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腸道細菌與新冠病毒面面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638107
姚紀高
文經社
2022年10月20日
107.00 元
HK$ 85.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6638107
叢書系列:
health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health
分
類
醫療保健
>
醫學/醫療史
>
醫療常識
同
類
書
推
薦
香港健康場所計畫:群體健康的持續發展
這樣預防,40歲以後不用跑醫院:日本名醫最強「預防醫學」聖經!74個不生病終極秘訣!
視覺圖解 腦的結構與原理
40歲保健指南:掌握身體正確知識!應對&預防中老年疾病 人人伽利略33
疫苗與免疫的科學:到底要不要打疫苗?免疫療法有效嗎?免疫力愈強愈好嗎?
內
容
簡
介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已造成全球逾六百萬人死亡,是當下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
在世界各國諸多科學研究機構的努力之下,除了疫苗研發之外,更發現了其他輔助治療方案,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腸道細菌對新冠病情發展的影響。腸道細菌早已被證實與免疫系統有直接關係,平衡和多樣化的腸道菌叢,乃是維護宿主免疫功能正常運作的關鍵一環。現如今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感染COVID-19者能否痊癒全看自身免疫力,而免疫力的好壞則看腸道細菌是否益菌多於壞菌!
本書網羅了自新冠疫情爆發後,這兩年來世界各國的權威醫學期刊中針對腸道菌群與新冠病毒的科研報告,從中篩選出精華,讓讀者們在看完本書之後,就能了解腸道菌群如何幫助人體減緩新冠病情。此外,也提供了在疫情期間的飲食指南,幫助腸道益菌增生以促進免疫系統強大是不二法門。最終篇更細述了新冠肺炎之共病症及其療法,讓本身即有相關疾病的讀者們能夠提高警覺性,倘若真的確診也能有個相應措施可供參考。
鑒於坊間流傳許多關於新冠病毒的錯誤謠言,作者也特別於書末摘錄許多刊登於「世界衛生組織」官網上所公告的闢謠文章,幫助讀者釐清錯誤訊息,並提供正確的認知,以期在防疫措施上更有效率及無破綻。
目
錄
第一篇? 看不到終點的新冠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素描
新冠肺炎應對做法
新冠肺炎與血管緊張素轉化?2
腸菌與疫苗
腸道菌群影響新冠疫苗的效果
天生對新冠病毒免疫的人群
看不到盡頭的新冠疫情
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省思
極短篇 新冠病毒會影響母乳的成分
第二篇? 烽火遍地起的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與腸道細菌
新冠肺炎患者的胃腸道特徵
新冠病毒對消化道患者的影響
新冠病毒能在腸道停留較長時間
胃腸道急性後新冠肺炎綜合症
新冠病毒或能經由糞口傳播
新冠肺炎與肥胖症
新冠肺炎與肝病
新冠肺炎與炎症性腸病
新冠肺炎患者的腸道真菌變化
極短篇 新冠臨床表現男女有所區別
第三篇? 無「疫」不與的腸道微生物
腸道細菌影響新冠肺炎
腸道菌群是新冠肺炎的調節器
腸菌功能改變與新冠重症相關聯
胃腸道症狀能減緩新冠肺炎病情
腸道菌群與新冠長期後遺症關係
新冠後遺症持續存在的菌群失調
腸壁與兒童多系?炎症綜合症(MIS-C)
腸菌與新冠的併發症及死亡相關
腸道菌群在重症新冠肺炎的角色
腸菌與新冠感染的臨床結局有關
極短篇 丁酸是抵抗新冠肺炎的幫手
第四篇? 能派上用場的另類佐劑
腸道菌群治療新冠肺炎的潛力
微生態療法可輔助防治新冠肺炎
益生菌輔助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應
益生菌對上新冠肺炎
合生製劑能幫忙對抗新冠病毒
腸菌能產生類抗新冠病毒的藥物
腸道細菌代謝產物可抗新冠肺炎
第五篇? 智慧的飲食吃出免疫力
食物不至於傳播新冠肺炎
以菌群為出發點的新冠期膳食
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飲食建議
西式飲食不利於抵抗新冠肺炎
生酮飲食或有助於治療新冠肺炎
神奇藥物伊維菌素
吃出免疫力的關鍵在腸道細菌
第六篇? 新冠肺炎的共病症療法
讓人猝死的心臟病
血脂異常的高血脂
並非單純疾病的高血壓
凌遲健康的糖尿病
人人不愛的肥胖症
無法逆轉的肺氣腫
隨時發作的哮喘病
無感的腸道滲漏綜合症
愛鬧彆扭的腸躁症
或少口福的消化性潰瘍
不好搞定的炎症性腸病
肝包油的脂肪肝
喪失功能的淨化器官
腦細胞打結的痴呆症
《附錄》
更多了解COVID-19(摘自「世界衛生組織」網站)
序
序
飄浮的病毒,「疫」動的人心
在本世紀短短二十年中相繼出現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SARS-CoV,2003年)、「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ERS-CoV,2012年)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2019年),乃是目前已知的三種人類高致病性冠狀病毒。
由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rona Virus Disease, 簡稱COVID-19),2019年12月最早現蹤於中國大陸武漢。迄今為止,新冠病毒疾病已在全球累計逾六億七百萬名確診個 案,其中超過六百五十萬人死亡,目前數字每天 仍在持續增加中。
SARS-CoV-2非但不像SARS-CoV和MERS-CoV那樣不戀棧人類,很快就遠颺而去,甚至這兩年多來還變本加厲在全球到處耀武揚威!原因顯然是與病毒本身具有較高的突變率和無症狀的傳播率有關。
另外,由於吾人全身存在一扇病毒進入的大門--血管緊張素轉換? 2 (ACE2) 受體,所以不光是肺部,幾乎任何組織器官都有可能受到破壞或影響,這或也是SARS-CoV-2不易被遏止的因素吧!
在可預見的未來,與 COVID-19 和 SARS-CoV-2 相關的疾病,勢必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故除了疫苗研製外,還需要開發出新的治療方法,來應對這個難纏的病魔!
本書彙整了這兩年的中外科研文獻,從不同的面向來介紹腸道細菌與新冠病毒雙方的關係,旨在強調筆者一貫宣導的「腸治久安」之道理也。吾人深信靶向腸道細菌,多少也可找出幾帖輔助療方來才對!
這本書最後所著墨的「新冠肺炎的共病症療法」,乃是因筆者對自然醫學和微生態學的偏愛,欲藉此分享讀者並提供參處而已,尚祈指正。是為序。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