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懦弱的旁觀者 全

懦弱的旁觀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2695524
山本???
馮鈺婷
東立
2023年8月23日
47.00  元
HK$ 44.65  






ISBN:9789572695524
  • 叢書系列:紫界(限)
  • 規格:平裝 / 210頁 / 13 x 18.3 x 1.05 cm / 限制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紫界(限)


  • 漫畫 > BL / GL > BL











      高中生伏見從小就很欣賞仗義執言的同學十鳥,因而一直默默關注他,沒想到對方竟然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記得!失望的伏見決定報復對方,卻被討厭十鳥的混混朝比奈搶先一步。伏見開始偷窺朝比奈對十鳥做各種過分的事,越來越分不清自己究竟喜歡十鳥,抑或只是想看他被虐待;而朝比奈和十鳥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情感……?同時收錄施虐狂與受虐狂一拍即合的中篇故事。



     





    推薦序 那些年,他們一起考過的古�黃貞祥



    序言 不是尋寶盜墓,是重拾文明的記憶

    第一章 敖倫蘇木城遺址:蒙古帝國的後勤補給中心

    第二章 甑皮岩遺址:一住就是5,000年的家

    第三章 興隆窪聚落遺址:穿越時空的中華祖神

    第四章 海昏侯國遺址:壯志未酬還是遭人暗算?出土文物暗藏廢帝真相

    第五章 紅山文化遺址:命運多舛的國寶——黃玉龍

    第六章 重返絲路:探究古絲路之謎

    第七章 雙墩遺址:在碗底畫畫是對天的崇敬

    第八章 故郡遺址車馬坑:被歷史遺忘的「戰國第八雄」

    第九章 木壘古墓群遺址:「7」是萬物主宰的化身

    第十章 呼倫貝爾石板墓:嘴叼鎖骨的神祕遺骸

    第十一章 浦江戰國船棺:開明王朝的巴蜀「船」奇再現

    第十二章 悅龍台漢墓:出土神祕無字印章,墓主仍是謎

    第十三章 衢州土墩墓:千里進京挖掘,陪葬品氣派

    第十四章 呼圖壁岩畫:多層塗刻下的祕密

    第十五章 田螺山遺址:和祖先聊天的好地方

    後記







    推薦序



    那些年,他們一起考過的古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貞祥




      讀這本《中國考古大現場》的體驗很有趣,這不單單是本滿腹經綸的好書,還彷彿像是位衣衫襤褸的大叔,風塵僕僕的從風沙滾滾的田野回來,還未盥洗乾淨,就先切了兩斤熟牛肉、燙了一壺好酒,然後就開始用市井小民都能聽懂的大白話,講解他在考古現場的各種奇聞軼事,以及剛重見天日的稀世珍寶,還有他對考古工作的滿腔熱忱。



      這本好書,讓我們有如親臨了15個考古遺址,見證考古學家從一個又一個考古挖掘中,還原出古人的生活和風采。重要的是,這些文物並非是整整齊齊的擺在博物館中供人瞻仰而已,而是在這本書的作者——中國中央電視臺考古類電視節目編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黃大路先生的口中活靈活現:從有人意外發現地下的文化資產,或者被盜墓者所迫而奔波大江南北,讓一個個牛脾氣的考古學家廢寢忘食、小心翼翼的挖掘、清理、保護貴重的文物。



      黃大路先生也不忘同時暢談他對考古學、考古學家以及公共考古學的各種真知灼見。雖然這本書只有述說發生在15個中國考古遺址的故事,但是考古學家獨特的氣質和個性,求真求是精神的執著,在古今中外的各大考古現場,肯定是貫徹始終的。



      黃大路先生說考古人要耐得住寂寞,這寂寞應該還不只是在人跡罕至的田野中辛勤工作的寂寞,也包括他們在整個社會大眾中,以及考古遺址的鄰里鄉民的不解和誤解所產生的寂寞。我們能夠在博物館、歷史書籍中一窺古文明的種種,都要拜他們的擇善固執和堅持不懈所賜!



      從這些近年出土的文物中,我們也一再清晰可見,在受教育時期的許多歷史教科書內容,其實是該被出土文物還原的歷史現場給改寫的!這些考古發現,是否意味著,我們從來就不該盲目相信歷史教科書的內容,而需要一再思考那些內容是否只是學術界暫時的主流認知。至於學者又是怎麼得出那些結論的,是不是還有什麼原本大家信以為真的歷史事件,其實本身就是個待解的謎團?



