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從資料處理到圖論實踐:用Python及AI最強工具預測分析

從資料處理到圖論實踐:用Python及AI最強工具預測分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757147
姜偉生
深智數位
2025年8月19日
427.00  元
HK$ 362.95  






ISBN:9786267757147
  • 規格:平裝 / 720頁 / 17 x 23 x 4.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電腦資訊 > 概論/科技趨勢 >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從資料處理到圖論實踐─用Python及AI最強工具預測分析



      編寫特色

      •? ? 數學 + 藝術——全圖解,極致視覺化,讓數學思想躍然紙上、生動有趣、一看就懂,同時提高大家的資料思維、幾何想像力、藝術感。

      •? ? 零基礎——從零開始學習 Python 程式設計,從寫第一行程式到架設資料科學和機器學習應用,儘量將陡峭學習曲線拉平。

      •? ? 知識網路——打破數學板塊之間的門檻,讓大家看到數學代數、幾何、線性代數、微積分、機率統計等板塊之間的聯繫,編織一張綿密的數學知識網路。

      •? ? 動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和大家一起寫程式、創作數學動畫、互動 App。

      •? ? 學習生態——構造自主探究式學習生態環境「紙質圖書 + 程式檔案 + 視覺化工具 + 思維導圖」,提供各種優質學習資源。

      •? ? 理論 +? 實踐——從加減乘除到機器學習,叢書內容安排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兼顧理論和實踐;在程式設計中學習數學,學習數學時解決實際問題。



      六大板塊

      資料處理、時間資料、圖論基礎、圖的分析、圖與矩陣、圖論實踐。這六大板塊都緊緊圍繞一個主題—資料!



      核心內容

      •? ? 遺漏值視覺化與插補方法:提升金融與醫療資料的完整性與可用性??

      •? ? 離群值偵測與圖形分析技巧:應用直方圖與散布圖,提升資料的穩健性??

      •? ? 距離計算與相似度評估:聚類、分類與資料比對的核心運算??

      •? ? 從矩陣運算到特徵工程:建構資料分析的數學基礎與特徵空間??

      •? ? 時間序列資料建模與分解:提取趨勢與週期變化,進行銷售與市場預測??

      •? ? 高斯過程與回歸建模:以核函數掌握資料變化,實現時間與空間預測??

      •? ? 圖論與關聯性矩陣分析:掌握社群網路連接性與影響力的核心結構

    ?


     





    第1篇? 綜述



    ? Chapter 1? 萬物皆數? ??

    1.1? ? 萬物皆數:從矩陣說起? ??

    1.2? ? 資料分類:定量 ( 連續、離散 )、定性 ( 名目、次序 )

    1.3? ? 機器學習:四大類演算法? ??

    1.4? ? 特徵工程:提取、轉換、建構資料? ??



    第2? ? 篇? 資料處理



    ? Chapter 2? 遺漏值? ??

    2.1? ? 是不是缺了幾個數?? ??

    2.2? ? 視覺化遺漏值位置

    2.3? ? 處理遺漏值:刪除? ??

    2.4? ? 單變數插補? ??

    2.5? ? k 近鄰插補? ??

    2.6? ? 多變數插補? ??

    ? Chapter 3? 離群值? ??

    3.1? ? 這幾個數有點不合群?? ??

    3.2? ? 直方圖:單一特徵分布? ??

    3.3? ? 散布圖:成對特徵分布? ??

    3.4? ? QQ 圖:分位數 - 分位數? ??

    3.5? ? 箱型圖:上界、下界之外樣本? ??

    3.6? ? Z 分數:樣本資料標準化? ??

    3.7? ? 馬氏距離和其他方法? ??

    ? Chapter 4? 資料轉換? ??

    4.1? ? 資料轉換? ??

    4.2? ? 中心化:去平均值? ??

    4.3? ? 標準化:Z 分數? ??

    4.4? ? 歸一化:設定值在 0 和 1 之間? ??

    4.5? ? 廣義冪轉換? ??

    4.6? ? 經驗累積分布函式? ??

    4.7? ? 插值? ??

    ? Chapter 5? 資料距離? ??

    5.1? ? 怎麼又聊距離?? ??

    5.2? ? 歐氏距離:最常見的距離? ??

