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尋找復原力:人生不會照著你的規劃前進,勇敢走進內心,每次挫敗都是讓你轉變的契機

尋找復原力:人生不會照著你的規劃前進,勇敢走進內心,每次挫敗都是讓你轉變的契機

庫存 > 5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3289098
留佩萱
遠流
2020年11月27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573289098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 心理勵志 > 情緒/壓力

















      當人生的梯子被拿掉,該何去何從?

      別擔心,復原力,一直都在你的內心。

      花點時間,進入內在世界,找到它,無論遭遇何種逆境與衝擊,

      你都有能力讓自己復原,再一次重新開始。

    ?

      你可以從這本書中收獲到......

      ★復原力,從直面情緒與身體狀態開始

      ★復原力並非天生註定,每個人都可以培養出6大復原技能

      ★實際案例故事引導+具體覺察與檢視活動

      ★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化混亂為轉機

      ★隨書限量加贈:知名插畫家「有隻兔子」暖呼呼書卡(兩張一組,8*10cm)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在失敗後一蹶不振?有些人卻可以帥氣起身,繼續前行?每個人的復原力程度,其實來自於過去的成長經歷和資源,這種能力並不是天生註定,而是本就存在你的內心。



      跟著心理諮商師留佩萱的帶領,你也可以在日常中練習如何聽見自己內在聲音,正視不安與恐懼。在這人心惶惶、充滿未知的此刻,透過書中溫暖的呼喚,幫助自己建立好心理韌性,學會在每次跌倒後站起來,重新開始。

    ?

      當這世界充滿了失去與心碎,

      我卻看見,這個世界充滿了「復原力」!

      ──留佩萱



    溫暖推薦



      李崇建(作家�教育家)

      洪素珍(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胡嘉琪(華人創傷知情推廣團隊召集人)

      高小帆(兒福聯盟兒童創傷療癒中心營運長)

      理科太太(知名YouTuber )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Nana(「哇賽心理學」心理師)

      NeKo嗚喵(知名YouTuber)

    ?

      佩萱在書中溫暖的敘述,一步一步進行解說,讀者會深有感覺,彷彿一位溫暖的心理師,或是專屬的心理教練,被請回家中貼身教導。──李崇建(作家�教育家)

    ?

      無論是因為疫情而心煩,或苦於受過往各種創傷的影響,請放心,您只要擁有愛自己的意願,剩下的,就讓佩萱的文字來陪伴你邁向療癒之路吧!──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

      這樣練習陪伴自己的過程,需要在關係中才能發生,……就如同佩萱在書的後半段提醒大家:復原力,來自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胡嘉琪(華人創傷知情推廣團隊召集人)

    ?

      期望你能透過《尋找復原力》這本書,一起找出從逆境中彈回並撫平傷口的那股力量。──高小帆(兒福聯盟兒童創傷療癒中心營運長)

    ?

      希望你也能在留博士的書中,找到那些觸動你的部分,然後帶著這份能量,去開啟自己復原之旅。──理科太太(知名YouTuber )

    ?

      這本書全面性地剖析復原力各種因子,……相信能幫助你對「脆弱」與「挫折」有不同的看法,且讓它們重新化為再度出發的能量。──瑪那熊(諮商心理師)

    ?

      創傷後倖存,通常是事件的終點,但它帶來的尾勁,才是現實的起點。……本書給出的答案,不是存活的技能,而是復原的藝術。──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

      待本書能協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找到內在蘊含的力量與資源,培養出在逆境中的回彈力。──Nana(「哇賽心理學」心理師)

    ?

      利用書中教大家的復原力,一步步擁抱混亂吧!──NeKo嗚喵(知名YouTuber)


     





    前言 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

    ?

    Part 1? 在逆境中,建立復原力……??????????????? ?

    01 當人生A選項消失????????????????? ?

    02 復原力,是可以培養的?????????? ?

    03 毒性正能量,讓我們不願意看見失敗??????? ?

    04 照顧心理傷口,沒有快速捷徑??????????? ?

    ?

    Part 2? 復原力在情緒和身體裡

    05 在身體裡,有在家的感覺?????? ?

    06 面對哀悼,學習失去的藝術????? ?

    07 好好傾聽,內疚在告訴你什麼???? ?

    08 歡迎那些不被歡迎的──來抱怨吧!????? ?

