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開啟燦爛的每一天李振清 ?
︱送咖啡人語
隱地兄:
恭喜吾兄一系列廣受好評的「日記文學」系列;豐富了當代文學作品。去(二○二三)年五月三十一日,《聯合報》副刊刊出吾兄〈在日記和日記之間〉,就是例證。
我初次聽您的演講是在二○一六年三月十三日。彼時在筆會主辦的「國際研究生翻譯研習會」上講題:「寫作的藝術」。當天吾兄與陳義芝、郭強生、黃碧端等文友,都有啟發性的寫作理論分析與經驗分享,兼談翻譯文學。八年後,果然在今年五至六月的《一個人的新聞室》中,讀到鄭樹森和您談論並分析〈梁實秋的最後一篇譯作〉,至為專業與珍貴。
二○二三年讀到您賜贈的《隱地冬天日記》,萬分感動,尤其對您的樂觀態度與人生思維,更加敬佩。在書中寫道:「我已八十有五,自然要面對老,接受老,所以患了手疾,不必大驚小怪,必須如此想法,日子才能過得去。」歐陽子也在《一個人的新聞室》中有封她給你的信,她說:「我真難想像您在手疾與眼力的雙重威脅下,還能堅持寫作與閱讀,繼續把您的心得,記憶與感想用極流利的文筆表達出來,讓讀者分享。而且好像愈寫愈開心。」(頁一三七)。弟深有同感。在跟您電話聊天中,我也至為關切您的眼睛保養問題。請讓您的「靈魂之窗」多休息。
在我所收藏及詳細閱讀的吾兄日記系列中,每一篇都獲得啟發,也因此每一本都有詳細的感想筆記。吾兄系列作品與十七世紀英國日記文學家Samuel Pepys(山繆.畢普斯)的著作《The Diary of Samuel Pepys: Daily entries from the 17th century London》,極為相似。然而,吾兄的作品內涵、分析、評論、時代性、流暢度等,較Samuel Pepys的作品精采多了,可讀性也較高。每一本作品中所涵蓋的文學評論、時事分析、文學家暨詩人介紹、政治人物褒貶、教育與社會關懷等,均令人深有同感。吾兄的《雷聲隆隆》、《雷聲再響》、《雷聲近還遠》、《冬雷震震》,就是最好的感人例證。
日記系列創作,與胡適日記相仿,評論多元,且獨幟風格,因而不時獲名家讚嘆。吾兄毅力過人,縱然如此,仍請多保養身體,尤其是眼睛和手指,期能持續創作更多啟發人心、振興社會的精采作品。就像您在《一個人的新聞室》所遇到的神蹟:「一定是『守護神』在保護我。」(頁一四五)。
謹送上曼摩及摩卡咖啡,微薄的心意希望您笑納,也期能藉此在愉快的早餐後,開啟燦爛的每一天。
後學 振清 敬上
二○二四年八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