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笛卡兒(Rene Descartes)生於法國都來(Touraine)的一個小鄉村裡,時在一五九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初在夫雷施(Fleche)中學讀書,教師都是教會裡面的人;在十六歲他就畢業了,時為一六一二年。後在巴黎住了四、五年,至一六一七年,他就離開巴黎到荷蘭去了;復歷遊德國、瑞典、丹麥諸國。在這次遊歷中他因為觀察了許多不同的風俗習慣,對於他的思想有很重要的影響,這他自己在《方法論》中已說了。他自遊歷歸來後,在巴黎又住二年。在一六二八年他自願服皇家軍隊之役;最後至一六二九年復返於荷蘭,避免一切紛擾,潛心著述與思想,開始計畫其一生之偉大工作。他在荷蘭住二十年之久,在此二十年中 他研究數學、哲學、物理學、化學及解剖學等等。他雖以哲學家著名, 在數學上也有很大的發明(如發明解析幾何),對於物理學、化學、解剖學他也極有興趣。有一個故事說,一天有朋友要參觀笛氏的藏書室, 笛氏即引他們到他房後的一間小屋子裡,打開簾子,叫他們看他解剖的 小牛,他說:﹁這就是我的圖書館。﹂由此可以知道他對於解剖學極有 興趣。這在《方法論》的第六章也可以知道。他在一六四九年奉瑞典王 后之召,再赴瑞典講學,卒以氣候過寒,身體衰弱不能耐,遂於一六五 零年死於瑞典,時年五十三歲。至一六六七年,將笛氏遺屍由瑞典運回 法國,而葬於聖愛提教堂(Saint-Etienne-du Mont)。這就是笛氏的一 生。
他的這本《方法論》是一六三七年與 Dioptrique 及 Meteores, Geometrie 同時在來地(Leyde)這個地方出版的。後由顧遂里(Courcelles) 譯成拉丁文,這個拉丁文的譯本曾經由笛氏親自校閱過。笛卡兒是近代哲學的開始者,他的哲學所以與古代哲學不同,即是因為他所用的方法不同。他要根據一個確定的方法,一個像數學一樣清楚明白的方法,一個與科學精神相合的方法。這種新的方法不僅是對於古代傳統的哲學起了革命,並且對於後來的影響也很大;我們可以說法國自笛卡兒以後 三百年來的哲學都不能脫離這種方法的影響。所以《方法論》這本書在笛氏哲學中不能不占一個很重要的地位。雖然笛氏在生前因為應用這種 新方法受了很大的犧牲,但是在他死後亦可以獲得代價了。 我翻譯這本書是根據法文的原本,並參考許多書加以註釋;我想這 種註釋對於讀者了解這本書一定有幫助,所以我的時間一定不是白費。 並且這種註釋在任何英文譯本中都沒有。至於我的譯文,我自己先在草 稿上寫過,看我自己懂不懂、與原意對不對,而後才抄寫下來。總之,我對於這本書的翻譯並不敢草率,我想讀者也能知道。最後我要感謝張東蓀先生替我做一篇序,對於我這本書的出版,他 也有幫助。
?
中華民國二十二年七月十六日 基相於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