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美國康乃爾大學,目前同時在南非夸祖魯─ 納塔爾大學(University of KwaZulu-Natal)與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帕特爾曾在世界銀行工作,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實習,為聯合國提供諮詢,後來投身於抗議這些國際組織的運動。他的第一本著作《糧食戰爭》已在十一個國家出版。帕特爾的個人網站:www.rajpatel.org
在那次會上,賓夕凡尼亞大學華頓商學院金融教授赫曼(Edward S. Herman),從語言及意識形態支配的角度著眼,他指出在歐威爾寫作那個時刻,政治支配當道,因而遂有了小說裡的「雙重言說」(Double speaking),那是一種藉著控制媒體的灌輸而造成的結果。赫曼教授認為這是「新聞說了算」(Newspeak)的時代,但到了後來,這種「新聞說了算」卻讓位給了「市場說了算」(Marketspeak),藉著控制市場而主宰價值和選擇,已成了意識形態操縱的最大手段。研究經濟、商學及管理的都知道賓大華頓商學院長期皆為美國商學院排名第一,而赫曼教授專研金融及公司權力,更對政治及思想控制成一家之言。他與反抗大師杭士基(Noam Chomsky)曾合著《製造同意》(Manufacturing Consent)一書,已成研究思想宰制的經典之作。他在那次會議裡所提出的「市場說了算」這個概念,在二○○八年次貸風暴和金融海嘯後,已愈來愈得到人們的共感。因為一九三○年代之後的這次危機已使得人們警惕到,這次危機絕非意外,而是整個體制的積弊所致,而其源頭則是當代經濟思維與實踐已走到一條奇怪的單向道,富人及公司假借自由市場之名而綁架國家,遂行其「利潤歸私,成本歸公」的圖謀,於是實質上是「不自由」的所謂「自由市場」遂成了二十世紀後半段起最大的「政治正確」。這也是「重新思考經濟學」的主張日益茁壯的原因。人們已察覺到一種倒果為因的「市場製造意見」(Markets make opinions),「意見製造經濟學」(Opinions make economics)早已形成,當原本應該經世濟時、增加人類福祉的學科,已墮落為替私利背書,為少數人所製造出來的社會災害及生態災難做合理化的工具,人們又豈能不對經濟的整個思維邏輯與其實踐痛切反省呢?這也是最近一年多來,歐美許多經濟及商學院會開始反省並強調批判反思的原因!到了這時,赫曼教授所謂的「市場說了算」的警告,甚或最早的前代經濟思想家高伯瑞(J. K. Galbraith)認為當代經濟思維裡充滿了「看起來無辜的詐騙」,他們這些說法裡的先見之明才被人體會。
而《價格戰爭》此書,即由這點出發,而論及整個「市場」的知識缺陷及制度性集體詐欺,帕特爾由衍生性金融商品而論及葛林斯潘,再由葛林斯潘而回溯到主張極端放任的教母安蘭德(Ann Rand),而後再將重心轉到九二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蓋瑞.貝克(Gary Backer)。由於我曾對安蘭德以及蓋瑞.貝克的中文版譯著都寫過長篇討論,對他(她)們並非不熟悉,安蘭德徹底非法化了國家的調控角色,也徹底美化了公司富人這種保守主義所謂的「私人」,這乃是一切問題的終極原因。至於貝克,當今另一主要經濟學家巴洛(Robert J. Barro)在《沒有什麼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新千禧年的經濟理念》文集裡即已指出,貝克乃是「經濟學帝國主義」,因為他將經濟的「效用」理念無限放大,企圖把「市場」觀念用到解釋幾乎一切人類行動上,包括移民、監獄吸毒、女性問題上,這是種方法學上的帝國主義,產生了許多言之成理,其實卻極荒誕的觀點。
接續上述的有關理論上的探討,帕特爾進一步深入到當今的世界經濟現象上,一切的貧富不均、現代奴隸、對自然的剝削,將來可能的資源危機和糧食危機等,都有了更清楚的思考架構。而可能最值得注意的,乃是帕特爾雖然不排除某些人所強調的,「將國家職能重新找回帶進來」(Bring the states back in),但做為一個經濟民主及環境問題的運動者,帕特爾其實更關心糧食主權、土地權利等新型人民運動,也只有更加注重公共福祉和公共擁有,人類或許才有可能為當今問題找到更好的另類選擇!本書的後面兩部分,乃是我們並不熟悉的新概念和新做法,也是本書最值得省思的部分。而他所想的許多問題,我認為因臺灣最近所出現的土地及生態抗爭,我們對許多問題似乎也該重新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