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乃是<<經濟與社會>>這本大部頭著作的第一章,韋伯在這裡詳盡地表達了他對社會學研究的任務,目標,方法和概念工具所抱持的觀點,同時也將他的理論思考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亦因此,這篇導論式的文章 雖然不長,卻對後來的社會學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足以和 ...更多
「對亞洲整體而言,中國扮演了類似法國在近代歐洲扮演的角色:所有世 情通達的”洗練”,莫不是源自中國,再傳布於西藏、日本和中南半島。相反的, 印度的意義則可媲美於古代希臘世界:在亞洲,舉凡超越現實利害的思想,很少 能不將其根源追溯到印度的。尤其是, ...更多
「任何我們可以想像到的制度﹐都不能沒有權力來發號施令;因此﹐就 有支配。」這是韋伯政治社會學研究的起點。從人類歷史經驗中﹐韋伯歸納出 三種”理念型”的支配:卡理斯瑪支配、傳統型支配與法制型支配。在本書中﹐ 他詳盡分析了這三種支配正當性的基礎 ...更多
貫串於馬克思、涂爾幹與韋伯這三位社會學開山祖師著作中的中心主題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結構與特性--乃是現代社會理論的起源。發展近一 世紀以來,當今的社會理論卻走上形式的、非歷史的”一般理論”之路,而到了 徹底需要修正的地步。本書作者紀登 ...更多
「在地景景觀的背後,在工具器械的背後,在看來最形式化的文件與制度背後,就是人本身。歷史研究想掌握的,也就是這些人。」1929年,由於不滿當時法國史學界劃地為限、自足於史料與制度史煩瑣考證的風氣,布洛克奮然與費夫爾豎起《年鑑》的大旗,力倡回到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