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宗教與醫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39333
林富士
聯經出版公司
2011年12月21日
217.00 元
HK$ 184.4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生命醫療史系列
規格:精裝 / 504頁 / 17*23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生命醫療史系列
分
類
醫療保健
>
常識/概論
>
醫療常識
同
類
書
推
薦
抗老!!免疫最給力﹝增訂版﹞
最強疲勞恢復法:國家級體能訓練師教你對抗慢性疲勞,打造不累的體質
逆轉,由不得你不行!:逆轉系統神學十講
未來個人化精準醫療:運用單一個人的健康數據和DNA,打造專屬的治療方式和藥物
未來個人化精準醫療:運用單一個人的健康數據和DNA,打造專屬的治療方式和藥物
內
容
簡
介
即使已進入科學昌明的時代,宗教的幽靈似乎無處不在。
許多宗教團體都介入醫院的經營,新興的宗教團體也以替人治病或教人養生吸引信徒,民眾生病之時,不但求醫也求神,為什麼宗教與醫療會如此緊密相連?
本書收錄了十二篇論文,探討中國傳統宗教、道教、佛教、基督宗教在中國與臺灣社會的醫療布教活動,介紹其疾病觀念與治病方法,並分析宗教醫療與世俗醫學之間的關係模式。透過本書,我們可以了解,無論是宗教人物從事醫療工作,還是民眾生病時尋求宗教救助,在中國和臺灣,都是根深柢固的文化傳統。宗教對於世俗醫學有時會貶抑或拒斥,但通常會兼容並蓄。至於醫者則常視宗教醫療為迷信,並批評病人「信巫不信醫」或「棄醫而就巫」的行為。
作者簡介
林富士
1960年出生於臺灣雲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史、疾病史與文化史。著有《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初版,1999新版)、《紅色印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0)、《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書局,2000)、《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臺北:三民書局,2001)、《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等書。
目
錄
導言:宗教與醫療的糾葛(林富士)
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李宗焜)
一、前言
二、研究歷史的回顧
三、甲骨文中所見的疾病
四、殷人心目中致病的原因和疾病的治療
五、結論
古代東亞世界的咒禁師(張寅成)
一、序言
二、中國古代咒禁師的出現與傳播
三、日本古代咒禁師與道教
四、餘論
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林富士)
一、引言
二、「童乩」釋義
三、童乩的醫療者角色
四、童乩的疾病觀與醫療法
五、精神異常與人格解離
六、巫病與成乩
七、另一種病人
八、結語:另一種醫者
宋代道教醫療:以洪邁《夷堅志》為主之研究(莊宏誼)
一、前言
二、洪邁《夷堅志》所載道教醫療案例
三、《夷堅志》反映的道教醫療觀念與方法
四、結語
道教與種痘術(姜生)
一、道教之特有傳統與種痘免疫術之發明問題
二、從司痘神到種痘神信仰之發展及其內部結構
三、道書及醫籍所存道教迎神種痘科儀
漢譯密教文獻中的生命吠陀成分辨析:以童子方和眼藥方為例(陳 明)
戒律與養生之間:唐宋寺院中的丸藥、乳藥和藥酒(劉淑芬)
一、前言
二、佛教戒律中的藥與酒
三、寺院中的丸藥、乳藥和石藥
四、寺院中的藥酒
五、寺院養生藥物的背景:唐宋世俗社會中的養生風氣
六、結語
當病人見到鬼:試論明清醫者對於「邪祟」的態度(陳秀芬)
