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游潛兼巡露:「攝影鏡像」的內觀哲理與並置藝術 The Latent and the Visible

游潛兼巡露:「攝影鏡像」的內觀哲理與並置藝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195985
游本寬
游本寬
2013年1月05日
190.00  元
HK$ 161.5  







規格:精裝 / 112頁 / 23*30 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藝術設計 > 攝影 > 攝影理論









◎影像與文字深度對話的「影像藝術書」,有如一場捧在手上參觀的攝影展覽。

  應該是,藝術創作中有感於「攝影語言」的極限;應該是,有感於照像相關的藝術表述,不應自侷限於「非圖、即文」的二擇一;應該是,有感於當代新科技表述媒介的多元齊出;應該是,有感於現實中大批同時能多事、多工新人類的到臨……太多生活感觸、不少的藝術省悟,於是:

  《潛露》系列在作品發表之後,再出版的《游潛兼巡露》,是個人對攝影藝術,另一次「藉文省圖」的創作思考模式,其結果希望是一種另類、替代式創作。

─游本寬

  堪稱台灣中生代攝影家中,最積極從事影像創作發表的游本寬教授,2012年再次將近年的新形態創作集結成冊,出版了這本高藝術性創意,設計、印刷都十分精美的《游潛兼巡露》。

  影像方面,《游潛兼巡露》一書以《潛.露》系列作品為本,藉由日常生活物件作為表現元素,透過並置影像形式來探究生活哲思;文字方面,創作者企圖藉文表意,回顧作品自抽象思維到具體賦形的創作過程,並經由此形式,嘗試在公開展覽後對作品進行反思,進入第二層次的創作,深刻探索攝影美學的諸多議題。

  「藝術書」在藝術賞析活動的心理層面上,因閱讀私密性的特質,讀者和作者之間存在較顯著的互動,例如:必須親手觸摸、翻閱,在思緒單一投入作品的情況下閱讀,無法同時進行其他活動,促使個人的眼、心、神等官能,與手上他人的作品產生對話。一般展場裡,觀眾無法近身接觸藝術品,「藝術書」讀者卻能夠完整親近藝術實體。《游潛兼巡露》的書本形式設計,特別以「圖潛」.「文露」、左右並展的創意方式呈現,令內容與形式相互呼應,以此彰顯《游潛兼巡露》的藝術性,並可讓閱讀活動從平面單張、雙面並置、跨頁延展、前後頁的比較,甚至經由相當頁數所串連出的「閱讀時序」等變化中,吸引各領域讀者的深度介入,悠遊於《游潛兼巡露》既平面又立體、似文學又如影視般的藝術閱讀中。

  在一個眾人「多看圖、少碰字」的數位時代,游本寬希望藉由藝術書《游潛兼巡露》的出版,可以為自己(或他人)找到多那麼一點創作呼吸或影像感動的方式,讓作品有自己的藝術生命。

  游本寬歷年發表的藝術書計有:《游本寬影像構成》(1990)、《真假之間,游本寬閱讀臺灣系列之一》(2001)、《台灣新郎──「編導式攝影」中的記錄思維》(2002)、《有人偶的群照與聖誕樹》(2008)、《手框景.機傳情》──政大手機書(2009)、《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2011),《游潛觀行露──「攝影鏡像」的內觀哲理與並置藝術》(2012)。其中除《有人偶的群照與聖誕樹》僅限三個版數,其餘作品皆為「量產上市」可購得的書籍。

本書特色

  攝影家游本寬自言「非紀錄性影像」的創作理論和作品實踐,深入論述個人心靈及哲思表現。

  一個系列創作、廿八組「雙併」影像、三萬字篇幅,探尋影像的創意呈現形式,,激發藝術與靈光的火花。

  適合大專院校美術、設計、藝術等影像創作相關系所學生,以及專業影像創作者細細咀嚼。

作者簡介

游本寬 (1956)

  美國Ohio University「美術攝影」碩士(MFA)、藝術教育碩士(MA),現任實踐大學媒體傳播設計系專任教授,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以及政大傳播學院兼任教授,著有《游本寬影像構成》-1990、《論超現實攝影》-1995、《真假之間》-2001、《台灣新郎》-2002、《美術攝影論思》-2003、《手框景.機傳情》-----政大手機書-2009,以及《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2011。

  1981年起,游本寬以日常顯現的台灣景觀、建築及其相關的文化產物為內容,持續發表「閱讀台灣」系列影像,代表有:

  《真假之間》系列,動物篇、肖像篇、信仰篇;
  《法國椅子在台灣,觀光旅遊》系列;
  《台灣房子》系列,民舍、商家、宗教建物專題;
  《永續寶島》系列;
  《台灣公共藝術》系列,地標篇。

  攝影藝術以傳統照片、「藝術書」,以及多元影像裝置形式在台灣、中國、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地舉辦過六十餘次展覽;並多次通過國科會補助,從事中、美攝影教育研究,以及台灣當代攝影家和影像數位化的互動研究。除此之外,2009年,首次接受「國美館」委托,就該館攝影類典藏品進行研究,並據此策劃了《「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專題展。