    09 傾聽沒有語言的聲音──身體在告訴你什麼?? ?

    10? 向孤獨靠近,練習和自己相處???? ?

    ?

    Part 3? 復原力在大腦裡


    11 面對失敗──這是挑戰,還是威脅???????? ?

    12 建立成長心態,提升復原力???????????????? ?

    13 聽!你的大腦在編造什麼故事????????????? ?

    14 樂觀不樂觀,就看你如何解讀?????????? ?

    15 當人生梯子被拿掉,該何去何從????????????? ?

    16 在逆境中,善用自己的優點???????????? ?

    ?

    Part 4 復原力在關係裡

    17 建立關係智商,提高復原力?????? ?

    18 當關係出現裂縫,光才能照進來? ?

    19 修補關係,學習真心誠意的道歉?? ?

    20 當好事發生時,你也會在這裡陪我嗎??????? ?

    21 好好溝通──如何聽,比你如何說更重要????? ?

    ?

    Part 5 當危機過後,你要帶走什麼?

    22 經歷挫敗後,讓自己活回來????????????? ?

    23 成長,需要讓自己能夠待在「之間」????? ?

    24 價值觀是你的北極星,幫助你指引方向? ?

    25 你願不願意讓自己重新開始???????????? ?

    ?

    後記 走進內心世界,找到復原力?

    ?





    前言



    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

      開始動筆寫這本書時,是2020年的6月,6月是台灣的畢業季,這是個充滿興奮,又讓人焦慮茫然的季節。一群新鮮人離開校園,進入社會,腦海中有個對於人生的美好想像,期待生命接下來照著自己所規劃的展開。



      但可惜人生並不是這樣。學校沒有教我們的,是你會失敗、會心碎、會失望、會面對失去與疾病、會有許多不確定性、事情不會照著你的計劃、人生許多事情你無法掌控,很多時候突然發生的事件,會瞬間把你的世界翻轉或擊碎。而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來自於你選擇如何回應這些事件,以及你從中學習成長了什麼。



      2020年爆發的新冠狀病毒疫情,讓我們許多人的世界都被翻轉了。



      6月時,我看到了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e Brown)博士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畢業典禮致詞影片。因為疫情,這是一場線上的畢業典禮,布朗教授在螢幕前穿著畢業袍,對著畢業生說話,而她的主題是:不要害怕跌倒。



      布朗教授提到,人生不會照著你的規劃和預期的時間軸進展,而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Get back up, begin again)的能力。也就是在每一次失敗、人生不如預期時,你能夠起身,重新開始。



      布朗教授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學者和作家,她出版了非常多本暢銷書,這些書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她的TED演講「脆弱的力量」則是有史以來點閱率最高的演講之一。



      如今看似非常成功的布朗教授,則是在這段畢業致詞中,非常真摯地分享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斷跌倒的經歷。她在高中畢業時,準備進入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就讀,但她沒預期到的是家裡發生了一些變故,讓她脫離本來計劃好的軌道。當時離開校園的她做過各種工作,像是居家清潔工、餐廳服務生、酒保,也在電信公司工作許久……,當她決定重回大學時,因為之前的成績太低,需要先到社區大學修課做補救教學。讀完博士班後,她寫了一本書,但投稿時到處碰壁,沒有出版社願意幫她出版。



      這些經歷似乎不是一般大家眼中「成功順遂」的道路。布朗教授說,這就是她的人生旋律──跌倒,站起來,重新開始。



      你的人生道路也有你自己的旋律,不管是走得通順或跌倒,這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我猜想,許多人在2020年都在人生道路上跌了一跤,有些人摔得較輕,有些人摔得十分慘烈。一場世界大流行來得又快又劇烈,你可能突然間失去工作、失去你辛苦打造的公司或企業、失去健康、失去摯愛的親友、失去過往的自我認同、失去本來的人生規劃、失去以前的正常生活、失去對未來的想像、失去對這個世界的信任……



      我們從本來行走的人生道路上摔了下來,然後呢,現在該怎麼辦?

    ?

