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中國道教冥思靜坐史(一)周秦篇

中國道教冥思靜坐史(一)周秦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391371
蕭登福
文津
2023年10月01日
223.00  元
HK$ 200.7  






ISBN:9789863391371
  • 規格:平裝 / 458頁 / 17 x 23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宗教命理 > 其他各教











      本書以「冥思靜坐史」為名,所述者不僅一朝一代而已,而是從周以下至清,敘述各代以廣義內丹為主的修煉法門,本書是第一冊,敘述周秦二代冥思修煉法門,取名為「周秦篇」。



      冥思靜坐,通常以閉目或臨目,向內觀照為主,係帶有宗教性質的修煉法門,在中國則和道教有關。冥思靜坐法,周朝春秋時代已存在。以術法應用而言,有萇弘以術佐周靈王,長桑君能隱形有方藥,巫彭、巫咸鍊不死藥,老子修道而長壽。以理論而言,《老子》一書以道為本體,以載營魄抱一、專氣致柔、滌除玄覽為修煉形神、心鏡之法。《文子》說老子治身之法,為養神與養形二者。養神以恬淡寡慾為主,推而行之,則為心齋坐忘,忘物忘我,不為物囿,役物而不役於物。養形則有行氣導引、按摩導引、服食天地日月六氣法,及辟穀食氣法,而內丹嬰兒?女、金樓絳宮的名相亦出現在《關尹子》書中。周代的這些冥思靜坐法門,對後世影響極大。養神、養形,幾乎涵蓋了所有修道之方,也為唐宋內丹之修性與修命肇建基石。



      本書共分十四章,第十四章〈道教冥思靜坐與內丹修煉常見名相小釋〉是綜匯周秦至明清內丹諸名相,加以簡釋其義及述其衍變,可以視為內丹書的小辭書。

    ?


     