    5.3? ? 標準化歐氏距離:考慮標準差

    5.4? ? 馬氏距離:考慮標準差和相關性? ??

    5.5? ? 城市街區距離:L1 範數? ??

    5.6? ? 謝比雪夫距離:L ∞範數? ??

    5.7? ? 閔氏距離:Lp 範數? ??

    5.8? ? 距離與親近度? ??

    5.9? ? 成對距離、成對親近度? ??

    5.10? ? 共變異數矩陣,為什麼無處不在?? ??



    第3篇? 時間資料



    ? Chapter 6? 時間資料? ??

    6.1? ? 時間序列資料? ??

    6.2? ? 處理時間序列遺漏值? ??

    6.3? ? 從時間資料中發現趨勢? ??

    6.4? ? 時間序列分解? ??

    6.5? ? 時間資料講故事? ??

    ? Chapter 7? 滾動視窗? ??

    7-1? ? 滾動視窗? ??

    7.2? ? 移動波動率? ??

    7.3? ? 相關性? ??

    7.4? ? 迴歸係數? ??

    7.5? ? 指數加權移動平均? ??

    7.6? ? EWMA 波動率? ??

    ? Chapter 8? 隨機過程入門? ??

    8.1? ? 布朗運動:來自花粉顆粒無規則運動

    8.2? ? 無漂移布朗運動

    8.3? ? 漂移布朗運動:確定 + 隨機? ??

    8.4? ? 具有一定相關性的布朗運動? ??

    8.5? ? 幾何布朗運動? ??

    8.6? ? 股價模擬? ??

    8.7? ? 相關股價模擬? ??

    ? Chapter 9? 高斯過程? ??

    9.1? ? 高斯過程原理? ??

    9.2? ? 共變異數矩陣? ??

    9.3? ? 分塊共變異數矩陣? ??

    9.4? ? 後驗? ??

    9.5? ? 雜訊? ??

    9.6? ? 核函式? ??



    第4篇? 圖論基礎



    ? Chapter 10? 圖論入門? ??

    10.1? ? 什麼是圖?? ??

    10.2? ? 圖和幾何? ??

    10.3? ? 圖和矩陣? ??

    10.4? ? 圖和機器學習? ??

    10.5? ? NetworkX? ??

    ? Chapter 11? 無向圖

    11.1? ? 無向圖:邊沒有向? ??

    11.2? ? 自環:節點到自身的邊? ??

    11.3? ? 同構:具有等價關係的圖? ??

    11.4? ? 多圖:同一對節點存在不止一條邊? ??

    11.5? ? 子圖:圖的一部分? ??

    11.6? ? 有權圖:邊附帶權重? ??

    ? Chapter 12? 有向圖? ??

    12.1? ? 有向圖:邊有向? ??

    12.2? ? 外分支度、內分支度? ??

    12.3? ? 鄰居:上家、下家? ??

    12.4? ? 有向多圖:平行邊? ??

    12.5? ? 三元組:三個節點的 16 種關係? ??

    12.6? ? NetworkX 建立圖? ??

    ? Chapter 13? 圖的視覺化? ??

    13.1? ? 節點位置? ??

    13.2? ? 節點裝飾? ??

    13.3? ? 邊裝飾? ??

    13.4? ? 分別繪製節點和邊? ?

    ?

    第5篇? 圖的分析



    ? Chapter 14? 常見圖? ??

    14.1? ? 常見圖類型? ??

    14.2? ? 完全圖? ??

    14.3? ? 二分圖

    14.4? ? 正規圖? ??

    14.5? ? 樹? ??

    14.6? ? 柏拉圖圖? ??

    ? Chapter 15? 從路徑說起? ??

    15.1? ? 通道、軌跡、路徑、迴路、環? ??

    15.2? ? 常見路徑問題? ??

    15.3? ? 最短路徑問題? ??

    15.4? ? 尤拉路徑? ??

    15.5? ? 漢米爾頓路徑? ??

    15.6? ? 推銷員問題? ??

    ? Chapter 16? 連通性? ??

    16.1? ? 連通性? ??

    16.2? ? 連通分量? ??

    16.3? ? 強連通、弱連通:有向圖? ??

    16.4? ? 橋? ??

    ? Chapter 17? 圖的分析? ??

    17.1? ? 度分析? ??

    17.2? ? 距離度量? ??

    17.3? ? 中心性? ??