      從這本書中,我們也能看到華夏文明,是極為兼容並蓄的,不是中原的漢族一家獨大的——遠古的北方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沙漠,以及南方的水鄉澤國和石窟洞穴,也同樣出土了超過五千年古老的文物。顯然,長城以北游牧民族的金戈鐵馬,以及長江以南蠻荒地區的富饒物產,都一同滋養了整個中華文明!



    自序



    不是尋寶盜墓,是重拾文明的記憶




      據我觀察,每個行業的從業者都會因職業性質養成特有的性格,考古這行也不例外。有媒體朋友對我發表感慨:「考古人不好相處。」並為考古人歸納出好幾條具體表現,第一個表現是:認真起來不顧及外人顏面。這一條,我承認確實是這樣。



      2015年,江西海昏侯墓的挖掘工作到了緊鑼密鼓階段,因為出土的陪葬器物太多、太亮眼,聞訊而來的新聞媒體足有幾十家,應對媒體,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組長自然成了最忙碌的人。一天,因為有事,我遲了一些到考古工地,在大墓的墓口處,見專家組組長漲紅了老臉正在訓斥一位三十多歲的女記者,而女記者淚流滿面。我連忙上前,勸開他們。



      女記者離開後,我問專家組組長:「你這是做啥呀?」老人家義憤填膺,「說是採訪,其實就是胡說八道!我跟她說,看完新聞稿再來採訪我,她不聽,沒完沒了,我就急了。」這事說來不能怪專家組組長,不過,這位老人家的脾氣也是急躁。這就是考古人,一旦發飆,誰的帳也不會買。



      還有一件事,很多人拿著當地主管批示的紙條隨意出入考古工地,考古工地哪有想進就進的道理?還是這位組長,坐鎮墓口,老臉一抹,與挖掘無關者,一律不許進,管你拿的是誰寫的紙條。此舉當真得罪了很多人,但確保了文物的安全和挖掘秩序。



      媒體人歸結出來考古人不好相處的第二個表現是:一些考古人回答問題時常常搪塞了事。這一條,我得為考古人打抱不平。說實話,很多考古人是因為「一朝被蛇咬」,才對媒體有了芥蒂。這麼說吧,挖掘現場,挖出了什麼東西才能說什麼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不可舉一反三、憑空臆造,但一些媒體為了提高關注度,常會看見個杆子就往上爬,以致爬到了連考古人被蒙得雲裡霧裡的境地,關注度是上去了,可是違反了科學,造成的負面影響常會牽連到考古人。



      當然,反過來說,可以造勢,但抓住一點就浮想聯翩、無限放大可不行,對考古人來說這就是大是大非的事了。如此說來,一些考古人在接受採訪時,施展搪塞之術著實不足為怪。



      關於考古人不好相處的第三個表現是:總是拿不準考古人在想什麼。這一條我還是要做些解釋,和所有的學科一樣,在工作現場,考古人想得最多的當然是工作。有考古人這樣概括,考古既費體力又費腦力。體力,挖土掄杴(按:音同先,一種農具。似鍬,前端方闊),出了文化層(按:考古術語,指在古代遺址中,因為人類活動而遺留下的遺物、遺跡和其他事物形成的堆積層)以後細細的刮,在遺址裡蹲上數月是常有的事;腦力呢?一邊刮地層,一邊琢磨,因為考古挖掘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現誤差,就無法挽回。因此,考古人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這時卻也是媒體急於了解報導的時候,媒體人向滿腦子都在思考的考古人提問,考古人不可能如實回答,待考古人停下手來思索過後,你再發問,通常會得到滿意的答覆。



      考古人的特質——很軸、吃苦、天然



      那麼考古人究竟是怎樣的人?上面三條是媒體的評價,接下來,藉這本書,說說我自己的感受,索性,我也來個三條。第一條:考古人很軸(按:形容人固執、死腦筋)。本書第五章〈紅山文化遺址〉,為了確認玉龍的出處,考古人員奔波了整整兩年,費盡周折找到了撿到玉龍的當事人的家,可惜當事人已經去世。當事人的兒子說,他家離撿到玉龍的地方趕著驢車、抽一袋菸就到了。為了找到玉龍出土的確切地點,考古人員當真借來驢車和菸袋,驗證了一次。考古人的舉動,在外人看來的確固執,究其原因,就是那句老話:不知道過去,就不知道當下。



