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好吃好玩種子盆栽(2012年全新封面改版上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932510
董淑芬
麥浩斯
2012年11月29日
100.00 元
HK$ 80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綠生活
規格:平裝 / 128頁 / 16.8 * 23 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綠生活
分
類
生活風格
>
居家生活
>
花草園藝
同
類
書
推
薦
大人的多肉植物鑑賞圖鑑
草坪管理實務
花束�花圖鑑:32款花束X300種花材,神樂?夢幻名店花職人親授,打造讓人一眼難忘的花束作品
陽台種菜樂趣多
以菜種菜真簡單:第一本居家「再生栽培」圖解入門書!利用剩的菜根、莖葉,一個杯子就能種!
內
容
簡
介
輕鬆種出10天採收的鮮嫩蔬菜
空間最節省,做法超簡單,營養100%不流失
在家種菜好簡單
沒有土地、沒有太陽、沒有花盆也OK?是的,快搬出鍋碗瓢盆,找個角落空間,我們教你運用小小種子,短短 10 天,就能收成營養滿滿的芽菜,而且採收立即食用,營養最為完整。
芽菜變美味的創意料理
誰說芽菜只能吃沙拉或涼拌?跟著本書「私房料理」,花點巧思來點變化,拌飯、打汁、酥炸、手捲、濃湯、夾餅、壽司…,輕鬆在家自製健康美味餐點。
種菜也能做居家綠化
每一類種子都會標示種子篩選處理、催芽技巧、適合的容器深度/高度、栽種溫度、日照需求、採收天數,讓你順利將種子種成一片鮮綠小森林。你還可選搭杯盤、陶瓷、玻璃瓶罐等喜歡的器皿,擺設在窗邊、餐桌、廚房一隅,可愛多樣的姿態,也是點綴居家環境的一抹綠意。
本書特色
1. 10天採收懶人小菜園
2. 種子變芽菜的101種玩法
3. 芽菜變美味的25種創意料理
作者簡介
董淑芬
從小就渴望擁有一個花園,喜歡植物喜歡烹飪。為了實現花園的夢想,民國85年離開都市,來到人生地不熟的楊梅小山城,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卻開啟了人生的新視野。也因為這一扇綠色的窗,讓她的生活多采多姿。現在家兼職寫作並經營社區花店香草小舖。
著作:
● 好吃好玩種子盆栽 (2012年全新封面改版上市) (麥浩斯)
● 我的野菜花園 (2012年全新封面改版上市) (麥浩斯)
● 盆栽種菜超簡單 (2012年全新封面改版上市) (麥浩斯)
董淑芬的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herbgarden232
相關著作
《我的野菜花園(2012年全新封面改版上市)》
《盆栽種菜超簡單(2012年全新封面改版上市)》
目
錄
PART 1在家種菜好簡單
10個種植芽菜的理由
5個栽種小知識
6個最常遇到的Q&A
10種創意芽菜玩法
PART2 芽菜栽培日記
1.充足日照
小麥-青草香甜滋味
黑麥-新芽大玩紅配綠
燕麥-QQ彈牙好入口
蕎麥--色澤鮮豔如公主
豌豆--新手推薦首選
珠蔥--食材大變身
小白菜--陽光下的嫩綠
青花菜--特有辛味上心頭
青江菜--和蝴蝶搶著吃
芥藍菜--小巧嫩葉心連心
2.些微日照
紅扁豆--豆芽音符排排站
綠扁豆--歐洲人最愛營養食材
花豆--訂做的花色外衣
胡蘿蔔葉--廚餘新發現
向日葵--太陽的祝福
蘿蔔嬰--勁爆小炸彈
空心葉-新葉愛比YA
蠶豆--巨人豆豆惹人愛
雞豆--外國來的花生豆
3.無日照
綠豆--平民小豆芽
紅豆--會上癮的爽脆感
葫蘆巴豆--熟悉的咖哩香料
苜蓿--傳說中的精力好料
黃豆--挑戰豆中之王
黑豆--少見的黑帽豆子
序
前言
台灣的珠寶業界已經發展許久,但有專責培育珠寶與飾品設計人才的大學院校卻寥寥無幾,發展的歷史也不久,現存的教育體制也多以腊雕、金工為主,但時代在變,尤其面臨對岸的競爭,台灣更應該著重在設計方法與創造力的培養,筆者有感於此,認為加入電腦化的設計(CAD)與製造(CAM)將可以帶動競爭力的提升,因此將過去所學與國內外資料彙整,再結合業界經驗,集結成此書,盼無私的貢獻,能盡一己綿薄之力,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數位珠寶飾品設計與傳統最大的不同,在於打版的階段決大部分由電腦取代,而且優勢在於可以省去大量費時製作的時間,更專注於設計與創新的工作上。早期台灣珠寶業界的發展是由香港的師父將手藝帶入台灣,這門手藝少說要5 ∼ 10 年以上的磨練才有可能「出師」,但今日拜電腦與科技所賜,只要好好學習軟體與相關實務知識2 ~3 年的時間,便可以達到不錯的成績與境界。
這本書獻給我所感謝的人及各位台灣的讀者,希望台灣的設計教育與產業能愈趨完善與蓬勃,謝謝。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