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山黃麻家書(增修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75845
劉克襄
晨星
2012年6月13日
83.00 元
HK$ 70.5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自然公園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自然公園
分
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旅遊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臺灣山地日記:橫越合歡山兼記太平山 大元山之行
牽手遊山玩水
陽光回憶
工頭堅的龍馬之旅:從高知到北海道,尋訪?本龍馬的足跡
看球說故事:用球賽記憶一座城市,給自助旅行者的另類提案!【隨書附贈旅行運動貼紙】
內
容
簡
介
本書以住家旁邊的植物山黃麻為名,取其常見而普通,孩子們的成長卻是緩慢如檜木。我們必須等待,給他各種選擇的機會。自然教育的精神原本即該如此,不是要孩子們快速成長。
我不是成功的自然老師,也不諳於引導孩子,給予啟蒙。書中的文章只是證明,我很努力地探索和學習,希望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裡,可以靠近我,也靠近我所熱愛的山野環境。--劉克襄
台灣自然寫作開拓者劉克襄於初為人父之際,熱切寫下自己在島上的行旅足跡與林野體驗,希望以此手札與孩子分享。文字滿溢親情,筆調溫馨感人。信手讀來,大自然宛如渾厚的父親之手般擁人入懷,吸吮大自然的呼吸。
2012《山黃麻家書》增修版,劉克襄特別精選收錄近幾年與孩子互動的文章以及〈大樹之死〉續篇,讓讀者也能感受到親子情感隨時光流轉昇華轉化的不同氛圍。
本書特色
劉克襄寫給孩子的自然家書,在劉克襄的眾多著作中居特殊意義與價值,是許多研究劉克襄自然文學中必讀的經典著作。
作者簡介
劉克襄
最早縱情山林,化自然生態觀察於寫作的旅人。
他有詩人易感於所在空間的生命訊息能力,深情傳達出自然觀察家感染於景物的判斷與觀察趣味。
從鳥類觀察到台灣早期土地探險,他以一顆詩人之心,畫手之筆,涵容歷史人文的思索,細膩吐蘊,編織各種生態環境故事,被譽為台灣自然寫作的開拓者。
《山黃麻家書》係其二十年前初為人父時,嘗試以自己在島上的行旅過程和林野體驗,熱切要和孩子分享此一美好的自然手札。早年台灣自然教育如何養成,對後來的生態旅如何影響,都可在本書裡找到啟蒙的元素,以及牽動未來環境運動的分子。
代表著作有《風鳥皮諾查》、《消失中的亞熱帶》、《自然旅情》、《快樂綠背包》、《臺灣舊路踏查記》、《福爾摩沙大旅行》、《十五顆小行星》、《11元的鐵道旅行》等。
目
錄
新版
序
初版序
【旅行觀察篇】
1-1清晨在小綠山--8
1-2游泳池--10
1-3無尾港之旅--12
1-4知本溪之旅--15
1-5冬山河之旅--18
1-6灑筍寮--20
1-7嶺腳--22
1-8湖邊的旅行--24
1-9背包裡的食物--26
1-10野溪紀行--28
1-11鐵路旁的野花--30
1-12最早班的火車--32
1-13鐵路餐盒--35
1-14平原之旅--38
1-15山裡的吉普車隊--40
1-16冬天的林子--43
【植物篇】
2-1大葉山欖與平埔族--46
2-2馬拉巴栗樹--49
2-3木薯--52
2-4黃槿林--54
2-5福菇--56
2-6一個植物學家的台灣之旅--58
2-7大樹之歌--61
【鳥類篇】
3-1小學屋頂上的怪鳥--66
3-2喜鵲之旅(一)--69
3-3喜鵲之旅(二)--72
3-4喜鵲之旅(三)--74
3-5我們的鄰居,小污--76
3-6倒立生活--78
3-7貓頭鷹--80
3-8白色鴨子--83
3-9黑冠麻鷺--86
3-10皮諾查的家鄉--88
3-11賞鳥日記--90
3-12一場鳥類畫展--94
3-13為什麼賞鳥--98
【動物篇】
4-1沒有眼睛的老鼠--102
4-2家鼠與巢鼠--104
4-3台灣鼴鼠--106
4-4貧齒鯨--108
4-5抹香鯨--110
4-6露脊鯨--112
4-7海上的流星--114
4-8流浪狗--116
4-9四隻小狗--118
4-10星天牛與綠金龜--120
4-11尋找藏羚的人--122
4-12沙灘上的獸跡--125
4-13如何鑑定鯨魚--128
4-14捕捉方式--130
4-15蛇--132
【登山篇】
5-1雪山之旅--136
5-2畫家後面的小山--138
5-3外木山--140
5-4金凍山下--143
5-5南湖大山之旅(一)--146
5-6南湖大山之旅(二)--148
5-7南湖大山之旅(三)--150