      復原力,就是「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身為一位心理諮商師,我在諮商室中聽到許多創傷、失去與各種掙扎,但是,同樣從這些個案身上,我看到非常強大的韌性──他們每一位都在人生道路中摔跌,但是都繼續往前走著,這樣的韌性總是讓我非常感動。



      這次的疫情,更讓我對於人類所展現的韌性感到無比欽佩。疫情帶來劇烈衝擊,但世界上許多人還是繼續努力地生活,在紛亂、失敗、心碎、痛楚當中,繼續度過每一天。



      也因為被如此美麗的韌性與生命力所感動,我決定開始寫這本書。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在經歷失敗後好像人生就卡住了,而有些人卻可以繼續前進?心理學家定義的「復原力」(Resilience),是指一個人從逆境中彈回的能力。復原力,也就是布朗教授在畢業致詞中提到的: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當然,每個人現在的復原力程度來自於過去的成長經歷和資源,但好消息是,復原力並不是天生註定的,而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也就是說,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幫助自己建立復原力。



      布朗教授說,能夠「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的祕訣,就是「脆弱」(Vulnerability)。許多人在聽到「脆弱」兩個字時,會聯想到「軟弱」、「不夠堅強」等負面含意,但研究上,脆弱的定義是:不確定性、承擔風險,以及面對情緒。當一個人願意讓自己脆弱,表示在不知道結果會如何的情況下,他願意去做、去嘗試、去表達內心的情感,以及去面對可能產生的各種情緒。



      這樣說來,「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的確是一件讓人脆弱的事情,因為當你爬起來,重新開始,就表示你可能會再跌落,要再度經歷失敗所帶來的痛苦。



      一個人有多勇敢,來自於他多麼願意讓自己脆弱。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是一件脆弱的事、是一件非常有勇氣的事情。

    ?

      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建立復原力的好機會



      人生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會不斷改變」。就算沒有疫情,我們的生命都會充滿變故、失去、心碎、痛苦、與失敗。我們能夠掌握的,是當這些事件發生時,自己要如何回應。



      有復原力並不表示跌落時不會感到痛楚、崩解、失望;相反地,有復原力表示你願意讓自己去感受情緒,從每一次痛苦的跌跤經驗中去探索學到了什麼,然後帶著這些新知識和體會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要建立復原力,並不是要你做什麼英勇的行為,而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情──來自你如何處理情緒、面對想法、調節身體狀態;來自你能夠走入自己的內心,傾聽自己的聲音,正視自己的恐懼;來自你願意讓自己脆弱,和真實的自己連結,也與他人建立真摯的連結。



      2020年,疫情讓這個世界充滿了失去與心碎,但我也看到,這個世界充滿了復原力。



      每一次的人生跌跤,都是建立復原力的好機會,這也是我想寫這本書的目的──幫助你從每一次的挫敗中學習與成長,建立更高的復原力。



      不管你現在站在哪裡、跌落在哪裡,我們就從那裡開始吧!



    推薦文



    學習更靠近自己、愛自己

    李崇建(作家�教育家)


    ?

      我曾與佩萱同台演講,那是在三年多前,我們受「長耳兔心靈維度」之邀,彼此各進行一段短講,接著由我與她對談。雖然名之為對談,但其實我是學習者,大多由我提問,她回應心理、關係與教育的議題,佩萱具備專業與經驗,是扎實有料的寶藏。



      那一次我對她印象深刻,她的面容清新秀麗,談吐溫暖、敏銳、真誠且謙虛,有著強大的整合能力,主講時上下穿梭舞台,照顧每一個聆聽者。我從她那兒學習新資訊,瞭解如何活用知識,從此打開一扇視窗。



      那一次佩萱的講座,闡述何謂童年創傷,以及創傷帶來的影響。她介紹哈佛大學研究依附理論的學者講解「面無表情實驗」,成為我日後推廣「好奇對話」的依據,學習與建構成長的取向,從此有系統吸收歸納。



      佩萱善於整合資訊,並連結自身經驗發展清晰、易懂、易操作的訊息,從那次對話之後,我成為她的書迷,閱讀她每一本著作,並且都有所學習。



      《尋找復原力》亦是這樣的寶藏。



      佩萱以非常簡單的語言,陳述人們常遇到的困難,適時帶入名家的資訊,以資訊佐證與演繹,帶領讀者覺察與認識自己。她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習如何安住當下,為自己帶來身心和諧,也為關係帶來新的可能。



      這本書的脈絡,從自我成長開始談,再連結生活中的關係,再從關係中回到自我,談內在的脆弱、如何擁有復原力。佩萱也坦誠分享自己,關於受傷的經驗,如何學習愛自己?讀來在知性上有收穫,在感性上也倍覺療癒。



      本書沒有艱澀的語言,引述的專家資訊,一經佩萱敘述與歸納,都成了簡單可理解的方向,尤其佩萱在每個段落停下來,羅列與整合操作步驟,將讀者可能不清晰的、不真確明白的部分,或已經認知卻未曾實踐的,透過佩萱的連結與引導,收到融會貫通之效。



      比如「不要抱怨」是大家熟知的,但是要怎麼表達呢?本書清晰地教你:哪些事是可以的?為什麼可以?要怎麼做?