      探究歷史,若是你的結論出了差錯,以錯誤的研究結論審視當下,那不全亂了?所以考古最是含糊不得。



      再比如,本書第三章〈興隆漥聚落遺址〉一文,考古人員在勘察紅山文化聚落遺址時採集到了幾十塊陶片,回到駐地,一拼對,是一尊陶人。陶人會是什麼年代的遺物?倘若以採集到的陶片地點來看屬紅山文化範圍,而且為陶人做出文化屬性,本是無可厚非,但考古人員偏偏再一次來到陶片出土的地方,開了一個10 × 10平方公尺的探方(按:代號為T,為田野考古挖掘的一種基本挖掘單位,將挖掘區分割為若干相等的方格,以此為單位分工挖掘,這些方格即探方),挖掘的結果,手鏟下露出了一處房屋的地基,房屋地基範圍內找到了陶人的前額和左臂缺失的部分,以及一些顯現著典型紅山文化特質的陶片,再有就是,房屋地基中有一個灶膛(按:灶內燒火的地方)遺址。考古人員採集灶膛中的炭灰,做年代測定,測定的結果,房屋地基屬於五千至五千五百年前的遺跡,就此,陶人才被確定為是紅山文化遺物。考古人軸,因工作使然。



      考古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的第二條總結:特別能吃苦。考古的苦有兩層意思:其一,體力上的苦;其二,精神上的苦。考古工地現場,挖土的工作一般是僱用當地工人來做,見到文化層以後,考古人再親自上手。臉朝黃土背朝天,在坑裡蹲上個把月是家常便飯。



      本書第十二章〈悅龍台漢墓〉一文中講到一位四十多歲的考古隊隊長,整日裡風吹雨打日頭晒,臉上寫滿了滄桑,回北京搭公車時,居然有年輕人主動讓位給他!為此,他問我:「我看起來有那麼老?」我說:「我們工地上這些大三的學生,在挖掘現場待上個把月,個個像不惑之年(按:40歲)似的。」



      考古人精神上的苦多是寂寞,當下已經好很多,幾乎所有考古工地都有網路訊號,能用手機,下了工,忙完手頭的事,可以捧著手機,各取所需。三、四十年前可沒這等福分,別說手機了,連報紙都是遲到了不知道多少天才能到我們手上。一到晚上,想家、想孩子、想老婆了,幾個考古人圍在一起,點根蠟燭,弄瓶老酒,就著惦念,三杯下肚,蒙頭睡去,第二天,幹勁依然。



      即便是在當下,幹考古的也得扛得住寂寞,很多挖掘工地是在人跡罕至的荒野。考古人將去挖掘現場叫做「下田野」,何謂「下田野」?說白了,就是遠離妻兒,吃住在工地,耗上數月半載,已然常事。



      關於考古人究竟是些什麼樣的人?我要說的第三條:天然。常年待在田野,身邊是純淨的大自然,時間久了,任何人都會返璞歸真。至於說工作狀態,眼前是靜臥的祖先或者祖先的遺留,與祖先對話,絕對動不得心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就此,註定了考古人的純真,也就是天然。



      本書屬「與古人對話」範疇,寫了這麼多關於考古人,從裡到外的行為概括,幹麼要這樣?我以為,不了解考古人,就不可能了解考古,就不可能與古人對起話來。



      至於說考古是怎麼回事?我想起了北京大學李伯謙教授的一段話:「考古當然有辛苦的一面,但你在這個過程中既能看到自然風光,也能看到人文之美,更重要的是能夠與古人對話,為修國史貢獻力量,其實,只要真心喜歡考古,完全可以獲得遊山玩水的樂趣。」








    其 他 著 作
    1. 試證明理科生已墜入情網。 5
    2. 獻給黑龍的蝶之吻
    3. 愛撒嬌的野獸君主 全
    4. 試證明理科生已墜入情網。 4
    5. 純淨端正的美好世界 全
    6. 淫蕩日常女體觀察(限)
    7. 試證明理科生已墜入情網。 3
    8. 法式糕點百科圖鑑:終極版!收錄糕點狂熱份子不能錯過的132種法式甜點,最詳盡的起源、典故與完整配方
    9. 試證明理科生已墜入情網。1
    10. 山本一家有夠怪
    11. 我可愛的怪獸 全(首刷附錄版)
    12. 不要哭,寶貝 全
    13. 偽×戀 Boy Friend lovely 全
    14. BL童話∼腐女無可救藥的空想物語∼ 3【限】
    15. 角落小夥伴的可愛料理時光
    16. 一個人的微旅行!在異國風情中拍下我的空氣感寫真
    17. 透明清新!簡單拍出我的「空氣感」寫真
    18. 仰望半月的夜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