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寫字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

寫字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48906
向陽
九歌
2013年7月01日
107.00  元
HK$ 90.95  







叢書系列:九歌文庫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九歌文庫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周夢蝶甫承受親人死別的嚴酷打擊,卻同時得到象徵國內藝文界最高榮譽的第一屆國家文藝獎,煎熬之下接受獎項的原因,竟只是「不忍澆人冷水」;

  聶華苓的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超過四十年,讓他家的客廳成為無國界的作家聚集場所,全球三百多位知名作家更聯名推薦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擅寫小說的洪醒夫,應邀投稿小品文,報紙刊登後不到一個月不幸因車禍離世,小品文遂成為小說家的最後遺作……

  那是個執筆的人的風華年代,所有通訊聯繫還是以書寫為主要方式的懷念歲月。

  因為創作以及工作職務的關係,向陽與學界、文壇等諸多學者、作者魚雁往返,從前行代的楊逵、龍瑛宗等幾近喑啞,卻又謙遜雍容地試圖跨越語言的艱困;到同輩份的陳芳明、阿盛等在政治或者鄉土中,努力尋求屬於一代人的聲音。斑駁的手稿,串連起戰前至解嚴後的臺灣文壇。二十四位名家,二十四個故事,多重身分的向陽以謹慎的學術之筆,浪漫的詩人情懷,客觀的編輯態度,將被時代迅速湮沒的墨痕溫度,一一重新在紙上點燃。儘管歲月催人,筆跡的力道猶存,於普遍習慣透過電腦打字的今天,再現那蘊含於一筆一畫裡的動人情感。

本書特色

  ★圖文並茂,從相片與信札中看到最真切的情感。
  ★二十四位作家的手稿,勾勒出八○年代迄今的臺灣文壇。

作者簡介

向陽

  本名林淇瀁,臺灣南投人。美國愛荷華大學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國際寫作計劃)邀訪作家,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

  曾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自立》報系總編輯、《自立晚報》副社長兼總主筆。現任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獲有吳濁流新詩獎、國家文藝獎、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榮後臺灣詩人獎、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等獎項。

  著有學術論著、詩集、散文集、評論集、時評集等四十多種;編譯作品三十餘種。



墨痕深處,溫潤長在──《寫字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



園丁的叮嚀──齊邦媛與國家文學館
慈悲喜捨的樹──聶華苓與IWP
田園躬耕的隱者──陳冠學與《自立》副刊
建構臺灣主體論述的史家──葉石濤與《臺灣文學史綱》
臺灣文壇的老園丁──中秋夜懷楊逵
哀傷之禽鳥──商禽詩〈木棉花〉的原始版本
在文學、歷史與政治的交叉口──陳芳明的「陳嘉農」年代
?唱臺灣庶民心聲的歌者──王禎和及其〈人生歌王〉
臺灣文學史的墾拓者──黃得時及其臺灣文學論述
定型新詩的倡議者──周策縱及其「棄園」詩情
「醬缸」文化的批判者──柏楊與〈醜陋的中國人〉
「孤獨國」詩人──周夢蝶的雪與火
臺灣的心窗──王昶雄及其〈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臺灣文學明燈──鍾肇政與《臺灣文藝》
為母土而書寫──阿盛與「散文阿盛」
喑啞的能言鳥──龍瑛宗的書寫語境
鄉里人物的刻繪者──追憶洪醒夫
亞細亞文學交流的鼓手──陳千武與《亞洲現代詩集》
文學傳播的掌舵者──蔡文甫與九歌出版社
臺灣農民的守護者──吳晟及其詩文
臺灣客語文學的女人樹──杜潘芳格及其客語詩
臺灣現代詩壇的「行動派」──張默與年度詩選
把草原上的月光寫入詩中──側寫席慕蓉
美麗島的玉蘭花──陳秀喜的人生與詩作


墨痕深處,溫潤長在

──《寫字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序(摘錄)/向陽

  那個年代,是一個寫字的年代,一個文學書寫、出版與傳播達到最高峰、最鼎盛的年代。文壇上老將佳作頻出、新秀衝力十足,猶如百花競放的文學花園,聞得花香、聽得鳥鳴;純文學、大地、爾雅、洪範、九歌等五家出版社(習稱「五小」)的文學書籍在這個年代席捲出版市場,每出一書,多能感動人心,為讀者珍藏;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和《聯合報》聯合副刊(習稱「兩報副刊」為首的三十餘家報紙副刊引領風騷,每有佳作,必受矚目,而副刊之間的議題設定與競爭,往往也隨即引發社會討論,形成可以呼風、可以喚雨的文化風潮。

  那個年代,個人電腦才剛起步,尚未普及,作家依然使用稿紙寫稿,書籍和報紙副刊依然採用鉛字排版,「寫字」就是那個年代絕大多數作家發表創作的唯一途徑:他們在稿紙字格中,一字一字植入文思,一句一句填進想像,就像農夫插秧播種,他們耕作於稿紙的隴畝之中,用筆桿寫出了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經驗,也耕耘出了臺灣文學的繁花勝景。那個年代稱寫作為「筆耕」、為「墨耘」,此之謂也。稱這樣的年代為「寫字年代」,誰曰不宜?

