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衙門口:為官中國千年史

衙門口:為官中國千年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72595
張程
遠流
2013年9月01日
107.00  元
HK$ 90.95  







叢書系列:實用歷史叢書
規格:平裝 / 336頁 / 正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實用歷史叢書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人物史/傳記









  文官制度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大創造,是對政治學理論和政府管理實踐的重要貢獻。

  中國古代發展出了完備的、歷史悠久、超級穩定的文官制度,堪稱世界之最。很多朝代更替,與其說是王朝興替,倒不如說是「換皇帝不換官僚」──皇室家族變了,文官集團及其制度雷打不動。它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政治智慧的傳承,對歷史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實踐中也產生了一些糟粕,比如對官本位思想的助長、消極的為人從政思想等等。幾千年的制度流弊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解決,千百代人積累的政治智慧、制度精華,如果不及時總結和認真學習,卻可能毀於一旦。好在,歷史是不斷進步的,隨著讀史熱潮的興起,對官制史的解讀也成了熱點之一。

  那麼,中國古代文官制度具體有哪些內容,古代官吏如何工作和生活,又有哪些樂趣和哀愁呢?進而,從古代官吏的職場經歷中,我們能發現中國歷史哪些規律性的東西呢?本書就是梳理這些問題的通俗讀物。需要說明的是,書中「官吏」的概念並不局限於有官職有編制的人員,而泛指那些能夠行使公權力的人員。古代人要行使公權力,有四種方式:當官、為吏、入幕府、做差役。以上四類人,都屬於「官吏」的範疇。本書著重寫正式官員的同時,也涉及後三類人,特此說明。

作者簡介

張程

  青年學者,畢業於北京大學,研讀政治學、外交學。著有《泛權力》、《禪讓:中國歷史上的一種權力遊戲》、《奪宮:中國歷史上的宮門之變》、《脆弱的繁華:南宋的一百五十年》、《一步之遙:中國皇太子政治》、《大謀略:三國外交智慧書》、《微博晚清民國史》等,另有譯著、編著若干。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序/梅毅

第一章 科舉:古代官吏的考取途徑
 第一節 科舉還算是個好東西
 第二節 科舉之難,難於上青天
 第三節 別有一番苦滋味
 第四節 考試定終身,悲喜兩重天
 第五節 金榜題名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第二章 職責:古代官吏的職場生活
 第一節 走馬赴任和身分證明
 第二節 古代官吏的具體工作
 第三節 難纏的衙門小鬼
 第四節 官員也有難念的經

第三章 官魅:全民狂熱的原動力
 第一節 當官的經濟帳
 第二節 古代衙門的「三公消費」
 第三節 編制外的官人和衙門
 第四節 古代官吏的青樓夢

第四章 規矩:衙門裡的明規則與潛規則
 第一節 繞不開的體制「暗箱」
 第二節 新官上任必燒的三把火
 第三節 有些事兒比政績更重要
 第四節 為官切忌犯眾怒

第五章 捷徑:官員任用與升遷的爭鬥
 第一節 古代官場的人脈關係
 第二節 官吏的圈子與群體
 第三節 「唯上」與「圓滑」
 第四節 官場的「名」與「利」

第六章 謝幕:退休制度和官員晚年生活
 第一節 退休前後的掙扎
 第二節 「被退休」的無奈
 第三節 古代官吏的退休生活
 第四節 蓋棺論定身後名

第七章 病態:古代官吏的「職業病」
 第一節 官場禮多人情薄
 第二節 寒暄聲中的禁忌
 第三節 自古忠孝「兩不全」
 第四節 腐敗是官場癌症
 第五節 「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

第八章 怪圈:衙門背後的權力規律
 第一節 「海瑞-李用清現象」
 第二節 王朝腐敗周期律
 第三節 「清官」不一定是好東西
 第四節 人生終須一個土饅頭

參考文獻
附錄:清代官職表
後記





著名歷史作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 梅毅

  衙門口是一個奇妙的地方。站在衙門口往裡看,可以看到官場百態,看一個個官員粉墨登場;站在衙門口朝外看,可以看到市井炎涼,看社會如何圍繞著衙門運轉。看不懂沒關係,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衙門口看到的一幕幕,保管精彩。說不定,一不小心看到了不該看的,就會連累「衙門口」成了一個「敏感詞」。

