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一個人的新聞室:2024 / 5-6月日記

一個人的新聞室:2024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396816
隱地
爾雅
2024年7月20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576396816
  • 規格:平裝 / 181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隱地繼2024年日記「精靈圓舞曲」之後,又開始了5-6月的日記書寫。

      《一個人的新聞室》-----就讓歲月回到從前,繼續我每天清晨從室外取了報紙,展開我一天快樂的人生吧!

    ?


     





    一個人的新聞室

    二○二四年五至六月 隱地日記



    轉煩惱為菩提 ???????????? ???? 陳幸蕙 三

    ︱寫給隱地的信

    開筆大吉

    ︱二○二四年五月 臺北日記

    媒體大亨、新聞自由及其他一七

    香港書友一九

    人生的滋味二一

    追求快樂的方向二四

    兩封短信二七

    五二○半路殺出程咬金二九

    重讀《明報月刊》三一

    最喜歡這個稱呼三四

    退稿三七

    時間與貓四

    ︱面對百年雀榕

    電話日四三

    不赦了四六

    三天三夜和以守為攻四八

    半活之人五

    幸運崛起的僥倖者五二

    反覆再三閱讀五四

    梁實秋的最後一篇譯作五五

    ︱鄭樹森回憶一九八六年和爾雅的一些往事

    一封讓我生出「力氣」的信六

    日記的最後一句話六一

    腦子裡的流雲六二

    也是一九七五年的往事六五

    ︱陳映真筆下的沈登恩

    從黎湘萍「白先勇時間」說起六七

    亂的兩面觀七一

    〈海峽十四行〉和詩評七四

    ︱兼談《八十五年詩選》

    主編軍中刊物追憶七八

    請喝一杯香檳茸八三

    流亡路上

    ︱從《 弦回憶錄》到沈珮君訪談錄

    二○二四年六月 臺北日記

    老詩人的夏日之約九

    六月風 六月雨九四

    臺灣怎麼了?九五

    沈珮君訪談錄九七

    兩個山東人︱張敏之和李振清一

    很多同學都是這樣失蹤的一 二

    讚嘆得美好一 五

    堯翠喜宴一 六

    一一出現的數字一 九

    董橋和陳義芝一一一

    首部曲一一六

    海外文青的收藏一一九

    ︱另一封來自香港讀者的來信

    白崇禧將軍和美而廉咖啡館一二一

    唐柱國筆下的白將軍一二五

    生命中輕與重的奇遇一二八

    ︱大將軍的小故事

    連環套一三

    一個撲朔迷離的人一三四

    ︱從粟明德到唐柱國

    王謝堂前的燕子一三七

    ︱歐陽子的來信

    「新潮文庫」鐵三角一四

    ︱張清吉、林衡哲、曹永洋

    精靈不摔跤一四四

    序曲還是終曲?一四六

    我們四個一四八

    左右開弓一五四

    ︱江青三十八道菜譜的生活美味

    歇筆成讀者一五六

    安靜閱讀是我閉不出門的慣性︱林文義

    砧板上的裸婦一五九

    時代動亂下被犧牲的一代一六

    ︱憶老歌和老影人

    回想二十二年前的第一本日記一六三

    原鄉人一六六

    莊奴一七

    完成一七三









    轉煩惱為菩提陳幸蕙 ?

    ︱寫給隱地的信




      隱地:



      您好。



      謝謝寄贈新作《精靈 舞曲》,回國後才不到一個禮拜就收到此書,實倍感親切愉 !今天又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讀到選自這本日記的作品〈理想家園與理想讀本〉,更為你由哀感到高興!



      《理想的讀本》是學者教授與民間有心人士因現行課綱去中化,為提升下一代文化素養所做的努力與補救。你在日記中所指出的該套書盲點︱忽略全面性的比例問題,與所提出的建議︱應在新編讀本中加入優秀現代作家作品,堪稱真知灼見,相信對該套書編者而言,必極富建設性意義。



      至於細讀《精靈圓舞曲》全書,除深感此書因你個人豐富的文化出版閱歷與讀書經驗,而極富參考性的臺灣文學史料價值外,我個人最大的感懷以及對你感佩之處,尤在你豁達自適、享受人生、突破歲月壓力的幽默樂觀態度!