  那個年代,真是一個美好的年代。通過作家手寫於稿紙上的字,不但留存了如見其人的墨痕,容我們透過猶留餘溫的墨痕,想像他們筆耕的神情;也鑑照了已然難再的美好時光,容我們品其字跡、咀其英華,重見他們當年優游跌宕於文學志業的胸懷。

  那個寫字年代,以長存於墨痕中的恆溫,熨貼我們習於敲打鍵盤而逐漸消失的柔軟的心;也以一勾一勒、或正或草的無聲形跡,召喚我們習於聲色喧嘩而日就萎縮的想像。

  這本書,就是那個已然逝去的寫字年代的展示廳,它展示了二十四位臺灣作家寫於一九八○年代的手稿,再現了當時的臺灣文壇場域和具體而微的象徵資本。二十四位作家的手稿,或是紙稿,或為信箋,或以明信片、賀卡方式書寫,都自然呈現了各自獨特的字跡與風格。二十四位作家的手稿,如二十四節氣之交替,風華具現;其神采,也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所示,有雄渾、沖淡、纖穠、沈著、高古、典雅、洗鍊、勁健、綺麗、自然……等不同境界的呈顯。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本書也是那個寫字年代的貯藏間,它貯藏了二十四則一九八○年代的臺灣文壇軼聞與故事,勾勒了那個年代的部分文風和習癖。在因緣際會下,以二十四位作家與一個副刊主編的文字往來為經,以作家手稿內容為緯,通過主編的回憶,交織出二十四幅臺灣文壇畫面,也點描了一九八○年代臺灣文學傳播的二十四張圖式。二十四則故事,如跨越一條河流的二十四座橋,後為隱隱青山、前是迢迢綠水,帶出一九八○年代臺灣文壇相惜相攜的溫情暖意。

  寫字年代,儘管泛黃了,墨痕深處,溫潤長在;手稿故事,雖只是一個副刊主編的回憶,因緣所繫,也可略窺一九八○年代臺灣文壇於一二。



  收在本書中的作家手稿及其故事,也隱藏著我對二十四位作家的感念和敬意。

  一九八二年六月,我應《自立晚報》社之聘,擔任副刊主編,迄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轉任報社總編輯止,計有五年半是在副刊編輯檯工作。當時的《自立晚報》還是侷限於臺北市區的小報,報社戮力革新,除了新聞版正刊大力鼎革之外,也希望副刊能在兩報副刊之外別樹風格,展現特色。當時我還年輕,銜命主持副刊,衝勁十足,於是以「本土的.現實的.生活的」作為《自立》副刊的定位,藉以區辨於人間副刊和《聯合》副刊的走向。

  在五年半的副刊編輯生涯中,我從專題企畫、廣泛約稿和精選來稿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副刊的作家人脈,也與一九八○年代活躍的前輩作家和青年作家有了比較頻繁的接觸。當時還是小報副刊主編的我,以初生之犢之勇,即使不時遭到婉拒,仍想盡辦法向兩報的名家邀稿,一而再、再而三努力的結果,終能獲得名家賜稿;其次,我也以策畫各種專題、專欄的方式,廣邀不同世代作家寫稿,也擴充了副刊筆陣,使得副刊稿源源源不斷,作家陣容多樣化;第三,當時仍在戒嚴年代,言論受到控制,而《自立晚報》因其獨立經營,加上發行人吳三連係臺籍政治大老,言論尺度較兩報為寬,我乃以此一優勢,邀部分敢言名家為副刊撰寫兩報無法刊登的作品,或者接受兩報因政治尺度退稿的名家之作──三管齊下,終於在兩報副刊之外建立了《自立》副刊的獨特性。

  收在本書中的二十四位作家,就是在這一個過程當中與《自立》副刊結緣的作家。無論省籍、背景、世代或身分,他們在我的副刊主編生涯與記憶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部分大家也以他們的人格、文格,啟發我的人生理念與自我期許。我留存他們的文稿、書函,乃至明信片、賀卡,視為珍貴的禮物,從當年黑髮到今日白髮,即使部分信稿曾因水患、或因時光而致風化水漬,仍想盡辦法保留下來。二十四位作家的手稿,於我已是生命與記憶的印記。這是本書之所以得以寫出的原因之一。

  我感念這二十四位多數是前輩、少數是同輩的作家,因為他們以他們的文稿和人格啟發我,而不只是因為他們與我的翰墨因緣。因此,寫下他們的風範,彰顯他們的人格,來表記我對他們的感謝與敬意,這也是我寫作本書的重要動力。

  所以,本書也是我的生命史的表白,我寫下存在於一九八○年代的文學經歷、師友因緣,以及這二十四位曾經影響我、啟發我、鼓舞我的作家的故事,從中反省迄今為止我仍遠不及於他們之處,藉以自省自惕。希望這些故事,或多或少也能提供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鼓舞。

