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後殖民與文化主體意識

後殖民與文化主體意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42261
李喬
客家委員會
2024年5月20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7242261
  • 叢書系列:李喬全集
  • 規格:精裝 / 352頁 / 14.8 x 21 x 4.9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李喬全集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與其說李喬是為了撰寫文學與文化評論而長期廣泛大量地閱讀,不如說剛好相反,他是「凝視現實有感——大量閱讀,深化思考——論述問題,提出解方」。李喬的知識飢渴症,是因為他有持續關心,想要釐清、解釋、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攸關他所生存的島嶼,以及與他一起共頻呼吸的島嶼子民。



      這些問題不是一本書、一種主義、一類思潮可以釐清與解答。



      那個被怪獸追趕的惡夢,既是指涉「生命是痛苦的符號」,也是臺灣命運的隱喻,惡夢纏繞的時間有多長,李喬閱讀、思考與寫作的時間就有多長。這不只是隱喻,這是李喬的生活現實與生命實體。



      這個生命實體,從青年時期思索「痛苦的符號」開始。他所遇到的老師博學者眾,帶領他進入知識海域,如中國文字學、西方哲學、佛學、易學、心理學……等等,而他所自學的各種文藝思潮與文學理論,現代主義、存在主義、寫實主義、自然主義、浪漫主義、魔幻寫實、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後設理論,無所不包,



      還有各種歷史書籍、符號學、語言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1990 年代開始,臺灣現實與臺灣命運的課題開始纏繞李喬,他的閱讀更積極更廣泛了:「約在1990 年之後十多年,我才始於自我強迫,終而狂熱投入,苦讀文化人類學的書籍,旁及現代民族、國家、權力、殖民、生態的論述,都是自修苦學(當然也向多位行家請益),顯然所學不完整。但我努力思索探索,追求體系性理解——這是我中老年後最美好的一部分。」



      如此這般,李喬建構了一張幅員遼闊的閱讀地圖,地圖上密密麻麻註記了無數閱讀旅棧,每一個旅棧都幻變成無數評論,「雜學家李喬」誕生。所有的跨界閱讀都成為「雜學家李喬」的脊骨血肉,織就他的思考紋理與思想體系,更成為他的靈魂底色。我認為,李喬的評論甚至比他的小說更貼近「李喬本尊」,更能彰顯「思想家李喬」的整體面貌。


     





    向反抗的哲學家致敬

    為臺灣而寫:李喬的文學、哲學與行動

    為臺灣文學「做膽」

    編輯凡例



    我的文化追尋──代序

    臺灣習俗的探討

    臺灣人的禁忌

    肝膽古劍廖中山

    文化(Culture;Kultur)

    臺灣人原型——序高俊明牧師《十字架之路》

    「在場」的藝術

    《文化、臺灣文化、新國家》自序

    認知與行動——一種遺言

    「認同」的奧祕

    客家文化的反省與展望

    誰解傷心飲泣人——序新譯《亞細亞的孤兒》

    從文化觀點論本土化

    語言暴力在臺灣

    明牌的哲學分析

    「立委毒西瓜」為惡實況樂透症候群

    大陸財神爺

    「客家學院」說帖

    善用臺灣之弱

    「愛」的困境

    意義與病毒

    樸素的臺獨大路

    向新住民致敬

    細說「三腳仔」

    傳統與創消化「中國結」

    語言教育的基進改革

    「教育權」的絕壁

    中國的「民族主義」

    「媒體帝國」在臺灣

    倡組「土石流」說

    惡的巔峰之後

    走過「毒蛇坑」

    「臺灣主體文化」建構的理論與實務

    文化臺灣工程師——敬序《臺灣文化論》

    正牌客家詩文——序《臺灣客家文學選集》

    見證「文學客家」——序「客文小說集」

    超越悲情唱吾歌

    回溯就是前航——序王泰澤《母語踏腳行》

    「臺灣客家」的文化議題

    臺灣的「特殊後殖民性」

    認同思想在臺灣

    「臺灣思想」初探

    「福林橋畔」的禮儀——《福林橋畔》序

    臺灣人的啟蒙書——序《落土蕃薯》

    臺灣論述地攤巡禮

    客家人的文化反省與族群發展

    後殖民時代,臺灣「自我文化意識」的探索

    在悲劇中解脫:「馬勒第六交響曲」導聆

    春暉版《李喬文學文化論集》序









    臺灣人的啟蒙書——序《落土蕃薯》




      關心臺灣文學發展,或從事臺灣文學製作創作的人,都有個期許、抱負:在荊棘充塞的文學路上,大家互相扶持,彼此鼓勵;也懷抱兩個希望:希望能夠寫得好,寫得久;其次,能以詩以小說呈現臺人被殖民的慘痛,以及如何堅持奮鬥,追求天光幸福的來臨。