      簡言之,正因此一無懼光陰、善待自己的態度,所以相信你才能轉煩惱為菩提,才能歡喜感恩跨入每一天,更重要的是,也才能歲月無傷吧!



      所以,若僅就此書中所點點滴滴書寫的個人心情、生活感懷而言,我實覺得這是一本充滿正能量的書,展現了一種「我若不傷,歲月無恙」的境界!真值得深思、嚮往與學習。



      走筆至此,遂不免想起了齊老師。



     而如今思之,我更不免愈來愈覺得齊老師真是一個有福報之人!除生前與眾多學生、學術界人、文藝圈朋友有那麼多圓滿、溫暖的交流互動,八十歲那年更獨排眾議,對自己餘生做了最理性完美的安排︱遷居至林口養生村,為自己打造了自由、充實、快樂且真正維護了個人尊嚴的「最後的書房」。



     在 這理想的書房裡,齊老師化不可能為可能,以八十高齡完成了二十五萬字跨時代、跨兩岸、跨世紀之鉅作《巨流河》;又將手邊書籍幾乎全數捐贈予臺大文學院;更把自己周邊身外物逐一做了最適當確切的處理(為這些身外物找到了最適宜接手的新物主)。



      我 猶清晰記得,今年一月二日,曾撥電話給齊老師,齊老師告訴我︱她「現在身體不好,仿若囚籠中人」;又說「人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我卻是『無可奈何花不落』!……」



      臨掛上電話時齊老師曾以微弱聲音表示「跟妳說話真好!」復暖心叮嚀「一定要好好過日子呵!」我當時渾然未覺地僅以「老師也一樣喔!」作結,如今才想到原來這竟是齊老師在向我告別!



      我二月二十四日元宵節(齊老師百歲生日)再打電話至養生村時,照顧齊老師的郭太太以老師睡覺為由,沒讓我接電話,我只好寫mail在信上說「能恭祝老師百歲華誕快樂,是我的榮幸!您是我們的典範,我要向您學習,攀登罕人能至的百歲峰頂!」



      接著三月初出國赴英,三月二十八日便在劍橋從網路上得知老師辭世的消息,當時自己雖平靜如常,知道這是遲早必然會發生的事,但其實這訊息亦如一場地震,至今餘震未息,而上週參加「天下遠見」所舉辦的齊教授追思會,更思念猶如潮水,一波波襲我心頭!



      記得曾在給你的mail中提過,齊老師辭世,身為受業弟子,兼以她過去對我女兒多所關心照顧,我追懷齊老師的這篇文章是一定要寫的。



      返臺後,取出過去二十多年與齊老師往返的信件和相關資料,雖已決定文章如何開頭,但後續部分卻因萬千感慨叢生而難以下筆!



      由於不久前吳宏一教授曾在「人間副刊」發表〈我所認識的齊邦媛教授〉一文,指出《巨流河》一書中有爭議處,兼以近日悼念齊老師文章甚多,再加上我覺得自己與齊老師半世紀師生情緣,如此龐大重量和個人內在思緒情感,無不均需慎重思索與整理,因此決定給自己充裕一點的時間,等內在沉澱思索成熟、水到渠成時再動筆,相信一生追求完美、行事作風嚴謹的齊老師必也會含笑同意吧!



      謹書近日心得感想,再次說聲謝謝,並恭喜新書問世,對這世界而言,也是一件值得高興、且有意義之事!畢竟,這是一個認真生活的人獻給自己和這世界的情書!



      ,那就先這樣嘍!



      再聯繫,即此順祝



      日日好日,天天樂活!


    幸蕙 於二 二四.五.一四




    其 他 著 作
    1. 苦眼戀書房
    2. 在每一分鐘時光裡:2024/12.2025/2月日記
    3. 書房裡的精靈:2024/10-11月日記
    4. 什麼時代?什麼書?:2024/8-9月日記
    5. 精靈圓舞曲:2024/2-3月日記
    6. 冬雷震震:2023/11-12月日記
    7. 雷聲近還遠:2023/8-9月日記
    8. 雷聲再響:2023/5-6月日記
    9. 雷聲再響:2023/5-6月日記
    10. 雷聲隆隆:2023/1-4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