    朱 序�01

    總 序�05

    自 序�09



    第一章 緒論——周秦冥思靜坐發展史與道教修煉法門的建立�1

    摘 要�1

    壹、冥思靜坐法述義�1

    貳、道教源起,兼論道教內外丹之修煉法門�3

    參、冥思靜坐法源起——春秋時期長生求仙之追求�11

    肆、戰國至秦的冥思靜坐法——養神與養形�14

    伍、結語�17



    第二章 試論導引與存思並重的道教靜坐法門�19

    摘 要�19

    壹、道教靜坐的類別及體姿�19

    貳、道教靜坐要件——導引行氣與存思觀想�28

    參、靜坐行氣之禁忌�30

    肆、道教兩種靜坐功能中的行氣療病靜坐�32

    伍、道教兩種靜坐功能中的修仙證道靜坐�36

    陸、結語�52



    第三章 冥思靜坐源起——東周春秋時期神仙方術及不死身的追求�64

    摘 要�64

    壹、前言�64

    貳、由《史記》所載萇弘、長桑君等方士事蹟,看春秋時期的方士神仙說�66

    參、《史記》所見春秋時期萇弘的方士事蹟�68

    肆、《史記》所載春秋時期長桑君的仙蹤奇藥�76

    伍、結語�80



    第四章 《山海經》的撰成年代,及其與道教神仙思想的關係�82

    摘 要�82

    壹、《山海經》作者及成書年代推測,兼論《山海經》與道教的關係�83

    貳、《山海經》所彰顯的周世早期的神祇祭祀法及神祇形貌�101

    參、《山海經》中所見神仙所居及神仙世界�111

    肆、結語�122



    第五章 春秋時期老子其人及《老子》其書和神仙修煉術的關係�125

    摘 要�125

    壹、老子其人及《老子》一書所屬年代�125

    貳、《老子》書中的仙道思想及修仙之方�130

    參、戰國時期,老子及老子學生的被神仙化�149

    肆、結語�154



    第六章 春秋末及戰國之世,《老子》被用來做為神仙修煉書的情形及其影響�156

    摘 要�156

    壹、《文子》書中用《老子》之術來修仙之情形�157

    貳、《莊子》書中用《老子》之術來修仙的情形�163

    參、屈原《楚辭》以老子之道來修仙�178

    肆、戰國及兩漢早期注疏者好以神仙方術說注《老子》書�182

    伍、結語�187



    第七章 春秋戰國神仙說及神仙世界�192

    摘 要�192

    壹、前言�192

    貳、仙人不死藥及海外三仙島的追求�194

    參、《文子》書中的仙人及其境界�199

    肆、《關尹子》書中的仙人世界�200

    伍、《庚桑子》書中的仙人�208

    陸、《列子》書中的仙人�209

    柒、《莊子》書中的神仙世界�217

    捌、結語�221



    第八章 戰國修仙中的存思靜坐修仙法門�226

    摘 要�226

    壹、道教修煉之基石——存思,兼論冥思、存思、觀想�226

    貳、道教存思修煉法門源起�232

    參、兩漢時期道經中所見的存思修煉法門�233

    肆、魏晉南北朝上清派的存思法門�241

    伍、魏晉南北朝靈寶派存思法門�246

    陸、結語�251



    第九章 春秋戰國修仙中的行氣導引修仙法門及其與內丹修煉之關係�253

    摘 要�253

    壹、春秋時期《老子》書中所見的行氣導引——兼論導引源起�254

    貳、春秋時期《文子》、戰國《莊子》書中盛行的行氣導引法�257

    參、《關尹子.七釜篇》所說內丹修煉名相及法門�263

    肆、戰國時期《行氣玉銘》所見的行氣導引法�265

    伍、張家山出土漢初竹簡《引書》,所見的行氣導引治病法門�277

    陸、結語�281



    第十章 戰國養生治病按摩導引法門——仿禽姿導引法�283

    摘 要�283

    壹、張家山《引書》中的按摩導引治病法�284

    貳、馬王堆三號墓出土《導引圖》�291

    參、現存周漢早期按摩導引法的典籍及其論述�292

    肆、魏晉南北朝文獻中的按摩導引法�296

    伍、結語�300



    第十一章 周秦服食天地日月精氣的修仙法門——兼論辟穀食氣�302

    摘 要�302

    壹、氣為萬物主——氣生萬物�302

    貳、《莊子》及《楚辭》的服食天地日月六氣�307

    參、馬王堆醫書《十問》的服食天地日月精氣�310

    肆、馬王堆《辟穀食氣》的辟穀、食氣法�314

    伍、結語�317



    第十二章 周代心齋坐忘修仙法門�320

    摘 要�320

    壹、心齋坐忘修煉法門的源起——《老子》寵辱不驚,忘身無患�321

    貳、《莊子.人間世》之心齋——虛以應物�323

    參、《莊子.齊物論》之坐忘——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喪我冥坐境界�325

    肆、《莊子.大宗師》修道之步驟——外天下(忘名)、外物(忘功)、外生(忘生)、朝徹(照道知道)、見獨(得道)、無古今(證道應道)、不死不生(體道)�327

    伍、《莊子.逍遙遊》心齋坐忘之所證——無己、無功、無名�329

    陸、莊子養生修道,主張內修與外修兼顧�333

    柒、結語�335



    第十三章 秦始皇與方士及長生不死藥之追求�345

    摘 要�345

    壹、史書所見秦始皇求仙事蹟�345

    貳、封禪與神仙的關係,以及秦始皇所禱祀之諸神�352

    參、《錄圖書》與漢代讖緯的興起�356

    肆、秦始皇時的方士及仙藥�360

    伍、秦世丹藥及仙書�370

    陸、結語�372



    第十四章 道教冥思靜坐與內丹修煉常見名相小釋�374

    摘 要�374

    壹、前言�374

    貳、周秦冥思靜坐名相�376

    參、兩漢冥思靜坐及內丹修煉常見名相�380

    肆、魏晉南北朝冥思靜坐及內丹修煉常見名相�391

    伍、隋唐冥思靜坐及內丹修煉常見名相�397

    陸、五代兩宋內丹修煉常見名相�409

    柒、金元明清內丹常見名相�430



    附 錄�439

    參考書目�454



    ?