      就這點而言:戰後第二代的小說家黃娟,是一個典範。在臺灣歷史上,女性作家幾乎缺席。黃娟今日的業績又是一座標竿。



      黃娟與筆者出身相似,起步不算早,二十八歲交出處女作,迅即作品大量出現。不同的是黃娟猛寫七年之後赴美生活。她的文學因緣未斷。驚人的是1990 年,五十七歲寫出去美國後第一部長篇(出國前已出版一部長篇)《故鄉來的親人》。「從此」長篇小說不斷生產,質量驚人。近年來全心全力經營「志業之作」:《楊



      梅三部曲》。而今第三部《落土蕃薯》堂堂完成並出版。作者已七十一歲!到此,「我們」都只能鞠躬恭立一旁。



      每一位小說家都有一部屬於彼獨有的大長篇素材,那就是彼家族及個人成長史。這種作品有幾項「優勢」:其一,作品要能感動人;感人之前得先感動自己。這類作品必然感動自己。其二,繁富的背景資料、田野調查等比較容易,且接近人間的真實。其三,個人與家族都不能自外於社會,換言之,個人史的呈現必然貼切如實地呈現了現實人間的諸貌。這種呈現比純虛構的作品更能感動讀者。黃



      娟的Sage 型大長篇,也就是所謂的「大河小說」(Roman fleure)《楊梅三部曲》正是臺灣小說家引為使命之作,當然也具備前述諸優勢的作品。以後論黃娟的文學世界,《楊梅三部曲》無疑是重點要著。第三部《落土蕃薯》,顧名思義,作者的文學觀、生命思想都歸結在這部書上面。



      《落土蕃薯》採取的「一線兩面」的敘事策略,一實一虛,以「幸子與健雄」——濃重的作者真實生活的影子——寫如何在故鄉臺灣奮鬥,然後走入西方,苦學、求職、生活種種,可以看成作者「成長的故事」。如何成長?這就跨入第二面:以幸子為主、健雄為副,藉由參與臺僑活動,將六十年來臺灣的被殖民點點血淚展現於世人面前。所以它是一部臺灣人的「啟蒙書」。在文學史上「啟蒙的故事」(story of initiation)源遠流長,主要在描繪「人物」由天真或蒙昧,經過一次或多次重大事故,或挫折或誘惑,或傷害或死亡恐懼等「過程」,於是入世而對人世或生命,有所領悟有所改變。幸子夫婦啟蒙時刻何其慢?正如整體臺灣人成長,醒悟十分遲緩一樣。幸子夫婦必須經歷如許深重事故才能達到——小說結尾



      「枝葉代代傳」,澈底知命而「落土蕃薯」的境界。在「歷史中的我們」,面對二二八屠殺、白色恐怖、三十年戒嚴統治、美麗島事件、林義雄滅門慘案、陳文成酷殺……等等,吾人不禁要端憂問彼蒼:臺灣人何其不幸,何忍底於如斯?不過拉開時空看「我們」,吾人會發覺長期被殖民而異化的族群,這些「歷史痛點」也許是必然又必須的。「必然」是指自古沒有自己的國家;「必須」是說非如此沉痛鮮血淋漓的教訓,非以喚醒逸散的族魂,難以真正的自覺奮起。《落土蕃薯》不是美麗好看的小說,卻是極佳臺灣人的「啟蒙書」。這部小說的文學成就,宜待一段時日方能評定;它的文化意義,筆者敢現在就判定:功能顯著,將有其一定歷史位置。感謝作者貢獻其歷練智慧,為臺灣文學塑創一座巨殿,為後生後代留下必修的「啟蒙書」。謹此為序。




    其 他 著 作
    1. 臺灣人的悲哀考
    2. 臺灣人的醜陋面
    3. 臺灣文化造形(一)
    4. 臺灣文化造形(二)
    5. 臺灣文學造形(一)
    6. 臺灣文學造形(二)
    7. 從李能棋到李喬
    8. 被扭曲的臉譜
    9. 思想 想法 留言
    10. 成長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