  現在,我的老朋友張程就選擇站在衙門口,對著讀者諸君大談特談古代衙門和官場中人。他談了衙門和官吏的方方面面,大到王朝的官制,小到官員轎子的規格,每個方面都獨立成章,又在邏輯上緊緊相扣,最後組成了這本很好看、很耐看的書。書名就叫《衙門口》。這裡面的內容,表面上都在談古代官場,談古代官員的工作和生活,實際上,它在談衙門在古代社會的巨大影響,在談古代中國人對官場的追捧和無奈。

  一開卷,《衙門口》就直言「科舉考場通向官場」,古代社會對科舉的癡迷就是對官場的癡迷,接著分章節介紹了古代人該如何進入官場,進去後怎麼生活、怎麼工作、怎麼退休,以及退休後的待遇和晚景。把這些內容串起來,就是古代官員的一生了。之後,書中闢出三章,介紹在衙門裡流傳的「官場病」、「衙門規律」和從古代筆記、小說中挖掘的官場案例。如果哪位讀者設身處地,把自己嵌進去,說不定能過一把在古代當「官老爺」的癮。

  我以前看到過不少講古代官場的圖書,其中多數是浮躁的出版商找人拼湊或者「編著」的,內容不忍細看,更不能當真。也有一些是象牙塔中的先生們的大作,一寫出來就準備束之高閣,或者當做「著作等身」中的一本的。多數讀者看不懂,也看不下去。但是,張程這本書不同,既通俗又不失嚴謹,既扎實又不枯燥晦澀。張程是北大政治學科班出身,又是近年來頗為活躍的青年歷史作家,寫的東西有學院氣,又照顧讀者的閱讀喜好。他不是為了寫衙門而寫,而是想把衙門寫好,把衙門裡的古人寫活,從正史、野史、趣史中拉出了不少有趣的人和事來搖旗吶喊,來說服讀者、吸引讀者。

  看了〈後記〉,我才知道,在這本書中,「正史與小說、典故與白話、權力鬥爭和制度變遷、政治史和社會史並肩而立,讀者們可以穿梭在達官顯貴、下僚小吏、落第士人、隱士僧侶甚至市井小民中間,徜徉在不同的朝代和琳琅滿目的衙門之間。」我特意閉上眼睛回顧了一下剛剛瀏覽的內容,還的確有那麼一點「徜徉」在古代市井中的味道。

  這趟「徜徉」的感覺是沉重的。衙門制度(官僚制度)是我們歷史的一大特產,這個制度的弊端和成就一樣明顯。「腐敗就是政治的頑疾,像癌症一樣無法根治」、「官衙的後門直通造假工廠的正門」、「論資排輩的升遷環境,也迫使官吏們要少做事、少出錯,爭取『無災無病到三公』」、唯上和圓滑的古代官風、戀棧不去的老官僚等,無不指出古代官場的弊病。而種種官場病態的集大成者就是彌漫中國社會的「官本位」思潮。由此,這本書深入到了社會層面。張程從社會史的角度看中國歷史的變遷,這也是現在歷史圖書的一大寫作趨勢。

  我建議那些有意於衙門人生的「有志青年」,在急著往衙門裡面扎之前能夠站在衙門口,看看古代官場的生態和市井炎涼。

  是為序。

後記

  文官制度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大創造,是對政治學理論和政府管理實踐的重要貢獻。現今的文官制度,深受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影響。英國被視為當代文官制度的發源地,但孫中山先生曾有言:「現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中國古代官吏在談論「職官」、「選政」、「銓敘」,糾結於品級、考核、官身的時候,他們沒有想到自己身處的文官制度的體系之完備、內容之豐富、覆蓋之廣闊、影響之深遠,會超越國界、跨越時間。後人會深受其影響,與之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