      書中教導如何覺察與應對,關於身體的感覺,關於情緒的出現,並且引用專家資訊解釋為何這樣做是有效的。



      表格的設計與填充,我也親身體驗了,在填寫表格時,就是對自己進行覺察,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本書有知識的理解,有了練習的方式,也有真實的體驗。



      佩萱在書中溫暖的敘述,一步一步進行解說,讀者會深有感覺,彷彿一位溫暖的心理師,或是專屬的心理教練,被請回家中貼身教導。



      身為佩萱的讀者,還有曾為她的聆講者,我很感謝她所帶給我、讓我學習與成長的部分。我也趁著她這本書的出版,藉由一篇小序,獻上對她的感謝,也邀請所有的讀者,一起來參與本書,在佩萱的引導中,學會更靠近自己,更瞭解自己且更愛自己。

    ?

    推薦文



    復原力,就是從逆境中彈回的能力

    高小帆(兒童福利聯盟兒童創傷療癒中心營運長)


    ?

      身為兒童保護的工作者,接觸了太多長期經歷虐待與嚴重疏忽的兒少,由於創傷的經驗而喪失了基本的安全感和對人的信任。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最需要建立和小心呵護的,便是兒少內在的復原力。



      雖然無法抹去孩子們經歷過的巨大痛苦,但是誠如留佩萱諮商師書中所引述心理學家弗蘭克 (Viktor Frankl)所說的:「你可以從一個人身上奪走所有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你永遠無法奪走,就是這個人的自由──他如何選擇、如何回應發生的事情。」



      於是我們協助受創的孩子們理解:復原力在情緒與身體裡,學習辨認情緒、與情緒共處,以及調節身體狀態,創造安全的環境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心理傷口,並且細心照料每一個心理傷口,讓心理傷口癒合,進而走出屬於他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同樣的,也期望你能透過《尋找復原力》這本書,一起找出從逆境中彈回並撫平傷口的那股力量。

    ?

    推薦文



    讓復原力更加茁壯與強大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作家)


    ?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打亂人們生活的步調,也奪走無數條生命。那些生活中你我原本習以為常的購物、上學、旅遊、交通,瞬間變得困難重重。隔在口罩後方的,不僅僅是悶熱不便,更是充滿無助的擔心和焦慮。



      無論人類多麼努力,在生老病死與各種意外面前,總是凸顯出我們的脆弱與渺小。想要重新找回生命的勇氣,不是去改變世界,而是學習覺察與照顧自己。正如同佩萱在書中提到的「外在物質永遠填不滿內心空洞。要填補內心,就必須往內心走進去。」



      面對創傷,我們只能回到自己身上,學習「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心理學將這種能力稱作「復原力」。慶幸的是,人們與生俱來不同程度的復原力,只要透過有方向的練習,可以讓這種能力變得更加茁壯、更加強大。



      無論是因為疫情而心煩,或苦於受過往各種創傷的影響,請放心,您只要擁有愛自己的意願,剩下的,就讓佩萱的文字來陪伴你邁向療癒之路吧!

    ?

    推薦文



    雖然生命很難,我的心依然柔軟

    胡嘉琪(諮商心理學博士�華人創傷知情推廣團隊召集人)


    ?

