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臺南西市場

臺南西市場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487386
陳秀琍
聚珍臺灣
2021年10月01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9865487386
  • 叢書系列:聚珍臺灣叢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聚珍臺灣叢書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在旅客熙來攘往、熱鬧的臺南正興街商圈中,隱身著臺南人稱為「大菜市」的西市場,建於一九?五年(明治三十八年),它是臺南第一座公營市場,有別於傳統民間自行集結,西市場由地方政府規畫興建, 除了日常零售也兼營批發,甚至配備了當時臺灣少見的冷藏庫設備。



      作為一座以公共衛生規劃的現代建築,西市場擁有歐美市場建築的公眾性,內有公共廁所,外設立了公眾電話亭,市場內更規劃了種滿植栽的小公園。日間,市場充滿攤販的叫賣與南方獨有的炎熱,入夜後,難得的涼爽帶來了一群納涼、散步、吃冰的市民,這也讓西市場有了一番不同的夜間營業景象。



      本書作者集結珍貴的史料影像與田野訪查,將西市場的百年身世話說從頭。歷經日治時期初建、颱風摧毀、擴建,到戰後大部份經營者重新洗牌。也因位於商業中心黃金店攤位一位難求,雖經歷西門商場的火災但仍迅速恢復商業活力,走過不同年代的流行與變遷,西市場成為古蹟,在衛生及建築安全考慮下,近十幾年展開不同程度的整建修復,重新找回百年前華麗容顏。


     