    自序



      本書以「冥思靜坐史」為名,所述者不僅一朝一代而已,而是從周以下至清,敘述各代以廣義內丹為主的修煉法門, 本書是第一冊,敘述周秦二代冥思修煉法門,取名為「周秦篇」。



      冥思,是閉目(或臨目)向內觀照,是以心來看,而不是以眼來看。靜坐,是冥思常見的方法之一,其實行、住、坐、臥,皆可以配合冥思來實行,但一般以靜坐較為常見,所以便以「冥思靜坐」為稱。冥思靜坐是帶有宗教性質的修煉法門,在中國則和道教有關,各宗教對冥思的名稱並不相同,方式亦有別,佛教稱為「觀想」,簡稱「觀」; 道教稱為「存思」,或「存」。



      用冥思靜坐來行修煉,至遲在周朝春秋中晚期已存在;以人物而言,萇弘以厭勝術輔佐周靈王;長桑君能隱形現形,有治病延生之方;老子修道德而長壽;巫彭、巫咸能製造長生不死藥。以經籍而言,則有《老子》與《山海經》。《老子》今所見最早本子,為戰國中晚期墓出土的郭店竹簡本,戰國去春秋不遠,可以證明是老子所撰。《山海經》一書的「山經」係祭祀鬼神之書;所述奇形怪狀及人獸合形的神祇,和《國語》、《墨子》相同;書中所言內容,如東海之外大壑、禺彊、夸父逐日、列姑射山、湯谷、十日、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及崑崙山天帝下都等,已廣被《列子》、《莊子》、《楚辭》所暗用。再者,戰國有「仙」字,此書無仙,可見其成書應在列子、莊子之前的春秋時代。



      春秋之時,萇弘、長桑君、老子、巫彭、巫咸等人,是神仙方術的實踐者。而《老子》一書,以「道」為宇宙萬事萬物之本體,有道生萬物,萬物返道之說的本體論。有「載營魄抱一」的形神不離,守一修煉法門;有「專氣致柔」,的導引吐納法門;有「滌除元覽,能無疵乎」,的內心觀照,清虛映物的觀心法門;有「天門開闔,能無雌乎」,以守後無為,來運用感官,反應事物;有「天得一以清」及「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的得道者境界之描述。修仙理論,基本上在《老子》書中已建立起來。



      春秋時期,《老子》一書建立了修仙的理論基礎,萇弘、長桑君、老子、巫彭、巫咸是神仙術法的親行者。因而不管理論或術用,在春秋時代都已完備,理論為學,應用為術。道教修仙的學、術或道、術二者,在春秋時期都已開始。《老子.五十章》有「蓋聞善攝生者」之語,可見在老子前已有人親行「攝生」之術,則神仙修煉之說或許在春秋前已存在,但由於史料闕略,我們僅能追溯到春秋時期。



      老子是養生長生術的實行者,《老子》一書是修仙理論的建立者。老子的學生文子,在所著《文子》一書中,說老子治身之法有養神及養形二者。此二門,是冥思靜坐的主要修行法門,不僅影響周秦二代,也影響到唐宋內丹的修性與修命。周秦二代,冥思靜坐修行法門,在養神方面,由老子的恬淡寡慾、清靜無為,到莊子的心齋坐忘,忘物、忘我,役物而不役於物。在養形方面,則有行氣導引、按摩導引、服食天地日月精氣,以及辟穀食氣法。