  中國古代發展出了完備的、歷史悠久、超級穩定的文官制度,堪稱世界之最。很多朝代更替,與其說是王朝興替,倒不如說是「換皇帝不換官僚」──皇室家族變了,文官集團及其制度雷打不動。它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政治智慧的傳承,對歷史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實踐中也產生了一些糟粕,比如對官本位思想的助長、消極的為人從政思想等等。幾千年的制度流弊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解決,千百代人積累的政治智慧、制度精華,如果不及時總結和認真學習,卻可能毀於一旦。好在,歷史是不斷進步的,隨著讀史熱潮的興起,對官制史的解讀也成了熱點之一。

  那麼,中國古代文官制度具體有哪些內容,古代官吏如何工作和生活,又有哪些樂趣和哀愁呢?進而,從古代官吏的職場經歷中,我們能發現中國歷史哪些規律性的東西呢?本書就是梳理這些問題的通俗讀物。需要說明的是,書中「官吏」的概念並不局限於有官職有編制的人員,而泛指那些能夠行使公權力的人員。古代人要行使公權力,有四種方式:當官、為吏、入幕府、做差役。以上四類人,都屬於「官吏」的範疇。本書著重寫正式官員的同時,也涉及後三類人,特此說明。

  這其中可說、可寫的內容很多。本書只寫我熟悉或者我行文時聯想到的內容。如今,書稿已經殺青了,我再補充兩點感想:

  縱觀中國歷史,做官往往帶有很現實的、功利的目的,少有將做官作為事業的人,多是將做官作為職業的人。雖然士大夫們平日裡高喊「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在實踐中主要把心思放在了「家」上,很少有人去管「國」,關心「天下興亡」的就更少了。古人從年幼讀書時起,就抱著功利的目的,讀書不是為了追求文化傳承、完善思考和精神享受,而是為了當官發財。從漢武帝開始設立太學,讀書入仕制度在中國萌芽。「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訖於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浸盛,枝葉蕃滋,一經說至百餘萬言,大師眾至千餘人,蓋祿利之路然也。」(《漢書.儒林傳》)讀書、當官、祿利三者被畫上了等號,這就可以解釋士大夫們和古代官場上諸多匪夷所思的言行。

  具體到官僚個體,仕途遊宦生涯可能是一個不斷被「敲打」,不斷妥協,心態趨於平淡,為人處世趨於圓滑的過程。人生是一系列接踵而來的妥協,官僚的職業生涯更是如此。比如,古代人所受的教育和官場實踐嚴重脫節,理想和抱負更是不受衙門世界待見,他們踏入官場後發現日常主要工作除了迎來送往,就是徵稅收糧,談不上高尚或者重要。這就需要他們調適心態,適應衙門工作。唐朝文豪白居易就一邊狠下心來收稅,同時又寫下不少充滿悲憫之情的詩歌。如〈納粟〉一詩:「有吏夜叩門,高聲催納粟。家人不待曉,場上張燈燭。揚簸淨如珠,一車三十斛。猶憂納不中,鞭責及僮僕。昔余謬從事,內愧才不足。連授四命官,坐屍十年祿。常聞古人語,損益周必復。今日諒甘心,還他太倉穀。」至於其他人怎麼完成從「民」到「官」的思想轉變,就不得而知了。又比如,有個叫宋成勳的學官撰聯云:「宦海風波,不到藻芹池上;皇朝雨露,微沾苜蓿盤中。」「藻芹池」指的是官學,「苜蓿盤」說的是學官的清苦生活。這副對聯反映了作者生活雖然有些清苦,卻平靜而滿足。從州縣學堂到中央國子監的官辦學校中的教職,是典型的冷官、清官。宋成勳能夠調整心態,滿足現狀,殊為不易。畢竟,歷史上有多少官員不滿足現狀而鑽營苛求啊!