      認識留佩萱,是從網路文字交流開始,後來在電話中,我們分享著生活在美國的不容易,以及在遠方關心台灣的各種複雜心情。每一次對話,佩萱總是讓我讚嘆著,這是個充滿學習力,又活得好真實的朋友啊!於是,我好開心收到這份關於復原力的書稿,這個十月,我一邊閱讀著書稿,也一邊回頭整理自己。



      人到中年,與自己同齡的人,都可以算是這個社會上的中生代了吧?中生代,感覺上應該是社會的中堅份子,我們好像更有面對逆境的復原力與勇氣了?真是如此嗎?我誠實地看著自己與身邊的中生代們,我看到的是,或許,不再年少輕狂的我們,會不會已經太擅長於戴著面具去扮演有生產力的社會角色?擁有社會資源與地位的中生代能夠看到,不管是離婚後再婚,離職後再換新工作,生病後復健身體,「站起來,再重新一次開始」,這背後包含著多大的痛苦與煎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包括我自己在內的中生代,內在其實有一部分很害怕跌倒與失敗。但越是恐懼,我們就越有可能卡在失去生命活力的中年危機當中。於是,我們這群中生代好需要看見自己身上已經培養出的復原力,才能夠有勇氣面對生命中必然會來到的逆境!



      閱讀佩萱的新書,我看見,中年的自己雖然在面對過去幾個月排山倒海而來的世界危機時,還是會因為覺得承受不了而「逃跑」到閱讀小說的世界中,但這樣的「逃跑」,也讓自己可以承接住比之前更沉重的諮商個案量。然後同時間,我也不斷在練習佩萱書中寫到的,「重新去愛那位害怕失敗的內在小孩」!



      而這樣練習陪伴自己的過程,需要在關係中才能發生,感謝跟我一起擺爛又一起不放棄的朋友們,我才能重新去愛那位害怕失敗的內在小孩。就如同佩萱在書的後半段提醒大家:復原力,來自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最後,我想到有首歌可以來總結我對這本書的推薦。「雖然生命很難,我的心仍然柔軟」,這是吳青峰的歌《柔軟》中的兩句歌詞。剛聽到時,覺淂這真是助人工作者的心情,助人工作者見證到這世間諸多創傷與苦難,但同時也繼續保持一顆柔軟的心。這首歌的最後一句:「每天到底有多少人,死於心碎?」我覺得答案就是,大多數人都不會輕易地死於心碎。雖然當我們面對生命逆境時「那痛啊痛啊無以匹配」,但當我們有一顆柔軟的心,能擁抱自己內在的脆弱時,不管再痛,我們都擁有復原力!

    ?

    推薦文



    成為自己最強大的守護者

    理科太太(知名YouTuber )


    ?

      當身體有病痛時,大部分人會向外求助;當心正在歷經失去、失望、失敗和背叛時,你是怎麼處理心中的傷口呢?



      我的成長環境,把我教育成一個有淚不輕彈的人,不表現出困擾他人的情緒,被視為是高情商的表現。因此,我把自己壓抑了三十年,有一度,即便情緒來了,我卻感受不到那是什麼感覺,察覺不到自己正在歷經痛苦,直到身體再也承受不了這些壓力,讓我在幾個月內病倒,必須完全放下手邊的一切休養,那對我是很大的打擊。但現在,我很慶幸我復原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到許多經驗,而且更了解自己。



      身體經過半年的休息,漸漸復原後,我意識到我虧欠了自己三十年,我必須做一個更大的功課──為自己的心理療傷。我有了自己的諮商師,花七個月的時間才有辦法正常生活。你看,我花在心理復原的時間比身體復原還久。期間我也才接觸到如何成熟地接住自己,開啟復原的過程。



      留博士書中有很多話像是對我說的。當然,這本書是寫給所有人的,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經歷一些傷:有些事過境遷已經記不太清楚;有些不處理,會像影子一樣影響你的重大決定,進而影響整個人生。



      我學會正視自己生命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傷口,去回憶和經歷那些痛,然後花時間讓這些傷口復原。擁有復原力,不代表就不會痛了、沒有感覺了,而是能夠帶著不舒服的感覺,得到一些經驗,在未來的日子裡,帶著傷口繼續為人生努力,然後看著傷口慢慢癒合,看著自己的勇氣隨之增長。



      然後有一天我發現,我變成了心中那個小女孩最強大的守護者。當然,心中的小女孩將來還是會受傷、還是會哭,但我已經可以低聲告訴小女孩,我們會好好的,因為我已經有一套包紮自己的方式。



      希望你也能在留博士的書中,找到那些觸動你的部分,然後帶著這份能量,去開啟自己復原之旅。

    ?

    推薦文



    願復原力與你同在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戀愛顧問)


    ?

