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末附閱讀任務,藉由閱讀、朗誦、訪談和網路查詢,引導孩子進入學習情境和小說世界!
?
一趟噶瑪蘭少年尋找生命源頭的時光之旅……
?
「所有人都把我看成番仔,我怎樣才能把腳指甲的摺痕永遠磨掉?阿公說,我們噶瑪蘭族是個善良、樂觀,又嘗遍流離之苦的民族,但是他們跟我有什麼關係?彭美蘭會不會看輕我,她是不是以她的廣告明星的演技來敷衍我……」
?
一九九一年夏天,噶瑪蘭族後裔少年潘新格,回到一八○○年噶瑪蘭祖先居住的加禮遠社,在那歷經滄桑的美麗河口找尋自己生命的源頭。他能找到什麼?
?
傳說中遺失的一支山豬獠牙,在一百九十年前是被誰拿走了?
龜山島背脊下的野百合花叢裡,是誰遺落了一串青玉鑲綴瑪瑙的項鍊?
少年噶瑪蘭的時光之旅,回到從前,目睹了族群的歷史,他還看見了什麼?
?
【本書關鍵字】
噶瑪蘭族、原住民、平埔族、文化尋根、時空穿越、注音、共讀、蒙太奇、魔幻寫實
?
本書特色
?
1. 注音版歷史小說,有效教學引導!
專為年幼讀者出版,提供師生、親子參與、共讀的可能。透過附錄閱讀任務,藉由閱讀、朗誦、訪談和網路查詢,讓孩子進入主動學習的情境中,落實小說文本的教學。
?
2. 蒙太奇電影手法,歷史大戲再現!
結合電影運鏡、剪接等技術,虛實交錯、生動說演現代少年潘新格穿越時空,回到清朝祖先噶瑪蘭的居住地,尋找自我生命源頭的時光之旅。
?
3. 魔幻寫實創作法,開經典文學之先河!
融合現代與過去重疊敘述的手法。在一陣閃電雷鳴後,在草嶺凹洞裡躲雨的少年潘新格回到了從前……他利用日記本把在「過去」的探險經過傳達到「現在」的彭美蘭身邊;他發現「隨身聽」失靈,但錄音效果仍然存在;他的阿公在他「過去」的夢中出現等等,這一切都展露了作者的巧心與慧心。
?
4. 從文化尋根出發,追尋在地認同的覺醒!
「花、草、鹿、人和土地,都是上天的……加禮遠社的河水和土地,不是我們的,我們不能把它讓給誰。」作者巧妙地在作品中透過原住民傳統文化風俗與敬天惜地生活態度的演繹,讓少年潘新格重新認識自身的生命源頭,展現對原始生命力的追尋,並潛移默化埋下文化尋根、在地認同的種子。
?
得獎紀錄
?
★金鼎獎兒童讀物推薦
★宋慶齡基金會文學獎銀牌獎
★新北市滿天星閱讀優良圖書
★入選「臺灣兒童文學100」
★「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
★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推薦好書
★「青春久久」99本文學好書
★入選「性別教育平等優良讀物100」
?
盛情推薦 (按照姓氏筆畫列名)
?
林文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徐瑩珊�嘉義縣興中國小教師
許建崑�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暨兒童文學工作者
陳曜裕�宜蘭縣蘭陽女中教師
張子樟�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前所長、文字閱讀推廣人
?
許建崑�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暨兒童文學工作者
多年來大學學院推動聽、說、讀、寫等閱讀活動,終於落實到小說文本的教學,真是好消息!透過閱讀、朗誦、訪談和網路查詢,可以讓孩子進入主動學習的情境中,是有效的教學導引!
?
陳曜裕�宜蘭縣蘭陽女中教師
《少年噶瑪蘭》30週年典藏版方以新面目再次打動讀者,【注音版】也改版問世。歷史小說不只傳達歷史而已,當前人事蹟以文學呈顯,未能親身體驗的足跡亦將以活潑的語言貼近當代,使得讀者有如親歷。此版不只能照顧年幼讀者,更有蔡依蘭老師細膩設計的閱讀任務,提供師生、親子參與、共讀的可能。其中照應聽說讀寫,更有合作互動朗讀,使得小說能以聲音再現,並帶動學子討論,尤以尋覓傳家寶,連結個人家族史,貼心而深刻。
?
張子樟�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前所長、文字閱讀推廣人
《少年噶瑪蘭》描繪的是居住花蓮地區少數原住民的歷史故事。噶瑪蘭人的遷移、衰微會給孩子某些啟示,尤其噶瑪蘭人慘遭漢人利用、欺辱與迫害,應會激起他們的同情心,而達成教育潛移默化的功能。孩子在學習時,也會間接了解族群之間互相尊重的重要。族群的和諧和互相尊重正是作者撰寫這本魔幻寫實故事的本意。至於本書的「內涵」意義,教師也應同時說明它刻意強調的兩種「尋根精神」:對原始生命強力的追尋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