  本書並非學術著作。在本書中,正史與小說、典故與白話、權力鬥爭和制度變遷、政治史和社會史並肩而立,讀者們可以穿梭在達官顯貴、下僚小吏、落第士人、隱士僧侶甚至市井小民中間,徜徉在不同的朝代和形形色色的衙門內外。野史、傳說同正史一樣得到了認真對待,登堂入室,在本書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為我相信,所有文字都指向事實,它們不是寫作者個人思想的反映,就是社會現實的寫照。通過口耳相傳的故事甚至純虛構的小說,我們同樣能夠透過塵埃,觸摸到當時、當地的現實。曾經有個編輯,好心地指出第一章中王維中狀元的內容有誤。她說,根據王維和太平公主二人的年齡,他們不可能存在交往。這固然是事實。書中這則故事引自宋代的野史和小說彙編《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九,不是正史(轉引自《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第六十五頁)。然而,我們不能因為王維沒有得到太平公主的薦舉,就否定這種行為的存在,更不能否認唐宋時期士人科舉時奔走豪門,謀求薦舉的現象的存在。我引用這則野史,一來為了見微知著、以小見大;二來也因為王維和太平公主都是「名人」,借名人效應來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希望讀者理解。

  本書可看作是拙著《泛權力》一書的延伸和具體化。本書偏重官吏具體工作和生活的挖掘和描述,《泛權力》偏重現象的揭示和案例的分析。兩本書各自獨立又相互補充,結合起來閱讀可能對古代衙門內外的世界有更全面的瞭解。

  書中的絕大多數觀點、論據和故事,是我近幾年讀書、寫作中積累下來的。在寫作《泛權力》的時候,我就「剩餘」了不少的資料,之後將近一年我又搜羅、閱讀了部分資料,結合平日的記憶與思考,寫作了本書。其中的多數參考文獻,我已經附錄說明了。同時,我參考、引用了一些網路資料,其中:民國李定夷著的《民國趣史》(大通圖書社一九三六年出版)是網路文本;署名「莆陽老山」的博客中有一篇〈莆陽名臣譜〉的文章,多有參考;新華網理論頻道的〈古代官員退休後也做「房奴」〉、署名趙海永的網路論文〈論清官文化對我國憲政文化產生與發展的阻礙〉、中國網〈「四善二十七最」:古代官員如何考核〉(此文注明來源《香港文匯報》)等文也是書中相關章節的重要參考文獻。在此,對所有前人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

  本書能在台灣出版、能由遠流出版,對我而言實在是一個驚喜。大陸與台灣兩地,在歷史認知、社會現狀等方面,可能存在較大差異。本書稿部分內容是在大陸背景中展開論述的,最初面向的也是大陸讀者。然而,中國古代官僚制度,不僅是大陸和台灣,也是當今世界諸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遺產。其精華值得今人借鑒,糟粕需要今人摒棄。我相信,本書內容是可以跨越海峽的,很期待台灣讀者對該書會有怎樣的觀感。

  我要感謝所有為本書的出版付出心血與汗水的同行們。感謝北京博聞春秋圖書公司和台灣遠流出版公司。我要感謝李向晨、李婷曉、楊晴、穆國庫、張萬文和金小芳等的認可與付出。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唐琳娜,感謝她一如既往的支持與愛。

  謝謝大家!