一、前言
二、邪祟的意涵與病機
三、邪祟的分類與病證
四、邪祟的診斷與治療:兼論「祝由」之義
五、小結
展示、說服與謠言:十九世紀傳教醫療在中國(李尚仁)
一、前言
二、中國醫療傳教事業的興起
三、傳教醫學的理想與實務
四、醫療傳教遭遇到的困難
五、中國人對傳教醫療的攻擊
六、反教謠言的醫療與政治成分
七、結語
天學與歷史意識的變遷:王宏翰的《古今醫史》(祝平一)
一、引言
二、王宏翰的新資料、《古今醫史》的版本與本文的詮釋策略
三、天、儒、醫三位一體的醫學觀
四、闢妄
五、定義醫療實踐
六、朱熹與醫者之社會地位
七、結語
癩病園裡的異鄉人:戴仁壽與臺灣醫療宣教(王文基)
一、治療身體或/與拯救靈魂
二、樂生院與雙重教化工作
三、結語:作為文明任務的醫療宣教
從師母到女宣:孫理蓮在戰後臺灣的醫療傳道經驗(李貞德)
一、前言
二、孫理蓮的傳道生涯
三、從施藥包紮到集資建院的醫療救助事業
四、從非正式到正式的女宣工作
五、基督教的美國與自由中國
六、結論
序
導言
宗教與醫療的糾葛(林富士)
緣起
即使我們已進入多數知識分子所讚頌的理性昂揚、科學昌明的時代,宗教的幽靈似乎仍然無處不在。即使有不少醫學史家宣稱醫學已打敗宗教,在二十世紀的醫療市場上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但是,所謂的「醫療布教」與「宗教醫療」依然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實況。這在當代臺灣社會表現得格外清楚。首先,我們發現,許多宗教團體(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的慈濟功德會、行天宮等)都介入醫院的經營。其次,有一些新興的宗教團體,往往以替人治病或教人養生法(或是所謂的氣功)吸引信徒。此外,民眾生病之時,往往求醫也求神,兼用醫藥和宗教療法。身處這樣的情境,我們不禁要問:這是近來才有的、偶然的社會現象?還是根深蒂固、源遠流長的文化習性?宗教與醫療又為什麼會如此緊密相連?
解惑之道
為了解決這樣的困惑,我們勢必要採取歷史學的方法,探索各個宗教在中國社會(包括以漢人為主體的臺灣社會)的醫療活動及相關的觀念和信仰。至於更具體的問題則包括:
(一)各個宗教是否曾從事醫療活動?其動機為何?
(二)各個宗教是否曾利用醫療活動傳布其信仰?
(三)各個宗教如何看待疾病與醫療?
(四)各個宗教如何解釋病因?如何治療疾病?
(五)「醫療」在各個宗教的信仰體系中佔有什麼樣的位置?
(六)各個宗教的「疾病觀」和「醫療法」與「世俗」醫學有何異同?
(七)各個宗教的「疾病觀」和「醫療法」彼此之間有何異同?
上述課題,雖然已有學者進行討論,但大多單純的從個別的宗教(如道教、佛教)著眼,而且很少能全面的考量所有的課題。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國和臺灣社會的宗教太多,歷史也相當久遠,單憑一人之力確實很難進行較為全面性的研究。因此,我和我的同仁覺得有必要聚集研究各個宗教的專家以及醫學史的研究者,針對存在於中國和臺灣社會中的傳統信仰(巫覡信仰、民間信仰、術數信仰)、主要的組織性宗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若干近代的新興宗教,一方面各自進行細緻的個案研究,另一方面則相互對話,進行跨宗教和跨時空的比較研究,期待能尋繹出宗教與醫療之間的各種關係模式。在這樣的考量下,我們以「宗教與醫療」為題,向中央研究院提出一個為期三年(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整合性研究計畫。
「傳統信仰」的部分,由林富士(專長為巫覡史、道教史和醫療文化史)研究中國的「巫醫」傳統和臺灣「童乩」的療病活動;李宗焜(專長為古文字學)利用殷墟的甲骨材料和遺址,探討殷人宗教中涉及醫療和疾病的儀式和觀念;李建民(專長為術數史和中國傳統醫學史)探討「方術」傳統中的「身體」觀;宋錦秀(專長為臺灣史、醫療人類學)分析臺灣民間信仰中有關婦人胎產疾病和祟病的觀念與習俗。