      2020年影響我們最大的,就是突如其來的疫情,不但迫使我們放棄原本計畫,打亂了習慣的步調與生活,甚至干擾了身心,許多負面情緒不斷滋生。在愛情旅程中,我們也常遭遇突如其來的變化,例如交往多年以為感情穩定,卻一夕之間被提分手,或發現對方其實早已劈腿、狠心離去;也可能兩人曖昧十足,只差臨門一腳確認名分,卻莫名其妙被對方疏離,感嘆惋惜。幾次情場失利下來,讓你無力又茫然地懷疑,自己為何總是選錯了人、做錯決定?



      愛情如同生活,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情。如何在遭遇風浪時穩住自己,平安通過暴風圈,航向更清晰的未來,與我們的復原力息息相關。唯有培養復原力,才能在跌倒後重新站起,成為更有魅力的人,邁向下一段感情。



      這本書全面性地剖析復原力各種因子,溫暖的文字結合清楚的敘述,相信能幫助你對「脆弱」與「挫折」有不同的看法,且讓它們重新化為再度出發的能量。願復原力與你同在,擁有更美好的愛情與生活!

    ?

    推薦文



    復原的藝術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


      每個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真正地活過。



      這是電影《英雄本色》(Braveheart, Mel Gibson那一部)的經典台詞,但最能感同身受的,或許是劫後餘生的倖存者們。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會死,也知道活下來不代表真正活著。



      創傷後倖存,通常是事件的終點,但它帶來的尾勁,才是現實的起點。對倖存者而言,活下來有時只是在延續呼吸,衝擊仍舊架空了自己的身心,能繼續呼吸固然走運,但他們更渴望活回受創前的狀態。因此本書給出的答案,不是存活的技能,而是復原的藝術。



      復原的第一步是觀察傷口,包括正視自己的脆弱,學習容納哀傷。接下來,嘗試調整對創傷事件的「解讀方式」,不讓傷口持續惡化。第三步,練習修復因創傷而撕裂的人際破口。最後一步,重新思考傷口對自己的意義。



      可以肯定的是,這一路不會太輕鬆,也許步履蹣跚,但若能踏實走完一輪,就不會只是路過人間,而是活過一回。

    ?

    推薦文



    培養逆境中的回彈力

    Nana(「哇賽心理學」心理師)


    ?

      生活總是一直在變動,除了歡欣愉悅的日子,難免也有挫折和失去。面對這些快速的變動,我們如何自處與適應?



      同樣身為心理師,我們都在治療室中協助個案建立復原力。佩萱心理師在《尋找復原力》一書當中,以清楚易懂的文字、溫柔的筆觸、親切的舉例和實用的活動,逐步引導讀者學習對身體與情緒的自我覺察、對負向情緒的涵容、對慣性思考模式的調整,以及建立維繫真摯的人際關係。讓人理解在每一次的危機中,都能選擇自己要如何做回應,從中賦予意義和成長。



      復原力不是指你不會受傷、不會心碎,而是在覺得心好累的時候,更願意細心溫柔地照料自己,再繼續向前邁進。期待本書的出版,能協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找到內在蘊含的力量與資源,培養出在逆境中的回彈力。

    ?

    推薦文



    學習一步步擁抱混亂

    NeKo嗚喵(說書人�YouTuber)


    ?

      社會風氣一直將失敗視為不可取、羞恥、不願提起的傷痛之類的……,事實上,是人都不喜歡挫敗的感覺!可是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一個人如何面對自己、面對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關鍵。一直不斷地加油打氣、跌倒了只求快點站起來的心態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更想知道是為什麼跌倒了?有沒有受傷?需不需要擦個藥、打個破傷風?



      2020年真的是很玄也充滿了哀傷和肅殺之氣的一年。經濟體系在這一年面臨了巨大轉變,從前在家工作是個很難達成的條件,現在出門工作反而冒著很大的風險;許多人面臨了生死離別,連明星在這一年的殞落都特別有感地多……然而,這都是人生的一部份,失敗才是人生常態。



      利用書中教大家的復原力,一步步擁抱混亂吧!




    其 他 著 作
    1. 童年會傷人(二版)
    2.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運用IFS,重新愛你的內在人格,療癒過去受的傷
    3. 療癒童年的傷,不再孤單(套書2冊):假性孤兒+童年會傷人
    4.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5. 童年會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