張程 
二○一三年七月於北京宣武門




其 他 著 作
1. 紫禁城之下,皇權與慾望的交織:探尋失去聲音的歷史,揭密宮廷的悲喜與奇聞
2. 民初總統紀,六位政治巨擘用權力見證歷史:從革命到軍閥,探討孫、袁、黎、馮、徐、曹六位民國初年總統的抉擇與慾望
3. 皇族的血與權,建國的歷史:宮廷體制鬥爭×草根平民崛起×亂世金戈鐵馬×外族入主中原……從歷朝興建之初,探知衰亡的必然!
4. 帝國的曙光,春秋外交博弈:諸侯崛起×尊王攘夷×弱國求生×爭霸中原,見證帝國的興衰與重生,從「外交史」看春秋的風雲變幻!
5. 傾巢之下,中國歷史上的政治世家:隴西將門李家×東晉瑯琊王家×烏衣巷風雅謝家×三國忠孝諸葛家……中國史上最輝煌的幾個權力家族,維持百年的興衰榮辱!
6. 橫豎各一刀,「剖析」中國史!世族發家史×岳飛冤死案×河陰大屠殺×朝貢制虛實,以朝代為軸、制度為綱,透視中國史的上下數千年!
7. 緋色的歷史,女性視角看中國史:漢宮飛燕×洛神甄宓×長恨楊妃×南唐雙后×晚清珍妃,在帝王政治和英雄歌哭之外,關於她們風華絕代的歷史
8. 當革命槍響,天下再無皇帝:爛尾新政×皇族內閣×十月圍城×光復浪潮……中國維持了上千年的帝制,而今大廈將傾的局面是該推翻還是力挽狂瀾?
9. 謀略,三國留名青史的外交遺產:官渡之戰逆轉勝、利益衝突毀同盟、玩轉三方終自斃,為了奪天下,每步都得深思熟慮!
10. 不想青史留名,只想獨自瘋癲!淹沒於歷史的「配角」:白痴皇帝×失蹤進士×無為御醫×終身賤民,歷史不全是凱歌和掌聲,還有許多未留名的默默無聞!
11. 一把龍椅上,禪來禪去的歷史:司馬昭之心、趙匡胤之袍、孺子嬰之死、宇文氏之亂……為求名正言順,「篡位」也可以講成「禪位」!
12. 當官老爺帶頭貪汙,皇帝也被騙得迷迷糊糊!偷盜聖上貢品、竊取國庫銀錢、買賣假官訛詐……這些人為了貪汙,什麼招數都想得出!
13. 當官員全是飯桶,朕想好好治國也沒用!貪汙侵吞、濫權枉法、昏庸無為……當初意氣風發的新科進士,入了官場就只知道以權謀私!
14. 讀完這本制度史,等於當官幾輩子!後宮體制×官員日常×科考指南×衙門規矩,隱藏在宮鬥劇的背後,你不曾注意過的政治制度史!
15. 帝國軟肋,戰敗的下場,就用山河來還:割地賠款、下嫁和親、稱臣進貢、戰勝求和……中國什麼時候有這麼屈辱的歷史性時刻?有,還有過十次!
16. 從天朝大國到瓜分中國,只需要走錯「五步」!官場肥缺、科考舞弊、權力鬥爭……深藏在體制下千年的劣根性,不會馬上致命,只會慢慢瓦解帝國而已!
17. 洞悉中國史,只看這18件事!官僚腐敗根源、地緣政治規律、國有經濟制度、豪門世族崛起……就算改朝換代,該有的問題還是在!
18. 歷史陣痛期,不合時宜的民國:十里洋場的繁華與陰影,知識分子的抗爭與信仰……中國處在變革的時期,記錄百年之後的時代記憶!
19. 太子想坐龍椅?你得先熬過當「候選人」的實習期!歷史上的皇子最後是接棒成功,還是抑鬱而終?這個離皇位只有咫尺的地方,發生太多腥風血雨!
20. 帝國制度史 想當上位者?先把這些「制度」給搞懂:這才是王朝的命脈!看看這些政策,是如何改變歷史的走向
21. ESP32S程式教學(常用模組篇)
22. ESP32程式設計(物聯網基礎篇)
23. ESP32程式設計(物聯網基礎篇)ESP32 IOT Programming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et of Thing)
24. ESP32S程式教學(常用模組篇)ESP32 IOT Programming (37 Modules)
25. 王的女人:邂逅政治的紅顏
26. 曇花王朝:隋帝國的短暫與輝煌
27. 脆弱的繁華:南宋的一百五十年
28. 權力家族:中國歷史上的政治世家
29. 一步之遙:中國皇太子政治
30. 泛權力:透視中國歷史上的權力法則
31. 南北朝原來是這樣
32. 魏晉原來是這樣
33. 中國王朝建國故事
34. 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