    17.4? ? 圖的社區? ??



    第6? ? 篇? 圖與矩陣



    ? Chapter 18? 從圖到矩陣? ??

    18.1? ? 無向圖到鄰接矩陣? ??

    18.2? ? 有向圖到鄰接矩陣? ??

    18.3? ? 傳球問題? ??

    18.4? ? 鄰接矩陣的矩陣乘法? ??

    18.5? ? 特徵向量中心性? ??

    ? Chapter 19? 成對度量矩陣? ??

    19.1? ? 成對距離矩陣? ??

    19.2? ? 親近度矩陣:高斯核函式? ??

    19.3? ? 相關性係數矩陣? ??

    ? Chapter 20? 轉移矩陣? ??

    20.1? ? 再看鄰接矩陣? ??

    20.2? ? 轉移矩陣:可能性? ??

    20.3? ? 有向圖? ??

    20.4? ? 馬可夫鏈? ??

    ? Chapter 21? 其他矩陣? ??

    21.1? ? 圖中常見矩陣

    21.2? ? 連結矩陣? ??

    21.3? ? 度矩陣? ??

    21.4? ? 拉普拉斯矩陣? ??



    第7篇? 圖論實踐



    ? Chapter 22? 樹? ??

    22.1? ? 樹? ??

    22.2? ? 最近共同祖先? ??

    22.3? ? 最小生成樹

    22.4? ? 決策樹:分類演算法? ??

    22.5? ? 層次聚類? ??

    22.6? ? 樹狀圖:聚類演算法? ??

    ? Chapter 23? 資料聚類? ??

    23.1? ? 資料聚類? ??

    23.2? ? 距離矩陣? ??

    23.3? ? 相似度? ??

    23.4? ? 無向圖? ??

    23.5? ? 拉普拉斯矩陣? ??

    23.6? ? 特徵值分解? ??

    ? Chapter 24? PageRank 演算法? ??

    24.1? ? PageRank 演算法? ??

    24.2? ? 線性方程組? ??

    24.3? ? 冪迭代? ??

    ? Chapter 25? 社群網路分析? ??

    25.1? ? 社群網路分析? ??

    25.2? ? 度分析? ??

    25.3? ? 圖距離? ??

    25.4? ? 中心性? ??

    25.5? ? 社區結構? ??





    序言



      感謝



      首先感謝大家的信任。



      作者僅是在學習應用資料科學和機器學習演算法時,多讀了幾本數學書,多做了一些思考和知識 整理而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由於作者水準有限,斗膽把自己所學所思與大家分享,作者權當無知者無畏。希望大家在Github 多提意見,讓這套書成為作者和 讀者共同參與創作的作品。



      特別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欒大成老師。從選題策劃、內容創作到裝幀設計,欒老師事無巨細、一路陪伴。每次與欒老師交流,都能感受到他對優質作品的追求、對知識分享的熱情。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曾幾何時,考試是我們學習數學的唯一動力。考試是頭懸樑的繩,是錐刺股的錐。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從小到大為各種考試埋頭題海,數學味同嚼蠟,甚至讓人恨之入骨。



      數學所帶來了無盡的「折磨」。我們甚至恐懼數學,憎恨數學,恨不得一走出校門就把數學拋之腦後,老死不相往來。



      可悲可笑的是,我們很多人可能會在畢業的五年或十年以後,因為工作需要,不得不重新學習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統計,悔恨當初沒有學好數學,甚至遷怒於教材和老師。



      這一切不能都怪數學,值得反思的是我們學習數學的方法和目的。



      再給自己一個學數學的理由



      為考試而學數學,是被逼無奈的舉動。而為數學而數學,則又太過高尚而遙不可及。



      相信對絕大部分的我們來說,數學是工具、是謀生手段,而非目的。我們主動學數學,是想用數學工具解決具體問題。



      現在,這套書給大家一個「學數學、用數學」的全新動力– 資料科學、機器學習。



      資料科學和機器學習已經深度融合到我們生活的各方面,而數學正是開啟未來大門的鑰匙。不是所有人生來都握有一副好牌,但是掌握「數學 + 程式設計 + 機器學習」的知識絕對是王牌。這次,學習數學不再是為了考試、分數、升學,而是投資時間、自我實現、面向未來。



      未來已來,你來不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