「組織性宗教」的部分,則由劉淑芬(專長為佛教史)和康樂(專長為佛教史、宗教社會學)分別探究佛教與中古醫療文化之關係,及佛教對於中國飲食、養生文化的影響;李貞德(專長為性別史、西方基督教史、醫療文化史)、祝平一(專長為科技史、基督教與近代中國、醫學史)、李尚仁(專長為西方殖民醫學史)分別探討基督教在臺灣和中國的醫療事業和傳教活動。此外,張哲嘉(專長為中國傳統醫學史)則分析佛、道二教的教義如何影響中國的醫學理論。
上述學者的研究課題雖然不足以包括所有的宗教,也無法涵蓋所有的歷史時期和地理空間,不過,以臺灣學術社群的規模和中央研究院的人力,以及計畫的時限來說,能有這樣的組合,已經頗不容易。具體的分工與合作方式是採雙軌制,一方面由各子計畫的主持人進行其個案研究,另一方面則是以工作會報、討論會的方式,針對共同的課題,提出其專業的意見,以進行各個宗教之間的比較研究。至於不足的地方,則是以聘請博士後研究人員(王文基、Gregoire Espesset),以及培育博士候選人(陳元朋)的方式,並邀請更多的相關領域的專家,不定期召開研討會,擴大參與。
主要內容
在這本論文集中,我挑選了十二篇不同時間、空間與宗教的論文:一、李宗焜的〈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介紹殷人貞卜傳統中的疾病觀與醫療法,其中的核心觀念與作為,如祖先與鬼神譴祟致疾、祭祀與禱告以求癒疾,便是中國傳統宗教解釋病因與治療疾病的基本模式。二、張寅成的〈古代東亞世界的咒禁師〉,說明中古時期咒禁療法的主要內涵、咒禁術的出現,及其在東亞世界(中、韓、日)的流傳。三、林富士的〈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說明童乩在近、現代臺灣社會中的醫療者角色,以及其所承繼的中國巫醫傳統的疾病觀與醫療法。四、莊宏誼的〈宋代道教醫療:以洪邁《夷堅志》為主之研究〉,說明道士在中國社會的醫療活動,及其特殊的醫療體系(包括醫藥、養生、法術與儀式)。五、姜生的〈道教與種痘術〉,闡述道教如何結合純粹的醫療技術(種痘術)和宗教信仰(痘神信仰與種痘科儀)。六、陳明的〈漢譯密教文獻中的生命吠陀成分辨析:以童子方和眼藥方為例〉,說明密教的醫療方法除了使用咒語與相關的儀軌之外,還運用源自印度生命吠陀的藥物治療,但一如道教,密教也企圖將純粹的醫療技術(藥方)融入其宗教體系之中。七、劉淑芬的〈戒律與養生之間:唐宋寺院中的丸藥、乳藥和藥酒〉,說明唐宋時期的禪宗如何將當時流行的養生文化(湯藥與各種藥物),融入寺院生活和宗教儀式,這也是較為少見的世俗醫學影響宗教的例證。八、陳秀芬的〈當病人見到鬼:試論明清醫者對於「邪祟」的態度〉,檢視世俗醫學與宗教傳統對於「邪祟」解釋與療法的異同,以及明清醫者對於「宗教醫療」(祝由術)的看法。九、李尚仁的〈展示、說服與謠言:十九世紀傳教醫療在中國〉,探討十九世紀西方醫療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及他們所激起的爭議與衝突,並分析傳教士如何透過宗教儀式與論述,讓他們的醫療活動具有濃厚的宗教意涵。十、祝平一的〈天學與歷史意識的變遷:王宏翰的《古今醫史》〉,探討一位天主教徒如何透過醫學史的寫作,闡揚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醫學理念,並批判中國醫學中的「異教」成分。十一、王文基的〈癩病園裡的異鄉人:戴仁壽與臺灣醫療宣教〉,說明基督教的醫療宣教在二十世紀前半葉臺灣癩病防治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十二、李貞德的〈從師母到女宣:孫理蓮在戰後臺灣的醫療傳道經驗〉,闡述二十世紀後半葉基督教在臺灣醫療傳道的轉變及其中的性別與政治意涵。
結語
上述十二篇論文,涉及的宗教傳統有:中國傳統宗教(術數傳統、巫覡文化)、道教、佛教(密教、禪宗)、基督教和天主教;觸及的醫學體系有:中國傳統醫學、祝由醫學、印度傳統醫學(生命吠陀)和西方近代醫學。雖然本書收錄論文的範疇,遠不足以涵蓋所有的宗教傳統和醫療體系,但透過這些例證,我們可以確信:無論是在臺灣還是在中國,甚至是在整個東亞世界,也無論古今,幾乎所有宗教都曾涉入醫療事務,從事醫療布教活動,也都具備對於疾病的獨特看法和醫治方法。不過,他們的疾病觀與醫療法和世俗醫學之間的關係,親疏不一,醫學在各個宗教信仰體系中所佔有的位置也不盡相同。
