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家李喬創作類型豐富,長、短篇小說之外,新詩、戲劇、評論、雜文等無所不包。相對而言,散文作品較少。根據李喬在《游行飛三友記》〈前言〉中的現身說法,其中原因在於他認為:「散文乃執筆者心情意念的直接呈現,『成散文家』有些怪異感」。直到晚年自覺屬於李喬的小說「完工」了,「回心轉意」之後,乃陸續有《草木恩情》、《游行飛三友記》兩本散文集之出版。總計《李喬全集.散文卷》僅1 冊,包含《連山集》(1955 年1 月)集內作品,出版成冊的《草木恩情》(2016 年1 月)、《游行飛三友記》(2017 年12 月),以及其他已發表作品與未發表手稿篇章,共計159 篇。其中,最早的出自《連山集》,最晚的寫於2018 年,前後相隔超過一甲子的漫長歲月。
依寫作、發表與出版時間順序而言,甲午年農曆除夕(1955年1 月23 日),以刻蠟紙油印方式自刊的《連山集》,為李喬的第一部作品集。抄刻者是傅新明,封面設計出於蕭仁忠之手。《李喬全集.散文卷》收錄〈序言〉與第一部分的「文輯」,包含古典散文與現代散文。
《草木恩情》為李喬的第一部散文集,共收錄62 篇以植物為題的散文作品。原書附有蘇芳霈繪製的31 幀插圖,全集亦加以收錄,方便讀者參照。各篇除了描繪各種植物的別名、外觀、特性、用途與命名的由來,有時亦註明客語、福佬語(臺灣閩南語)或日語的稱呼,展現臺灣多元族群文化多音交響的在地特色。
《游行飛三友記》以無羽毛鱗甲蔽身的〈?蟲〉(人)起始,再以所謂基因與人類相似度高,被用於醫藥食品等科學實驗的「白老鼠」結束系列篇章,不僅在目次的編排上首尾呼應,尤其針對中華文化「以人為中心」、「人定勝天」等思想的批判,以及未來人類可能毀滅地球的憂慮,無不是作家從土地之愛出發,蘊含博愛生物界與關懷自然生態的深意。
整體而言,《散文卷》所收錄包含文言文與現代白話的散文作品,無疑是李喬鮮少受到研究者矚目的創作類型,無論文類與題材都是特殊的存在,有助於了解李喬的思想與各類型作品的內容和寓意,可作為認識李喬及其文學的重要門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