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快樂綠背包(新版)

快樂綠背包(新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77146
劉克襄
晨星
2013年6月14日
93.00  元
HK$ 79.05  







叢書系列:自然公園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自然公園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旅遊文學









青年劉克襄的自然足跡
把詩人的情緒裝在背包和心裡去旅行,
去向大自然多學習一點點。

  與許多以綠色觀察為重點的自然旅行人不同,
  劉克襄筆下的大自然,少了憤慨,多了自娛娛人的樂趣:
  荒謬的城市公園景觀、漾著人情味及同樂會趣味的觀鳥行動、
  隨時俯拾可得的野生奇蹟,
  都不僅僅是「自然記錄」文類所能概括的。

  舉凡書中關於社區生態環境的認識、自然步道的走訪、
  生態旅遊的倡議、都市空間的經營,
  以及地方自然誌的建立過程,均野趣盎然、深具催動力。

  看完本書,立刻背起綠背包,跟隨劉克襄來趟綠色行旅吧!

本書特色

  最值得珍藏劉克襄的全台綠色旅行和生態觀察紀錄。喜愛劉克襄旅行散文者,絕不容錯過的經典好書。全書更收錄劉克襄親手繪製的自然素描及生動有趣的觀察筆記。

作者簡介

劉克襄

  熱愛自然、喜歡塗鴉、喜歡詩,喜歡到處走走看看。博學多聞,多才多藝,寫過詩和小說,也寫過台灣史旅行研究與報導。

  熟識他的朋友都叫他「鳥人」,年少的夢想是憧憬於棒球、橋牌國手;在海軍當兵時,瘋狂迷上了鳥與鯨魚,而今,他是縱情山林的旅人與詩人,長期從事自然觀察旅行、拍攝與繪畫、書寫。

  他有詩人易感於所在空間的生命訊息能力,深情傳達出自然觀察家感染於景物的判斷與觀察趣味。從台灣早期土地探險到鳥類的觀察,他的自然寫作,是以一顆詩人之心,畫手之筆,涵容歷史人文的思索,細膩吐蘊編織的大自然故事。

  著有《山黃麻家書》(獲2012年度好書大家讀最佳讀物)、《消失中的亞熱帶》、《自然旅情》、《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麼麼》、《小綠山之歌》、《小島飛行》、《不需要名字的水鳥》、《臺灣舊路踏查記》、《福爾摩沙大旅行》、《望遠鏡裡的精靈》、《11元的鐵道旅行》等。



新版序 002
自序 004

Ch1【盆地之心】 006
1-1 大安森林公園紀事 008
1-2 大安森林公園的鳥類 010
1-3 路過植物園 014
1-4 總統府周遭 018
1-5 仁愛路上的鳥群 020
1-6 華中橋之旅 024
1-7 磺溪之旅 028
1-8 小綠山紀錄 034
1-9 萬芳社區的故事──抱仔腳坑自然志 038

Ch2【盆地邊緣】 044
2-1 老基隆紀事 048
2-2 金山小鎮 055
2-3 獅頭山奇遇 060
2-4 大屯自然公園志 066
2-5 去彼平等國小之日 072
2-6 平溪之旅 076
2-7 大豹溪之旅 082
2-8 再訪大豹溪 088
2-9 重回沙崙 096

Ch3【烏溪環境】 100
3-1 荒原之旅──漢寶、全興紀事 104
3-2 梅峰之心 110
3-3 台中公園見聞錄 116
3-4 回到八卦山──大佛區地理景觀步道行 122
3-5 水沙連紀行(一) 126
3-6 水沙連紀行(二) 134

Ch4【南方之南】 140
4-1 初訪美濃 146
4-2 四草驚奇 155
4-3 北壽山與南壽山 168
4-4 鳥松溼地 172
4-5 新港印象 176
4-6 南方之南 182

Ch5【後山南北】 188
5-1 冬山河 192
5-2 雙連埤 200
5-3 松蘿湖之旅 208
5-4 七星潭防風林 220
5-5 車過縱谷 224
5-6 縱谷的雁鴨大戰 256
5-7 台東邊緣 258
5-8 東海岸紀行 260

Ch6【離島素描】 262
6-1 菊島旅行記 264



新版序

博物學家初養成

  《快樂綠背包》系列作品大抵完成於九○年代初。此一階段,我擺脫了退伍後觀鳥時代的懞懂,自然志的繁瑣譯注和古道的熱情探查也逐漸平息。整個人彷彿轉變心志,不再汲汲於海岸沼澤的往返,或者鎮日埋首於圖書館的昏暗空間。

  那時兩個孩子逐一出生,基於照顧之責,重心集中於住家旁邊小綠山的三年觀察。我嘗試學習地方自然志的細膩探索,同時摸索一個博物學家該有的養成。而我對台灣的地方旅行似乎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歷史人文部分的擴大敘述,還有昆蟲之類細物的化簡為繁,奇巧地成為這個階段,我很偏好強調的內涵。從一隻蜻蜓看小鎮,從一位凡人度鄉野。我享受著博物學可能帶來的淵博見識。

  此時的台灣旅行,自然觀察者和社區之間,開始有一微妙的良好互動。我跟不少地方文史田野調查的朋友,也幾乎在此時初次謀面和邂逅,後來成為一輩子關心家園環境的好友。

  這個階段的台灣之旅,我的經驗還不足以對整個島產生宏觀的論述,但從一些自然的浮光掠影,分析台灣生態環境的可能已然萌芽。在地生態旅遊意識也興起了,但如何實踐似乎還沒有較好的對話,或者各種可能都還在調整中。

  另外一個視野的開啟,當在於更充分體認城市的自然環境發展。我對親子生態教育,綠色城鎮的自然走向,一直想找到允當的位置。讀者當可在我的四處走訪裡,看到這一滿滿洋溢的樂趣。

  城市如何跟自然搭線,鄉野如何重新換裝,此時,我應該還是跟隨在前線的通訊小兵。

劉克襄




其 他 著 作
1. 魔法列車Go!Go!Go!:台灣火車站歷史圖像遊記(精裝)
2. 座頭鯨赫連麼麼:小說 × 繪本
3. 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
4. 11元的鐵道旅行(15週年新版)
5. 11元的鐵道旅行(15週年新版)
6. 旅讀農村 II:徜徉20個農村新風景
7. 風鳥皮諾查(三版)
8. 小站也有遠方
9. 男人的菜市場(二版)
10. 十五顆小行星:探險、漂泊與自然的相遇(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