      又,世人將老子、文子、關尹、列子、莊子等歸為道家,以之和太上老君的道教做區別,其實早期即用「道家」來稱呼道教。而老子的被神仙化,至遲在戰國之初,即已形成了,《列子.仲尼篇》說:「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庚桑)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列子.周穆王篇》說尹文子之師為老聃,尹文之弟子為老成子,學幻於尹文,可以隱形現形(存亡自在),可以改變四季,讓冬天打雷,夏天結冰;能使飛禽變走獸,走獸變飛禽,所描述的已與道教仙人無異。《莊子.天下篇》也說:「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這些說法,證明在戰國之世,已把老子神仙化了。不僅老子被神仙化,老子的學生關尹子、尹文子、庚桑子,以及老子的再傳門人老成子、列子,都成為神仙人物。這些人是道家人物,也是神仙人物。道家人物即是神仙人物,在道家書中,自己即是如此認為,並不是後人刻意攀引;道家、道教原本混合為一,也由此可見。



      世人常以為道教創自東漢的張道陵,其實這樣的說法,是由北周末隋初的釋道安《二教論.服法非老第九》所倡始,用以攻擊道教;在此之前,如梁.僧祐《弘明集》載述三教論戰,均以孔、老、釋分別代表儒、釋、道三教。道教以老子為代表,而不是張道陵。釋道安刻意矮化道教,用以爭勝,因而以張道陵取代老子,唐代釋法琳、釋道宣承其流而揚其波,遂使張道陵創教說幾成定論。



      一般而言,古老的宗教,常隨本國文化而演進,找不到創教者,也找不到確定的創教年代,如佛教為釋迦牟尼所創,但佛教出自婆羅門教,婆羅門教係伴隨古印度文化而形成,則無創教者及創教時間;基督教創自耶穌,其源為猶太教,猶太教則無教主;埃及的多神教,也都是無法找到創教主和創教時間。中國的道教是隨本土文化演變而自然形成,所以也沒有創教者及確定之創教時間。以上詳細論述,請見筆者《周秦兩漢早期道教》一書。 以史料來看,道教神仙修煉術,在周世已開始。不僅道教找不到教主,且由於道教是隨逐著中國文化的演進而成長,所以在時間長流中,會不斷吸收各種官方或民間宗教派系而壯大自己。因此,流行在民間,今日學者俗稱的民間宗教,其實也即是道教。民間宗教與道教的區分為二,源於日本學者橘普之說,但近年來日本學者窪德忠已推翻此說法。筆者也贊同窪德忠之說,主要原因在於:如說民間宗教也可以獨立成一種宗教,但兩者的神祇相同,經典、科儀,也相同或相關;正因如此,所以有民間宗教便無道教,有道教便無民間宗教,實無法在佛道二教外,再另立一個民間宗教。為詳加說明,筆者把曾發表過的相關論文,以附錄的形式,附於書後。



      本書係《中國道教冥思靜坐史》一系列書中的第一本書,名為《周秦篇》,依次將有《漢魏六朝篇》、《隋唐五代篇》、《兩宋篇》、《金元明清篇》等。此系列的書,是由香港青松觀立案補助,並出資出版,因而得以刊行,謹誌感謝之忱。

    ?
    蕭登福2017年9月1日

    謹序於臺中大里




    其 他 著 作
    1. 中國道教冥思靜坐史(三)隋唐五代篇
    2. 中國道教冥思靜坐史(四)兩宋篇
    3. 中國道教冥思靜坐史(二)漢魏六朝篇
    4. 新修玄天上帝道典彙編(上下)
    5. 道教與佛教(增訂三版)
    6. 商周至南北朝巫道仙神的轉化與分治(上下)
    7. 子華子研究
    8. 閭山普庵等道派源起及其對臺灣道教的影響
    9. 財神信仰研究
    10. 太歲元辰與南北斗星神信仰(2冊)
    11. 后土地母信仰研究
    12. 黃帝陰符經今註今譯
    13. 關帝信仰與現代社會研究論文集
    14. 正統道藏提要(上下)
    15. 扶桑太帝東王公信仰研究【博雅集林•宗教1】
    16. 新編論衡(上)
    17. 新編論衡(下)
    18. 新編論衡(中)
    19. 道教與密宗(精)
    20. 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
    21. 敦煌俗文學論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