  近年來被收藏的代表作品有﹕臺北市立美術館《潛.露》系列五張,上海師範大學,《東看.西想》系列八張國立臺灣美術館,《台灣新郎》系列十張,《台灣水塔》系列九張——福建泉州華光攝影藝術學院「郎靜山攝影藝術館」,《真假之間--信仰篇》(26張50英吋照片影像裝置)、《台灣的公共藝術--地標篇》 (10張70英吋照片、76幅系列影像裝置)、<芝加哥地圖C-5>——國美館;<有關於高更>、<蘇珊的日記第三十六頁>及<紅色染料#5>——北美館;<有紅線的風景>——伊通公園;《法國椅子在台灣》、《台灣新郎》系列各一張——美國,紐約州水牛城的第六及七屆《CEPA藝廊攝影藝術拍賣雙年展》;《台灣房子》(10張照片、20件影像輸出品裝置——德國柏林Forderkoje藝術空間。


印書之前,為攝而視說
從「紀錄」到《潛.露》
揮去,照像紀實
真實,「媒體影像」的論述策略
拍照邁向內需、藝術化
《潛.露》轉進紙本《游潛兼巡露》
冥思外人的「鏡像式心象」
矯思,「照像式」抽象與文的關係
思量《潛.露》形構的哲學語彙
從「潛」與「露」的生活語意思想起
再思「彩色照像」是什麼?
拍照前,凝視平凡景物的哲學
接納生活的留白兼隱喻
由潛轉露、化露為潛的「過程藝術」
雙「攝影鏡像」並置的藝術
再論《潛.露》的藝術表現形式
邊界,非單一影像藝術的始點
「隨性」拍照?其實並不簡單!
「意」先行的圖庫式創作
數位圖庫創作1、2、3之後
數位「露」像說
寄語當代數位影像狂潮
數位影像科技的「形露」
附錄──關於我的並置影像創作
身體得移動著看──黑格狀的《影像構成》
巨牆上,散落拼貼大小不一的假動物照片
如同「雙書」,左、右並啟的「藝術家書本」
在窄巷裡,用照片「磚」砌影像「牆」
後現代、九宮格狀的《臺灣水塔》系列
直柱狀與「印象式堆疊」的《臺灣公共藝術》
重組與並置系列影像為一的《東看.西想》
繁複解構到單純比對、並置的醒悟



作者序

印書之前,為攝而視說

  經由相機(甚至是手機)的成像方式,無論其目的是新聞紀錄、美術創作,或一般日常生活所需,本質上就是一種「見」、「悟」、「行」的增智活動;大不同於走在街上眼睛不經意的飄、等人時腦筋隨意的轉,或坐在捷運裡指下無意識的版面操弄等。舉起相機拍照,看似單純個人所見、直覺取像的行為,其中卻有細心觀察、發現驚奇、理性歸納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還多了:當下即時決定、攝像實踐等,為人所最忽視的意志力介入要素。

  藝廊或美術館內,面對那些描述日常生活周遭的好作品時,都讓人感知到:藝術家的「看見」,絕非單一視覺官能的作用;而是同時接納了自身聽、觸、嗅、味覺等的牽引或加成──看見,是創作者全人介入的觀看行舉。另一方面,當自己透過相機上小觀景窗凝視廣大對象時,也醒悟到:即使是一般的家庭外出旅遊照相,行前,在心智方面也應先累積相當的有形知識(未必和藝術相關)和無形的文化修為,換句話說,按下快門前,對於他者或自我的內省功課,遠比對相機硬體的熟稔更為重要,因為作過功課的雙眼,肯定較有辦法使鏡頭在現場中,看見比表象更精彩的「彩色」風景、「立體」多面向的人文對象;否則,背著相機只會將所見景象視而不見。

  上述的「見.悟」,甚至人與機具之間「行」的串連關係,雖在中、外名家著作、演講或優秀的作品集裡,頻頻聽見也常常讀到,但,似乎唯有隨著年歲增長、無盡創作困境的迎對之後,方能深刻認知:

  攝影藝術的精髓在創作者
  不斷追尋
  沉潛於個人心理底層、具創造力的「藝術眼」
  永續挑戰
  簡單拍照如何產生撼動人心的創造力

  再高畫質的影像資訊
  不會自動等於
  藝術

  現實生活中
  不是 任何老照片
  都能 讓自己或他人
  感動

  創作藝術
  與其 深困於用畫、刻雕、藉鏡、運筆……
  不如 心胸敞開些、多感受點周遭、努力尋覓動人的內容
  內容 要不自戀
  形式 要不等於嬉戲
  藝術 得傳播




其 他 著 作
1. 釘地=Dropping a pin
2. 《既遠又近......》Near & Far......
3. 《招.術》 Welcome: The Art of Invitation
4. 口罩風景
5. 口罩風景 MASKED : SPEECHLESS
6. 超越影像「此曾在」的二次死亡
7. 「編導式攝影」中的記錄思維
8. 五九老爸的相簿
9. 《鏡話•臺詞》,我的「限制級」照片
10. 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
11. 論超現實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