其中,中國傳統宗教基本上是以「宗教療法」為主,宗教與醫療高度混同,但與世俗醫學的距離較遠,且常飽受醫者抨擊。道教則兼採「宗教療法」與世俗醫學的觀念與技術,並發展出獨特的養生文化,甚至有融混了醫學技術與宗教儀式的療法,同時,道教也高度重視研修醫術並以醫療布教。而中國佛教的情形,雖然與道教頗為相似,但佛教與世俗醫學的關係並不緊密,養生文化也大多採借而來。至於基督教和天主教,其在中國與臺灣社會的傳教活動,確實高度仰賴醫療,而其醫療活動雖然也具有某種程度的宗教意涵,甚至也有宗教療法,但相較於其他宗教傳統,這一方面顯得較不發達,而且,其所採用的近代西方醫學與基督宗教信仰本身,通常可以完全切割。換句話說,醫療(尤其是世俗的醫學知識與技術)在基督宗教的信仰體系中並未占據重要的位置。
除此之外,經過三年的研討,我們發現,無論是宗教人物從事醫療工作,還是民眾生病時尋求宗教救助,在中國和臺灣,都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有些宗教,尤其是道教和佛教,還提出了一套有別於世俗醫學的疾病觀和治療方法。他們大多強調,人之所以生病,主要起因於道德上的敗壞和鬼神的責罰,因此,治療方法也偏重於懺悔、祭禱、齋醮、功德這一類的宗教療法,或是以符咒、厭勝為主的巫術療法。此外,他們也採納食療、沐浴、按摩、導引、房中之類的養生術。對於世俗醫學,他們有時會加以貶抑或拒斥,但是,通常都會兼容並蓄。有些宗教,尤其是近代的基督宗教和若干佛教團體(如慈濟功德會),更幾乎全賴世俗醫學。至於宗教人士或宗教團體介入醫療事務的緣由,主要是基於宗教信仰。有的是為了傳教,有的是為了救人以積累功德,有的純粹是出自慈悲之心。不過,也有人是為了營生或名聲。由於各個宗教積極介入醫療事務,傳揚他們對於疾病的看法,並且提供各式各樣的治療方法,傳統中國及臺灣的民眾,生病之時,便可以在多元的醫療系統中抉擇或遊移。因此,患者的就醫行為,有時便被知識分子和專業醫師批評為「信巫不信醫」或「棄醫而就巫」,而「巫醫並用」也的確是長期以來常見的社會現象,治病時「要人也要神」(人的醫技加上神的庇佑)也成為民眾普遍的心態。
整體而言,宗教的確常以醫療做為傳教或個人修道的工具,有些宗教甚至將醫療視為其信仰體系的一環,強調習醫以自療或濟世為其天職。不過,宗教與世俗醫學之間也會有互斥的現象。有些宗教認為疾病與壽夭都由天(神)所決定,生病時只能聽天由命或尋求神靈的救助,因此,並不贊同或鼓勵病人尋求醫藥治療。而專業醫師則往往視宗教信仰或宗教療法為「迷信」,不僅無助於治病,甚至會妨害醫療。然而,從實務來看,不管宗教所採取的療法為何,對於其信徒而言,似乎可以緩解病人在心理和道德上的焦慮與不安,甚至強化其對於療癒的信心。而且,傳統中國及臺灣社會面對瘟疫流行的因應之道,除了醫療救助之外,往往也會採取政治改革、社會救濟和道德重整。因此,我個人認為,政府可以鼓勵宗教團體投入醫療工作,宗教人士也應一本其傳統及善心,協助社會照護病人之身心;另一方面,醫生則應和宗教界合作,提供病人更全面的醫療服務,至少,應該學習聆聽、理解民眾對於自身病痛的感受、不安和詮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2.
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
3.
巫者的世界
4.
品味經典套書(共十二冊)
5.
小歷史:歷史的邊陲(增訂二版)
6.
「數位人文學」白皮書
7.
疾病的歷史
8.
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
9.
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文明叢書5
10.
小歷史:歷史的邊陲-三民叢刊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