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最後的影壇大亨(特別收錄:村上春樹 後記〈即使明知最後會輸〉)

最後的影壇大亨(特別收錄:村上春樹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748084
史考特.費滋傑羅
徐之野
新經典文化
2025年9月03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7748084
  • 叢書系列:文學森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學森林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一手遮天的天才製片人,會成功?還是墜落?

    《大亨小傳》作者費滋傑羅,揭開美國影視產業最真實的一面



    片場風華×拍攝秘辛×商業角力 時代巨擘



    以好萊塢傳奇製片人為原型,刻劃理想與命運、情慾與鬥爭、輝煌與幻滅

    帶你深入大銀幕的黃金年代



    【特別收錄】村上春樹 日文版翻譯後記〈即使明知最後會輸〉



      「費滋傑羅撇除偏見,鮮明地捕捉到在那個瀰漫著野性氛圍的早期電影界裡的蒙羅.斯塔爾——他的原型歐文.撒爾柏格作為角色的魅力,他們的成功與發達華麗耀眼,他們的沒落也極盡悲哀。翻譯本書時,深深嘆服於費滋傑羅圓熟的筆力。」——村上春樹



      1930年代,好萊塢的浮華世界裡,蒙羅•斯塔爾是電影帝國的傳奇,他以無與倫比的才華與熱情,試圖在商業及藝術之間尋求平衡,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同時,也墜入了權力與孤獨的漩渦。



      透過年輕女孩西西莉亞之眼,見證這位製片天才的輝煌與脆弱:他與神祕的女子凱斯琳邂逅,喚醒對亡妻的記憶,點燃了這場充滿注定無果的愛情;他與商業對手布雷迪較量,從幻想的電影延燒到真正的謀殺計畫,揭露了電影產業的黑暗面;他追求頂尖,對片場導演、編劇、助理、技術人員既關愛也嚴厲,他的指令就是鐵律。於是,當地震撼動片場、工會風暴來襲,斯塔爾的理想與命運也在好萊塢的鎂光燈下搖搖欲墜……



      作者費滋傑羅以其詩意的散文與深刻的洞察,捕捉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榮光與殞落,以動人的浪漫與悲劇勾勒出美國夢的幻滅,堪稱文學史上對電影產業最真實深刻的描寫──「人生在本質上就是一場勝負之爭,最後自己肯定會輸。說到能得到的回報,不是什麼幸福快樂,而是艱苦抗爭所帶來的更深刻的滿足。」



      ◆故事原型:美國電影產業的傳奇──歐文•撒爾柏格

      作者費滋傑羅以米高梅電影公司的電影製片人 歐文•撒爾柏格(Irving Thalberg),作為本作主角蒙羅•斯塔爾的角色原型,他曾寫道:「我深受撒爾柏格的吸引,因為他獨特的魅力,出眾的俊美容貌,華麗的豐功偉業,以及大冒險式的悲劇性結局。」



      撒爾柏格出生布魯克林,因患有心臟病被診斷活不過30歲。兒時體弱多病,但聰明好學,高中畢業就去當秘書,雇主是當時環球電影公司的老闆,憑藉著聰明的頭腦及對大眾喜好的高度掌握,21歲就當上環球電影公司的主管,被譽為「wonder boy」(神奇之子)。



      接著,26歲時被任命為米高梅電影公司(MGM)的製片總監,讓米高梅成為好萊塢最成功的製片場。他非常擅長挑選劇本及演員、召集製片團隊,在米高梅工作的12年裡製作了數百部電影,並創新了電影拍攝的方式,包括與編劇的劇本討論會、為獲得早期回饋而進行預演、為提升影片品質而不惜大量重拍等。好萊塢正是從他開始,確立了製片人高於導演的地位,永遠改變了電影產業的權力平衡。



