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篇 解玄:對湯用彤、牟宗三之玄學典範論述的反思
第一章 湯用彤玄學典範論述的歷史探源與文化反思──從民初科玄論戰談起
第一節 緣起
第二節 情理之爭:科玄論戰下玄學派的餘波盪漾
第三節 此「玄」非彼「玄」:湯用彤玄學論述的歷史探源與文化反思
第四節 兩「玄」對話之後的承繼及轉化
第二章 人物品鑒學之新向度的探索──從牟宗三與蔣年豐的對話談起
第一節 緣起
第二節 從牟宗三、蔣年豐兩說的對話開始
第三節 語文覺:從隱喻意象到詩興仁心
第四節 形體覺:性情形氣的體現與實踐
第五節 與解釋學的對話
第六節 立足於儒家思想之人物品鑒學的反思
第七節 「道─玄」視域之人學新向度的探索
第八節 結語
第三章 對魏晉人學情智結構的再思考──從牟宗三《才性與玄理》的反省出發
第一節 謝大寧以牟說取代湯說之詮釋策略的反省
第二節 才性名理與玄學名理之異同交會
第三節 牟宗三兩層人學之基本架構的反省
第四節 對魏晉人學情智結構的再思考:「氣」之視域的開啟
第五節 結語
第二篇 玄解《世說》:《世說》詮釋學的示例與具現
第一章 《世說》詮釋學──「玄解」的進路
第二章 以「桓公入峽」、「孫、褚論南北之學」、「海岱清士」、「見此張緩」四則為示例
第一節 玄解《世說》示例之一:桓公入峽與忠孝之辨
第二節 玄解《世說》示例之二:南北之辨與探向地域之外
第三節 玄解《世說》示例之三:「海岱清士」如何解?
第四節 玄解《世說》示例之四:「見此張緩」如何解?
第三章 四則玄解案例的啟示與意義
第三篇 玄解嵇康二論:〈管蔡論〉與〈釋私論〉
第一章 反叛的重新凝視──嵇康〈管蔡論〉之兩層詮釋理路試探及其反思
第一節 緣起
第二節 從〈管蔡論〉的詮釋爭議出發
第三節 反隱為顯,管蔡之「心」見「理」
第四節 權實相須,內外兼敘
第五節 反叛的重新凝視之後
第二章 從越名任心到通物盡言──當代視域下重探嵇康〈釋私論〉的意義轉向
第一節 緣起
第二節 主體境界與客觀世界的關係重構
第三節 從「越名任心」到「通物盡言」
第四節 儒道思想並濟視域下的公私新論
第五節 餘論
結論
參引書目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