麼一直關不怕?

    監獄裡的特殊收容人

    監獄裡的特殊監所

    監獄的社福化

    ?

    第二十二章 死囚的夕陽餘暉,活著只是為了等死!

    ?

    ︱死囚症候群

    ︱死刑犯因為想死而翻讀《刑法》

    ︱跟死刑犯晤談的意義在哪裡?

    ◆解讀案例◆臺灣史上最年輕的死刑犯——湯英伸

    ?

    結語不只是想知道你在想什麼,

    更想知道你為什麼會這樣想?

    ?





    作者序



    走進犯罪人心理之路




      犯罪「來」無影,「祛」無蹤;被害則是「祛」無影,「來」無蹤。犯罪和被害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又如何預防和避免發生,沒有人能說準——恐怕連上帝、神仙都難有答案。你說它是一個機率的概念也對,或認為它是一個因果上必然的結果也沒錯。當檢視其背後參雜人、事、物等因素的發展軌跡時,我們常會發現犯罪的發生還是有跡可循,被害風險確實也存在個別差異。儘管我們生存在一個社會與人際關係愈加複雜的年代,犯罪的型態也千變萬化,相比過去,犯罪偵查技術也因科技的發展而有長足的進步。然而,從古至今圍繞在犯罪議題的關鍵核心,仍舊聚焦在「人」與「人心」上。人心叵測,風雲難料,雖然科技能力已觀測到數萬光年之遙的天文黑洞,但目前就我看來,我們對於犯罪人心理的認識還仍處於起步揭密的階段。話雖如此,至今我們對犯罪者的心理、腦部、生理等研究,還是有了許多重要的發現。



      犯罪的發生是一個數學函數



      在解析犯罪之前,有兩個概念需先釐清。一個是犯罪,另一個是犯罪人。一般而言,犯罪的發生有三個元素,一是潛在的加害者與被害者,以及這兩者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聚合。因此犯罪的發生乃是一個參雜著人、環境及兩者機緣互動下複雜的數學函數。進一步要澄清的是,違反世俗的道德和倫理並不等同於犯罪,而所謂的偏差行為也更不完全等於犯罪。因為沒有法律即沒有犯罪。對這一個古老的社會議題,可以想見的在不同文化不同的時代對待這事情的方法與態度,以及對「犯罪」的定義,也隨著社會價值觀與文化而有所變動。



      人離惡的距離沒想像中遙遠



      過去研究揭示了一個現象:「少部分的人,犯了大多數的罪。」這意謂著,有一小撮的人是常習犯。這群幾乎占監獄超過六成人口的累、再犯,犯罪活動可說已成是他們生活與自我中的一部分。但是這個「爛蘋果」的假設,受到近年多起社會矚目重大暴力案件挑戰著—例如我晤談過的情殺、弒親、分屍及殺童案件。這些人大多不符合傳統以為的前科累累、從小不學好的「壞人」形象,因而逼得我們不得不開始思索一個問題——人離「惡」的距離有多遠。以前上課我總是提醒學生,要有自我被害保護的概念, 因為你可以確定自己不犯罪,但無法保證別人不犯罪啊 !但現在我也常問他們,如果誘惑、機會與負向條件都俱在時,你可以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犯罪嗎?



      遇見死刑犯的懺悔



      犯罪的導因紛雜,做出決定可能只是人的一念之間、一個情境之下,甚至一段基因或腦部出問題等造成。有人計畫縝密,但也有人犯得糊里糊塗;曾經有位死刑犯跟我說過:「當時腦子裡只想趕快拿到錢跑路,加上人又慌張,根本沒想這麼多就把對方勒死了。」另一位因懷疑妻子不忠而縱火燒死多人,他說:「我只想嚇嚇他們,哪知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入監時,最小的孩子都還在幼稚園,現在都二十多歲了……」如果你總認為犯罪者異於常人,視他們為洪水猛獸,跟你完全屬於不同人種,這樣你便很難接近他們的犯罪心理,甚至對於犯罪預防與改善社會生活條件也毫無幫助。



      兩個擴展我多元審視「犯罪」的觀點



      進入犯罪研究二十多年,其中有兩個觀點對我影響深遠,擴展我思考犯罪的議題。一是出生於十九世紀中葉的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他認為犯罪是社會存在的一個必然外,在功能上也會為社會帶來好的效果。二從社會控制理論的觀點,不同於傳統大多數人疑惑人們為什麼會犯罪?相反地,他們想問的是,你為什麼不犯罪?前者,讓我不只看到犯罪造成的惡,也思考到犯罪背後的社會病徵——例如不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或讓人們知道一條行為對與錯的界線。而後者警惕著我們,你不一定是比較善良,而是你的內外在抑制機制比較強大而已,或者你只是想著,犯罪划不來(crime doesn’t pay)。



