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山部落歡迎你,這裡不只有熊,還很「友熊」!
跟著少年們的友情與冒險,揭開臺灣黑熊的神祕面紗
一起思考如何與熊和平相處,共享美麗家園
跟著少年們的友情與冒險,揭開臺灣黑熊的神祕面紗
一起思考如何與熊和平相處,共享美麗家園
12歲的男孩庫歐回到故鄉熊山部落,參加屬於他的成年禮。沒想到,他真的在熊山裡遇到黑熊!然而,爺爺卻告訴他,熊山裡很久以前就沒有熊了。難道真的是他眼花,錯把黑狗當黑熊?當他完成了成年禮的試煉,卻誤打誤撞闖進黑熊一族的聖殿,還聽到黑熊們談論起遇見人類的往事。這讓他不禁開始思考,原來熊山真的有熊,那人與熊,該如何共處呢?
本書特色
1 金鼎獎作家王文華執筆,從現實環境取材,打造人類與臺灣黑熊的奇幻世界
2 結合環境保育及泰雅族部落文化,探討「人熊共處」議題
3 融合泰雅族成年禮習俗,結合友情與冒險,待讀者探索自我內心的成長
【樂讀456】系列介紹
【樂讀456系列】是第一套帶領孩子衝破「閱讀之壁」的最佳讀物,提供美好的閱讀經驗,陪伴孩子在閱讀的路上一步步穩扎穩打,打通閱讀關節。
系列以好看的故事、多元的題材為國小中高年級、國中讀者設計的延伸讀本,二到六萬字中篇的長度,能提供孩子豐富、愉快的閱讀經驗,同時顧及中年級孩子對故事的需求,鼓勵孩子進階閱讀,從「拉近自己與文字的距離」,進階到「自書中探求對自己內心及外界世界的瞭解」,並期待在書裡找到認同感。
故事選材從幽默趣味童話、偵探冒險故事,或是小大人的成長心事等等,藉由這些具有正向價值觀的故事打造一個無痛閱讀的世界,讓孩子的閱讀興趣持續在高點,同時深耕閱讀實力。
V【樂讀456系列】初階:兩萬到四萬字中篇故事,可按章節分斷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續航力
【樂讀456系列】進階:四萬到六萬字長篇故事,更細膩深刻的情節,幫助孩子發展思辨力
各界好評
? ??
「遇到熊該怎麼??」一直以來,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對於這個問題總是有許多迷思,例如:裝死、爬樹、快跑等,這些都是以訛傳訛的錯誤訊息。當我們在野外遇到熊,應採取「四不一慢」:不慌、不跑、不尖叫、不與熊對視,慢慢退開, 或是搖響熊鈴、使用防熊噴霧等。這本書把保育臺灣黑熊、人熊共享山林、部落成年禮的知識,透過一個微奇幻、小懸疑、祖孫情的故事,讓讀者們沉浸在熊山部落裡,隨著主角庫歐,一起穿越山林、搭竹橋過峽谷、遇見黑熊們開會、傾聽熊的心聲, 一步步的挑戰認知、解開誤會、信守承諾,不僅完成了成年禮,更從迷霧森林裡, 看見了人熊和平共處的曙光。--曾品方/教育部閱讀推手、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 ??
熊是陸地上最巨大的食肉目哺乳動物,聽起來雖然很威武,但是臺灣黑熊因為有胸前的V形圖案,往往成為造型可愛受歡迎的吉祥物。近年因為臺灣生態保育觀念深植人心,環境復育逐漸具有成效之際,在山裡面遇到熊的機會越來越高,這本書適時提供我們撞見野生動物時該如何行動的方法。
除此之外,故事透過在城市長大的原住民少年庫歐回部落參加成年禮的過程,幫所有正面臨尋找自我認同及追求獨立自主的孩子們,梳理心中的困惑與徬徨,當庫歐認識了自己的族群文化,在現代與傳統,城市與部落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時,隨著庫歐一起走進熊山的讀者們,相信也能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故鄉。--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故事是從一位都會區泰雅族少年庫歐接獲熊山獵人學校成年禮的邀請信,始而展開了庫歐「接觸祖靈」的啟蒙之旅。
傳統上,泰雅族的「靈」是散布在身體周圍,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實踐,才能一次又一次通過對話(夢)、協調(禁忌)與平衡(祭儀),讓「靈」安適其所。泰雅族的「靈」更是泛靈世界,也就是自然靈在人世間的顯現。於是,通過熊(自然靈) 的出現,庫歐藉由生活的實踐(成年禮)、認識祖父(神話與事蹟)、真實面對熊的生活領域(魔幻現實),找到了「我�靈」身體的、心靈的安適,並且有了自信與勇氣通往「成為Bunun(完整的人)」之路。
王文華不愧是少年小說的寫作者,藉由說故事的翅膀,帶領我們體驗到熊(自然靈)的宇宙觀,極力推薦閱讀《那一天,我走進熊山》。--Walis•Nokan 瓦歷斯•諾幹/文學家
這本書的作者王文華曾是一位小學教師,著作等身,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學校圖書館也收藏一些作者的作品,是我經常推薦給學生,並且也會帶著學生一起閱讀王文華老師的作品,有幸能寫推薦序,真的深感榮幸!?
在山林生活幾十年中,曾有過一次近身靠近黑熊的經驗。那一次獨自一人在深山踏查,聽到陌生的聲響,抬頭一望,一隻黑熊就在舉目可見的距離覓食,驚嚇之餘,也是慢慢向後退,忍住不發出聲響,直到一定的安全距離才拔腿就跑。
閱讀《那一天,我走進熊山》的過程中,讀到書中所描寫的主角庫歐和熊第一次相遇的片段,簡直就是我當時親身經歷的過往,只差在覓食的內容不同,再次感受當時的緊張及驚心動魄。
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無論你是大人或是小朋友,相信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和收穫。--比令.亞布/臺中市博屋瑪國民小學校長
無論是過去或現在,黑熊與人一直生活在同一座山中,多數的時候,人或許未能察覺到黑熊就在身旁不遠處的暗林之中,但熊一直都在。讓我們跟著少年庫歐的腳步,一起走進熊山,從土地上學習祖先留下來的智慧,認識黑熊與人之間許許多多的傳說故事。
泰雅族用傳說與Gaga來規範人跟自然萬物的關係,自然也包含人如何看見黑熊的方式,借著《那一天,我走進熊山》,我們借鏡人與黑熊的心關係。--郭彥仁(郭熊)/ 臺灣黑熊保育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