    市長序 百年西市場 見證臺灣公共衛生的里程碑

    局長序 最接地氣的古蹟「西市場」 日治時期南臺灣最大的公有市場

    處長序 最日常的臺南古蹟「西市場」 大、小朋友的文資叢書

    推薦序 西市場作為臺南市歷史文化社會 網路的放大器




    前言 臺南人的大菜市



    ● 第一章 日中為市 明清時期的市場演變


    荷蘭時期臺灣第一棟市場建築

    明清時期寧南坊的菜市與柴市

    西定坊與東安坊的魚市與市仔

    地理與市集的關係



    ● 第二章 臺南市場 初見第一代木構建築

    一八九六至一九??年 臺南日治初期民設市場管理的開端

    一九?四年由公辦民營轉為公營市場

    一九?五年第一代西市場的誕生

    臺南市場Logo 的徵選

    西市場外空間的擴大使用

    一九?八年增設飲食店

    一九?九年東市場的興建與一九一一年西門分市場

    一九一一年第一代冷藏庫興建與增築飲食店



    ● 第三章 災後重生 第二代洋風RC 建築

    一九一一年暴風雨帶來毀滅 也帶來重生

    第二代西市場 洋風華麗登場

    一九一二至一九二七年解謎西市場水景照片的年代

    一九三?年本館整修與新館外賣店的興建

    一九三二年西市場新館第二期工程與滋養軒

    西市場的昭和時代電話亭



    ● 第四章 商業蓬發 西市場週遭層層興建

    一九三三年淺草市場︵臺南淺草?????︶

    一九三二年西門町小公園露店遷移至西市場周邊

    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六年西市場後方田町夜市

    田町四十二番地商店街

    合同自動車株式會社︵原藤川自動車︶

    招仙閣與壽芳樓

    世界館與戎館



    ● 第五章 市場延伸 各類批發零售市場經營

    臺南屠畜場

    一九一三年臺南屠畜場的遷移

    戰後的遷建

    魚市場與相關團體的演變

    一九一五年臺南魚市場︵小賣與批發︶的成立

    一九三六年臺南魚市場遷移至安平運河

    臺南青物市場

    臺南州青果組合香蕉倉庫



    ● 第六章 戰後發展 大菜市黃金攤位的興衰

    戰後西市場承租人大幅換血

    戰後西市場增建形成小迷宮

    市場部份土地出售成為私人產權

    一九六六年西市場的火災事件

    臺南果菜市場與國華街

    南台物產與臺南農會之爭

    西市場的露店

    傳說中的國際商場與招仙閣

    中央棟二樓國際酒家到藍天歌廳



    ● 第七章 風華再現 古蹟分段整修的歷程

    古蹟整修的第一步 拆除第一波增建與溝通

    西門淺草青春新天地的興建

    二?一七年古蹟整修開始 分區施工把影響降到最小

    西市場古蹟相關建築的整修

    西市場中央棟二樓的重建

    百年前以採光與通風設計建構的綠空間

    香蕉倉庫與西市場二期外賣店的整修



    ● 第八章 記憶市場 老店流水年華憶當年

    北翼棟西賣店 西市場老字號生興商行家族

    天水聯彩店 因緣際會布商轉型

    從南北雜貨到山屋百貨行

    山頭商店 山?商店 延續北翼棟的蔬菜批發商 228

    五泰禮品行 隨著時代不斷地轉變

    銀座西服 小店面大商機

    阿瑞意麵 從阿祖的田町小吃說起

    豐發魚漿 從旗魚漿轉型自創品牌



    後記 寫於西市場二??三到二?二一



    參考資料




    ?





    市長序



    百年西市場 見證臺灣公共衛生的里程碑




      市場,是城市公共建築中與人民生活最為密切,也是最接近庶民的公共場域。臺南西市場不只是古蹟,更曾是臺南人美食材料重要的集散地。從有形的建築到無形的庶民文化,西市場都具有相當程度的地位,是見證臺南甚或臺灣百年前城市公共衛生的重要建築之一。早期臺灣的市場日中為市,傳統的魚菜肉市場缺乏公共衛生的觀念,生鮮現場宰殺造成環境髒亂,容易成為病媒溫床及傳染所在。日治後,一九?四年臺南當時的民政長官基於公共衛生考量,將原本民營的屠畜場與市場統一由地方政府管理,一九?五年臺南設立第一座公營市場,當時稱為臺南市場(即今西市場)。後來第二座公營市場成立後,便依所屬的地理位置分別稱為西市場與東市場。臺南西市場不僅是臺灣第一座公營市場,也是臺南地區生鮮批發的中心市場,現今臺南的魚、肉、青果批發市場也是各自在不同的時期由西市場遷移獨立出來,可見西市場對臺南市民生連結之深。



      原西市場的主體建築因一九一一年颱風侵襲倒塌後,於一九一二年重建。重建後的西市場洋風華麗,美侖美煥的外觀成為日治大正年代城西最美的地標建築。戰後,西市場因地處鬧區,攤位供不應求,後來不同程度的增建使得西市場在動線與採光上變得雜亂與陰暗,也因為年久失修,漏水問題嚴重,老建築在衛生與安全上十分堪慮。至二??三年西市場指定為市定古蹟, 二??四年開始展開相關的作業,直至二?一七年才正式開始古蹟修復工程。西市場十分獨特,在臺南眾多古蹟中,是一座屬於城市生活進行式的古蹟。雖然它舊,但一直都在使用中,因此修復過程必須顧及到攤商生計,而採分期分段施工,所以西市場的修復困難度較其它古蹟高得多,而且從與攤商的協調、安置到正式修復,每個階段也都十分耗時。今年古蹟主體完工, 對古都臺南來說,是繼林百貨後,另一個與庶民生活記憶相關的古蹟。恢復一九一二年樣貌的西市場,相信會讓喜愛臺南的民眾多一個好去處,而關於這建築的精彩故事,就在此書中。

    ?
    臺南市長 黃偉哲




    其 他 著 作
    1. ???百貨店:台南銀座?????五階建???
    2. 花現台南:貓編的追花筆記
    3. 文資瑰寶3: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第三輯中英文摘要對照本
    4. 台南海線人文小旅行:貓編踏查239個史、景、食
    5. 林百貨:臺南銀座摩登五棧樓
    6. 府城百年濱海道:從青草崙到南萣橋
    7. 台南
    8. 紅城戀影:老臺南歷史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