      初見少年輔育院的新收隊



      我走進「犯罪人」心理之路,要從大學時至一所少年輔育院進行研究說起。在一個寒冷的十一月天上午,我從大門進去,不到五十公尺後左轉,正好走過穿著短衣短褲又穿戴著腳鐐、手銬加上連鍊的新收隊前,那如電影般的畫面至今仍然鮮明。其實我並非完全是被少年矯正機構的嚴酷所震撼,而是對這群青少年的人生感到一股莫名的悲戚。心裡想著是什麼原因,讓我站在部隊的這頭,而他們站在那頭。如果他們有不同的家庭,或跟大多數孩童一樣,每天下課後有一桌熱騰騰的飯菜等著他們,他們的命運會不會不一樣?往後因教學、研究及輔導等工作機會而陸續接觸過中輟生、少年犯、各類成年、老年犯,以及近年因緣際會到監所晤談到所謂的特殊個案,如違規、愛滋及死刑犯等。也因長期在監所擔任課程老師與輔導人員,使我累積到夠多的「人脈」,曾經在斑馬線上、捷運上不期而遇地碰到裡面教過的「同學」。



      從「求破案」移轉到「求破解」犯罪人心理



      臺灣矯正機構近年的收容人數大致維持在六萬上下。但社會本質與人口的改變, 犯罪收容人年齡比重、類型也跟著有所改變。我依稀還記得,在那個警方抓到嫌疑人, 還沒進入司法審判階段,就會開記者會宣布破案、開始論功行賞的年代。那時社會的焦點偏重「破案」,總覺得抓到人故事就當然結束,社會就又復歸祥和。直至近年,大眾將關注移轉到希望能「破解」犯罪者內心的思維。就在各界的期盼與拜心理學持續發展之賜,我們願意去好好研究這群走偏路、尋偏門人的內心世界。在這之中,不乏有些人的犯罪心理簡直毫無人性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聽著他們的犯案描述與神情舉止,還真會讓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覺。少數或因具精神疾患與人格異常,如思覺失調、躁鬱、衝動性格等,但多數犯罪動機,大致上只能說說破了就不值錢了,因為起心動念再簡單不過——不外乎情、色、仇、財及癮等。



      用插畫與說話來細述犯罪心理學



      從理解犯罪人心理到犯罪矯治,其實還有很長一段路,甚且有人還抱持矯治無效論點。當然更生這條路犯罪者自己也要負擔責任,但社會也必須了解,如果不理他們, 有一天他們終究還是要從圍牆裡再復歸社會。藉著本書,希望能讓大家概略了解,如何可能地像剝洋蔥般,一層層的剝開犯罪人心理的謎團。當然,書中也談及犯罪的跨學科本質特徵,包含刑事司法、刑罰、監禁、精神科學以及刑事政策等犯罪科學。



      本書中提到的被害者許多都已無法起死回生,加害者也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其實都是後話了。但我還是希望能以平易近人的「說」法,簡明介紹犯罪相關重要主題,搭上插圖解說,讓大眾能有機會認識這群既陌生、不解,又充滿憤怒好奇的人。而在了解這些現象之餘,也希冀能達到犯罪預防的目的,盼能提升社會的生活幸福感, 在當人與人接近時,臉上露出的是微笑而不是被害的恐懼。



    推薦序



    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很近




      恐怖情人、家庭暴力、弒親、隨機殺人、吸毒、性侵、少年犯罪、校園霸凌、綁架、竊盜、詐欺、縱火、酒駕等,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中。然而「人為什麼會從事這些犯罪?」一直是我們想了解的。魔鬼說認為,人會犯罪乃因現實世界以外的邪魔力量作用的結果;古典犯罪學派認為,人是基於自由意志而理性選擇了犯罪行為;實證犯罪學派認為,人的犯罪行為是受到生理、心理或社會因素所決定;批判犯罪學派認為,犯罪是衝突的結果;犯罪整合學派認為,犯罪行為是個人與環境的互動,無法以單一原因說明。確實,犯罪事件的發生,一般需要「犯罪人及犯罪性」、「被害人或被害客體」與「促發的情境」,三個元素在時空聚合,犯罪才可能發生。