5-8南湖大山之旅(四)--152
【學習認識篇】
6-1小綠山的第一年--156
6-2冬天的觀察--159
6-3我的自然寫作方法--162
6-4一本會長大長高的書--166
6-5如何聰明地使用野鳥圖鑑--170
6-6五本自然圖鑑--173
6-7沼澤原鄉--176
6-8死亡之書--180
6-9一首詩之後--182
6-10重讀「天地一沙鷗」--186
【寫於2012】
大樹之死(大樹之歌續篇)
航向異世界
序
新版序
三十而立時,也初為人父。
那陣子,除了持續野外觀鳥,我放棄了前往偏遠地方,從事定點觀察的計劃,也不再鎮日逗留圖書館,追探早年的自然志。我轉而在住家周遭,嘗試著探索其他動植物的知識。
隨著孩子的成長,我有著等待夥伴到來的浪漫期待。那時多麼渴望,日後孩子們也能走進這個美好的世界。甚至跟我一樣,有幸地受到自然的眷顧,努力以一輩子的探索,跟它密切對話。童年時能夠在郊野奔馳,那是我想留給他們最珍貴的財富。
這一系列家書便是在這樣的願景下逐篇產生,簡單地闡述了我這一階段的自然觀察和感觸。文章裡,多以「我」和「爸爸」輪番交替,一古腦地想把自己的喜愛和生活價值,從不同的面向,感性地傾吐,跟孩子們敘述心境。
一邊書寫,我也從中悄然領悟,或者萌發某一態度的生命執著,那是這把年紀已經無法想像的純真。這份送給孩子青春期以前的禮物,如今再回顧,或有給大,給重了。有些期待因而落空,比如說,成為像我這樣的自然觀察者。
但有些真的紮根了,只是很晚以後,過了青春期,他們才有感懷。如今孩子們已弱冠之年,翻讀此書,想必會更加體悟。
本書以住家旁邊的植物山黃麻為名,取其常見而普通,孩子們的成長卻是緩慢如檜木。我們必須等待,給他各種選擇的機會。自然教育的精神原本即該如此,不是要孩子們快速成長。
今回重新修訂,在文句上,我盡量保持原句文貌的敘述精神,但潤飾了一些不成熟地措詞,盡量語意更加婉轉。在篇章分類,我更保持過去的想法,刻意把鳥類觀察單獨輯成一個單元,其他動物再結成另一部分。主因是自己最早以鳥類觀察接觸郊野,在書寫上放入的議題,自是多於其他。
特別補增的兩篇短文,其一是小兒升國中後,自己的掙扎心情。另一篇,銜續著〈大樹之歌〉的內容。此文被收入國中課本,後來又有新的發展和觀察,或可跟原文做些對照。
我不是成功的自然老師,也不諳於引導孩子,給予啟蒙。這些文章的出爐只是證明,我很努力地探索和學習,希望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裡,可以靠近我,也靠近我所熱愛的山野環境。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小站也有遠方
2.
男人的菜市場(二版)
3.
十五顆小行星:探險、漂泊與自然的相遇(2版)
4.
陌生的美麗:突破日常的人文力量
5.
暴風雨下的中師: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紀實
6.
早安,自然選修課
7.
在街角,遇到飛行
8.
座頭鯨赫連麼麼 小說x繪本
9.
溪澗的旅次:劉克襄精選集
10.
虎地貓
11.
虎地貓
12.
野狗之丘
13.
福爾摩沙大旅行(二○一五年修訂版)
14.
兩天半的麵店
15.
城市書寫:33位作家臺中印象
16.
小鼯鼠的看法(新版)
17.
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
18.
四分之三的香港
19.
《鳥目臺灣》 藍光家用版套裝:齊柏林空拍紀錄短片+攝影文集
20.
《鳥目臺灣》 DVD家用版套裝:齊柏林空拍紀錄短片+攝影文集
21.
快樂綠背包(新版)
22.
裡台灣
23.
筆走田園嘉鄉:文學家筆下的山茶漁鹽風光
24.
男人的菜市場
25.
革命青年:解嚴前的野狼之旅
26.
大便蟲
27.
老樹之歌
28.
豆鼠回家
29.
晨讀10分鐘:挑戰極限探險故事
30.
當景色如詩:漫遊屏東
31.
鳥語北方三島
32.
回到美好的夜晚
33.
寄情山水:6位文學家的水土保持駐村故事
34.
上好一村:18個充滿Sun與Hope的小鎮故事
35.
風鳥皮諾查(二版)
36.
在地圖裡長大的台灣
37.
失落的蔬果
38.
大頭鳥小傳奇
39.
小石頭大流浪
40.
鯨魚不快樂時
41.
不需要名字的水鳥
42.
北台灣漫遊——不知名山徑指南2
43.
北台灣漫遊——不知名山徑指南1
44.
大山下,遠離台三線
45.
劉克襄精選集
46.
少年綠皮書─我們的島嶼旅行
47.
迷路一天,在小鎮
48.
安靜的遊蕩 — 劉克襄旅記
49.
最美麗的時候
50.
綠色童年─親子戶外旅行
51.
福爾摩沙大旅行
52.
座頭鯨赫連麼麼
53.
草原鬼雨
54.
扁豆森林
55.
自然旅情
56.
風鳥皮諾查**調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