      ◆費滋傑羅的最後著作:若真要說它像我的哪一本書,那應該就是《大亨小傳》。

      本作為費滋傑羅未完成之作。1939年,他開始撰寫本作時正處於事業及人生低谷,深受經濟壓力及酗酒的影響。後來,他搬至好萊塢擔任編劇,準備重新出發,卻可惜因心臟病發於隔年去世,僅完成6章內容,加上一些筆記和草稿,他曾寫道:「這整部小說裡沒有任何讓我憂心或者忐忑之處,不像《夜未央》是個走向衰敗的故事,讀起來沒有壓抑、也不病態,儘管結局是悲傷的。若真要說它像我的哪一本書,應該就是《大亨小傳》,但我希望它能完全不同──能夠激起讀者新的情感,甚至讓人用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1941年,費滋傑羅的好友艾德蒙•威爾森編輯本作,將之定名為《The Last Tycoon》(最後的大亨),包含6個章節、簡化的結尾以及費滋傑羅所留下的筆記,並調整了部分文字和結構。多年後,1993年,研究費滋傑羅的學者馬修.約瑟夫.布魯科利重新編輯本作,將書名改為《The Love of the Last Tycoon: A Western》(最後的大亨之愛:一部西部小說),忠於費滋傑羅的原始構想,恢復章節,重新收錄當年被威爾森調整的內容。



      1941年及1993年兩個版本內容有些許不同,多年來,全球眾多研究者及讀者投入其中,包括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村上春樹翻譯費滋傑羅作品四十餘年,推崇費滋傑羅的文學地位,他以1941年艾德蒙•威爾森的版本為本,翻譯本作於2022年出版,在後記中表達他選擇此版之因,為本作立下了一個時代的根基。



    心動推薦



      石偉明(資深發行)

      馬欣(作家)

      黃崇凱(小說家)

      詹傑(影視編劇)

      劉梓潔(作家、編劇)

      蕭詒徽(寫作者、自由編輯)



    Amazon讀者心得



      「費滋傑羅的寫作令人驚嘆,我要推薦給尋求更成熟閱讀體驗的人。他非常理解筆下的角色和他們身處的世界,並以隱喻和夢幻般的意象加以建構,文字兼具正式與真誠,這種平衡我從未在其他作者身上見過如此出色的呈現。」



      「以電影及製片人的世界為主題,這種故事需要一位浪漫主義者,費滋傑羅正是如此;需要對幻象的敏銳感知,費滋傑羅擁有這個天分;需要豐富的直覺洞察力,費滋傑羅在好萊塢生活並工作了足夠長的時間,得以從裡到外地書寫,素材在他手中如黏土般隨意塑形。讀者將帶著深深的遺憾閱讀他已完成的部分,惋惜他未能完成這部傑作。」



      「未完成的作品絕非接觸一位作者的最佳起點,但費滋傑羅的文字讓我立刻站到了他這邊。費滋傑羅的寫作功力在這部作品中展露無遺,書中的浪漫情節動人心弦,角色的情感糾葛及人際角力引人入勝,即使這部作品永遠無法抵達終點,也絕對值得一讀。」



      「書中包含費滋傑羅的手稿筆記,補充了他預計對稿件做的修改,根據這些,我實在無法想像本作若能完成,會有多麼出色。」



      「我愛這本書,永遠。這本書本來極有可能成為費滋傑羅最棒的小說……即使是以這種未完成的形態,它不僅引人入勝,更是美國生活的某個面向——關於好萊塢與電影,最好的創作。」





    ?


     





    村上春樹 日文版翻譯後記



    即使明知最後會輸(節錄)

    文�村上春樹  譯�劉子倩




      ……本書主角蒙羅.斯塔爾其實真有其人,他是以米高梅電影公司(MGM)的電影製片人歐文.撒爾柏格(Irving Thalberg)為原型,這點毫無疑義。當然,費滋傑羅身為作家,為這個原型添加了種種小說式的血肉,但撒爾柏格這個真實人物無疑帶給他大量的感觸,成為執筆長篇小說的原動力之一。與斯塔爾針鋒相對的反派角色派特.布雷迪的原型,則是同為米高梅共同創辦人的路易.梅耶(Louis Burt Meyer)。費滋傑羅的傳記作者安德魯.登伯爾(Andrew Turnbull)表示:

    「費滋傑羅深受撒爾柏格吸引,因為『他那獨特的魅力,出眾的俊美容貌,華麗的豐功偉業,以及大冒險式的悲劇性結局』。費滋傑羅承認正是撒爾柏格『間接為我提供了蒙羅.斯塔爾的大半個性——不過我也從其他人身上擷取了某些部分,甚至也不可避免地從我自己身上採用了許多元素』。」



      撒爾柏格在布魯克林長大,是蕾絲進口貿易商人猶太人之子,個子矮小看似孱弱,但他不到二十歲就被環球影片的老闆卡爾.萊姆勒(Carl Laemmle)發掘才華,轉眼間就成為電影製片場的大人物,被稱為「神童」。而他那足以堪稱夢想式的理想主義,以及驚人的完美主義(不惜重拍再重拍),不知疲倦的熱情和奉獻,使他成為電影界令人刮目相看的領袖人物,最後成為傳奇,深深吸引許多人。但是路易.梅耶嫉妒他的成功,兩人的不合最後浮上檯面,撒爾柏格因此被趕下台,遭到冷遇,一九三六年時不過年僅三十七歲的他便離世。附帶一提,撒爾柏格和美女演員諾瑪.希拉(Nomar Shearer)結婚,但她(和本作中出現的米娜.戴維斯不同)並未早逝,一直好好地活到一九八三年。



      在戰前猶太人仍受到嚴重歧視的時代,寫出以猶太裔美國人為光輝英雄的小說──尤其是由愛爾蘭(天主教)裔的作家費滋傑羅來寫,是特例中的特例。《大亨小傳》的主角傑.蓋茲比,來自美國中西部貧窮農民的家庭,在同樣程度的意義層面上,出自布朗克斯貧窮猶太家庭的蒙羅.斯塔爾,也同樣是從美國社會幾近最底層一路爬上來的英雄。他們赤手空拳,只靠自身才華急速攀登青雲之梯。他們胸中懷抱明確的夢想,有野心,並以此為動力,筆直地朝著上方前進,但是在某個時間點,那個夢想與野心牢牢地固著在了一名女子身上,並且因為那種固著之強烈,導致最後為自己迎來致命的毀滅。費滋傑羅定睛凝視那興衰亡滅過程的眼眸是溫柔的,同時也是冷靜的。



      就這個意義而言,蒙羅.斯塔爾等於是傑.蓋茲比的「西岸版」,但正如艾德蒙.威爾森在序文中指出的,斯塔爾不是蓋茲比那種不知從哪裡忽然降臨「長島奢華酒會」的神話性人物。在電影這個新興產業中,他開拓出自己的道路,是個能幹的年輕生意人。而好萊塢的電影產業,就是靠著許多有野心的猶太人支撐,正因為是新誕生的、一切都還「前途未卜」的產業,才有當時堪稱仍屬於社會局外人的猶太人介入的餘地。費滋傑羅能在當時就撇除偏見,鮮明捕捉到席捲那個多少還瀰漫著野性氛圍的早期電影界裡的蒙羅.斯塔爾──和歐文.撒爾柏格──獨具的人物魅力。他們的成功與發達既華麗又耀眼,他們的沒落也極盡悲哀絢爛。



      費滋傑羅在給女兒史考蒂(Scottie)的信中這樣寫道:「人生在本質上就是一場勝負之爭,最後自己肯定會輸。說到能得到的回報,不是什麼『幸福快樂』,而是艱苦抗爭所帶來的更深刻的滿足。」



      這或許也可以當作費滋傑羅的文學及其真實人生的一種結論。



      如果容我來說點個人感想,我在翻譯時,久違地重讀了這部小說,不由得對它深深改觀:「啊,原來這是一部比我所想的更用心、內容更深奧的小說。」逐行翻譯的同時,更再次嘆服費滋傑羅圓熟的筆力。

    ?
    二○二二年二月 村上春樹




    其 他 著 作
    1. 【當村上春樹遇見費滋傑羅】限量收藏組(《大亨小傳》+《一個作家的午後》,加贈費滋傑羅手稿帆布袋)
    2. 一個作家的午後:村上春樹編選 費滋傑羅後期作品集
    3. 大亨小傳(全新中譯本.獨家收錄村上春樹專文) The Great Gats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