      《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一書,是作者陳建安博士多年來親身投入犯罪人心理研究與輔導體驗所得。書中以淺顯易懂的口吻和插圖帶領讀者拉近與犯罪人距離,細述何謂犯罪及犯罪人心理、不同犯罪類型的心理解析,以及獨樹一格的另類社會——監獄。閱讀本書,可讓我們更清楚認識犯罪人心理,能更同理、與犯罪人對話進而預防犯罪。這本是臺灣首部本土犯罪心理研究書,特別是人為何會從事暴力與攻擊行為?是否有所謂的犯罪人格?幼時的經驗是否會影響成年時期的犯罪行為?因而有從心理動力來分析、有從行為理論、有從認知發展、有從性格及精神疾病等觀點來看犯罪行為,本書均有詳細解說。



      當您越深入了解犯罪時,越會發現我們與某些犯罪人的距離其實很近,也會知道死刑犯也許不是真的那麼壞,而是用最笨的方法,解決一般的問題而已。許多人都是強大的善良偽裝者,犯罪只是淪為划不划算的機會成本,你不一定比較善良,只是內外在抑制機制較強大,或是你只是覺得犯罪划不來。因此,學說有認為人性都有犯罪自然傾向,從而犯罪是不需要解釋,而不犯罪才需要解釋;人所以不犯罪,乃是教養、陶冶和控制的社會化結果,若青少年與社會建立強有力的社會鍵,則較不易犯罪;反之,則易導致犯罪。



      「隨機殺童案,誰是下一位?」回顧臺灣近年來隨機殺人犯罪動機,包括以下六類:



      1. 對自身境遇不滿而遷怒社會。如二○○九年黃富康因投資失利又遭倒債後,以隨機租屋方式殺死房東;又如二○二○年于維智持藍波刀在萬華朝路人猛砍十八刀,被逮後供稱自己因失業後心情鬱悶才殺人洩憤。

      2. 藉由入獄吃牢飯而逃避現況。如二○一二年曾文欽持瑞士刀在台南湯姆熊世界割喉男童,表明在台灣殺一、兩個人也不會被判死刑,以達到吃免費牢飯。

      3. 藉殺人產生快感。如二○一四年鄭捷持雙刀在台北捷運車廂來回砍殺,並表明父母在車上都想殺,以及感覺殺人後很舒坦。

      4. 對特定人士不滿但無法報復而尋找代罪羔羊。如二○一五年郭彥君因被阿姨欺負找代罪羔羊,持水果刀於北捷中山站搭乘電扶梯隨機砍人。

      5. 精神問題或怪異想法。如二○一五年龔重安持水果刀於北投文化國小對女童割喉,自稱受幻聽責備「很沒用」,因壓力大決定「奪命紓壓」;又如二○一六年王景玉於內湖人行道上持菜刀對女童頸部猛砍,被逮後宣稱「我要傳宗接代,想找一個四川女孩!」。

      6. 替代殺人。因為自己想死,然後藉由殺人來讓自己被判死或現場遭警方擊斃,鄭捷也算是以隨機殺人作為一種替代殺人的模式等。



      這些犯罪人的特徵基本上包含:人際關係與社會連結皆不佳、隨機且陌生的被害人、都不見得對被害人與家屬有任何悔意,認為自己在做一件對的事、選擇孩童為犯罪標的原因可能要視個案而定等。



      「犯罪人為什麼一直關不怕?」他們不是關不怕,而是不怕被關!沒什麼人願意被關,只是這種看命運吃飯的生活,很多已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要改變生活習慣談何容易,毒癮犯認為用毒是人生一部分;竊盜犯認為偷竊東西是他們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暴力犯會說就是要這樣處理事情。無論如何,從監獄近七成五是累、再犯數據來看,要這群人不再犯罪似乎很難,犯罪動機千奇百怪,犯罪手法千變萬化,這些犯罪人最大的問題出在於其犯罪性( 追尋短暫立即享樂而無視於長遠後果的傾向),即本書所描述的「性格特徵」。



      人在兒童時期若未受到良好的社會化,則易產生衝動性格的犯罪性,因而預防犯罪的發生,應將一切預防重心,擺在兒童早期家庭社會化過程的及早介入。特別是近年來的隨機殺人案件,看到精神疾病、藥物濫用、長期失業、人際關係差、家庭暴力、社會排除等複合的多重問題,所以強調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跨部門整合服務,將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這不只是個人或家庭的事,更是政府的事。



      最後,本書為我們提供一個廣義的犯罪心理學的視角,認識犯罪及犯罪人,也提供我們是否能夠從不幸的事件中,找到正向的經驗與學習,以避免悲劇再度發生,深值推薦。


    許福生? 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所教授




    其 他 著 作
    1. 文化傳播實證與應用
    2. 顧好體內風水:高氧水是補氧補水新選擇
    3. 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