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條文與人之間,找到行政法的呼吸
如果你正翻開這本書,或許離考試不遠了,也或許是因課堂上總有些「懂是懂,但不會寫」的壓力:行政法,好像永遠背不完;圖表好像看得懂,題目卻還是不知道怎麼下筆。
我想先對你說聲辛苦了,因為如果你有這些感受,代表你並沒有逃避,而是在認真面對。
一、你為什麼需要一本這樣的書?
行政法,是一門非常特殊的法律。它不像民法,能靠日常生活的經驗慢慢理解;也不像刑法,具備強烈的道德直覺。行政法,往往是一門「國家怎麼運作」的學問,而這個運作──恰恰就是它難學的地方。
從國家權限的邊界,到人民救濟的方式,再到行政程序中的每個細節設計,行政法仿佛一個龐大的操作手冊,而你卻得在有限時間內,抓住核心、背熟要件、學會書寫。
但我想說的是:行政法不該只是考前的負擔,它其實,是一門教我們「怎麼與國家互動」的課。這本書想做的,就是陪你把這門看似討厭的科目,一點一滴變得可親、可懂,也能寫。
二、我自己是如何讀的?
在我自己準備公法組的時候,也曾有過那種痛苦:法條這麼廣、要件這麼細、實務這麼多,為什麼老天爺要創造這些東西來折磨人?等到我自己反覆唸了好幾次,開始教書、編教材,細細想了很多之後才慢慢發現:原來真正的挑戰,不只是記憶,而是理解。
理解那些文字背後的制度設計,理解為何需要花這麼多時間去管制國家。每一條規定或判決,其實都藏著對「權力」與「社會正義」的討論。
我寫這本書,是希望幫助和我一樣曾對行政法感到不安的人,找到可以依靠的解釋、可以信賴的結構。更重要的是,你會想要讀下去。
三、這本書會怎麼陪你走下去?
這本書採取的寫作策略,是「白話+對話感+豐富實務與題目+閃電命中」。
你會發現,章節開頭先有提問,引導你思考為何要學。除了必要的法條或實務見解原文,我盡量用白話來生成內文,並像在跟你對話一樣書寫;我也會用超明顯的區塊,點出某些內容曾經被司律申論題考過,這樣你就可以特別留意對應知識。最後,每個章節後面都有附上大小考試的申論題,並有簡明扼要的提示,讓你輕鬆掌握國家考試的趨勢,並能好好的思考練習。
換句話說,這本書很希望成為能幫助你「真的學會」的參考書。
我特別加強了以下幾個區塊:
•常見爭點的背後邏輯:不是只教你哪裡是爭點,更教你為何會爭。
•實務見解的翻譯與重組:讓你知道大法官或法院怎麼看這些問題。
•語言節奏與考場轉譯力:學會怎麼「用考試的語言」把心中的答案寫出來。
這些設計,是為了讓你從背法條的機器人,變成能在考場與實務上,理解制度要這麼用的思考者。
四、每一條行政法規定,都有人生的重量
寫到這裡,我想談一個真心的盼望。
希望你能從書裡感受到:行政法不只是冷冰冰的法條,它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為什麼不能亂發罰單?為什麼人民有訴願、訴訟的機會?為什麼政府要公告、要說明理由、要聽取意見?這些不是形式,而是對人權的重重保障。
行政法,就是國家權力使用的SOP。如果國家能守規矩,那是我們的自由。如果它沒守,那我們就要知道,該怎麼讓它負責。
你學行政法,除了通過考試;你是在練習一種語言──一種有朝一日,能為你自己、也為別人發聲。
五、謝謝願意與我同行的你
這本書不是完美的,有什麼可以更好的地方,我很希望你告訴我,正如同我希望它陪你從混亂中找到秩序、從挫敗中找到信心,也希望你能在學習的路上,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那就翻頁吧。我們會從最基本概念開始,慢慢走進法源行為,往行政行為、程序、組織、救濟、責任等處前進,走進治理這個國家的邏輯。願你學習的每一步,都讓你更靠近理解,更接近正義。
也謝謝出版社同仁的鼎力協助,沒有你們就沒有這本書。
孫權 2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