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序
百年西市場 見證臺灣公共衛生的里程碑
市場,是城市公共建築中與人民生活最為密切,也是最接近庶民的公共場域。臺南西市場不只是古蹟,更曾是臺南人美食材料重要的集散地。從有形的建築到無形的庶民文化,西市場都具有相當程度的地位,是見證臺南甚或臺灣百年前城市公共衛生的重要建築之一。早期臺灣的市場日中為市,傳統的魚菜肉市場缺乏公共衛生的觀念,生鮮現場宰殺造成環境髒亂,容易成為病媒溫床及傳染所在。日治後,一九?四年臺南當時的民政長官基於公共衛生考量,將原本民營的屠畜場與市場統一由地方政府管理,一九?五年臺南設立第一座公營市場,當時稱為臺南市場(即今西市場)。後來第二座公營市場成立後,便依所屬的地理位置分別稱為西市場與東市場。臺南西市場不僅是臺灣第一座公營市場,也是臺南地區生鮮批發的中心市場,現今臺南的魚、肉、青果批發市場也是各自在不同的時期由西市場遷移獨立出來,可見西市場對臺南市民生連結之深。
原西市場的主體建築因一九一一年颱風侵襲倒塌後,於一九一二年重建。重建後的西市場洋風華麗,美侖美煥的外觀成為日治大正年代城西最美的地標建築。戰後,西市場因地處鬧區,攤位供不應求,後來不同程度的增建使得西市場在動線與採光上變得雜亂與陰暗,也因為年久失修,漏水問題嚴重,老建築在衛生與安全上十分堪慮。至二??三年西市場指定為市定古蹟, 二??四年開始展開相關的作業,直至二?一七年才正式開始古蹟修復工程。西市場十分獨特,在臺南眾多古蹟中,是一座屬於城市生活進行式的古蹟。雖然它舊,但一直都在使用中,因此修復過程必須顧及到攤商生計,而採分期分段施工,所以西市場的修復困難度較其它古蹟高得多,而且從與攤商的協調、安置到正式修復,每個階段也都十分耗時。今年古蹟主體完工, 對古都臺南來說,是繼林百貨後,另一個與庶民生活記憶相關的古蹟。恢復一九一二年樣貌的西市場,相信會讓喜愛臺南的民眾多一個好去處,而關於這建築的精彩故事,就在此書中。
?
臺南市長 黃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