  整個一九八○年代,與我有文字因緣的臺灣作家,讓我感念、尊敬的作家當然不止於本書記述的二十四位,格於書頁篇幅,未能一一記述,只好容他日另有機緣再補了。

2013年6月5日清晨鳥鳴聲中,暖暖




其 他 著 作
1. 行旅
2. 行旅(限量簽名版)
3. 弦上歌詩:向陽.新世紀詩選
4. 台灣現代文選(四版)
5. 地老天荒:劉向陽詩選
6. 唐朝公主及其婚姻攷論
7. 台灣現代文選新詩卷(二版)
8. 網路貧民百萬追蹤:網友≠朋友,RESET你的人際關係
9. 寫真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3
10. 寫真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3(限量簽名版)
11. 無聲的詩:女兒眼中的藝術大師
12. 照著麥基洗德的類型永遠為祭司:從第二聖殿猶太文學看希伯來書的麥基洗德
13. Ameba × Arduino:IoT物聯網實戰應用
14. 無聲的詩--女兒眼中的藝術大師
15. 資訊產業與經濟增長研究
16. 台灣文化之進路文集:莊萬壽及其文化學術
17. 治國理政新佈局
18. 臺灣作家手稿故事套書(寫字年代+寫意年代)
19. 寫意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2
20. 寫意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2(限量簽名版)
21. 四季(紅綠兩色書盒,隨機出貨)
22. 國畫技法入門300例:吉祥生肖
23. 打破暗暝見天光(人權文學叢書03)
24. 經典躺著讀:從詩經到圍城 60本古今中文名著賞析
25. 台灣現代文選(修訂三版)
26. 捉姦偷個妻
27. 臉書帖
28. 臉書帖
29. 一起進禮堂之總裁越過界
30. 一起進禮堂之總裁越過界
31. 2013臺灣詩選
32. 2013臺灣詩選
33. 小資鳳凰之奴役金貴夫
34. 壞甜心
35. 人是浮出來的,不是爬上去的:躲在成功背後的73個職場關鍵
36. 蘭陽地景 噶瑪蘭水路行旅
37. 我是千里馬,不信,我跑給你看
38. 旅人的夢:散文精選集
39. 鬥陣寫咱的土地:母語地誌散文集
40. 贏在中文力 漢字經典2合1 (漢字的魅力+經典躺著讀 套書)
41. 經典躺著讀:從詩經到圍城
42. 報導文學讀本(增訂版)
43. 大鐘抓小偷:成語也會說故事
44. 幫雷公巡邏:中國神話故事2
45. 蛟龍、怪鳥和會念經的魚:中國神話故事 (1)
46. 血禍:河南愛滋村16年悲情
47. 十行集(增訂新版)
48. 寄情山水:6位文學家的水土保持駐村故事
49. 台灣詩人選集58向陽集
50. 鏡內底的囡仔(附1CD)
51. 鏡子裡的小孩
52. 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
53. 特務機甲隊 2
54. 2008臺灣詩選
55. 特務機甲隊 1
56. 春天在我血管裡歌唱
57. 台灣詩人選集26:岩上集
58. 太平洋的風
59. 二十世紀台灣詩選
60. 買船出海 ─ 中國工商銀行香港併購實錄
61. 守護民主台灣
62. 起造文化家園
63. 加拿大東部-蒙特婁與魁北克
64. 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與塞維亞
65. 愛爾蘭
66. 克里特島
67. 古巴
68. 佛羅倫斯.文藝復興的桂冠
69. 文學流域:台灣現代文選新詩卷
70. 台灣現代文選(修訂二版)
71. 巴黎.塞納河畔的倒影
72. 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散文卷.第一部)
73. 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散文卷.第二部)
74. 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散文卷.第三部)
75. 聖地.先知的土地
76. 致島嶼
77. 航向福爾摩沙
78. 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小說卷(日治時期)
79. 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小說卷(戰後時期,第一部)
80. 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小說卷(戰後時期,第三部)
81. 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小說卷(戰後時期,第二部) The Canon of Twentieth Century Taiwan Literature (Fiction), The Postwar Period, II.
82. 羅浮宮.帝王的宮殿
83. 布拉格
84. 二十世紀臺灣詩選
85. 台灣現代文選(修訂二版)
86.
87. 我們其實不需要住所
88. 浮世星空新故鄉:臺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三民叢刊276
89.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2】 詩卷(二) (精裝版)
90.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1】 詩卷(一) (精裝版)
91. 安住亂世
92. 記得茶香滿山野
93. 月光冷冷地流過
94. 報導文學讀本
95. 春天的短歌─小詩人系列
96. 我的夢夢見我在夢中作夢-小詩人系列
97. 迎向眾聲─八○年代臺灣文化情境觀察
98. 經營魔法書
99. 企業管理密碼
100. 頂尖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