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比溝通更重要的45個開會技巧:解決3大開會問題:恍神、離題、沒結論,議題再多,都能立刻有決策

比溝通更重要的45個開會技巧:解決3大開會問題:恍神、離題、沒結論,議題再多,都能立刻有決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030717
別所榮吾
核果文化
2014年2月20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9030717
  • 叢書系列:職場通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職場通


  •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時間管理












    改變1萬場無效會議專家,教你——

    這樣開會,20分鐘內即可做出決策。





      ★花了3小時,結論是「確定下次開會時間」?

      沒時間準備、開會時沒想法、議程超時沒結論、佔用更多工作時間……

      你,是否已陷入「無效會議」的惡性循環?



      ★協商、溝通很重要,但只會「說」、沒人聽,在會議上狂講3小時,還是沒結論!

      如何挑選開會成員、怎麼做一份30秒看完的簡報、不離題不恍神的訣竅……

      讓每場會議,花最短時間、做出最好決策!



      ◎45個開會技巧,避開超時、沒結論的無效會議!



      作者別所榮吾是辯論高手,同時也是談判和簡報專家,在他10多年的專題講座經驗裡,蒐集了超過1萬人的問卷調查,經篩選後,挑出了45種最糟糕的會議問題點。開會時,這些比「說服、協商、溝通」還重要的技巧,你一定要學會!



      【問題點1】光是把資料看完,會議就結束了?

      ★技巧1:準備一份30秒看完的簡報。

      報告或提案的發言者,要準備一份讓大家30秒就能看完的簡報摘要,在會議上發言時,最多只能花5分鐘的時間講解、補充。



      【問題點2】老是有人會離題閒聊,討論就失序了

      ★技巧2:所有人「冷處理」,不要附和離題的閒聊或玩笑

      當有人開始離題,就算只是一句玩笑話,其他人的隨口附和,也可能變成閒聊,中斷會議。這時候,不只是主持人,其他與會成員要有「讓會議進行」的默契,出聲提醒:「嘿!離題囉!」



      【問題點3】會議主題失焦,都在討論不重要的小事

      ★技巧3:簡報時,一律從「結論」說起

      發言者在會議上報告前,要先確認一件事:這些資料,有必要現在說嗎?還是會後寄MAIL給大就好?如果需要現場說明,一定要先從「結論」說起,同時提出需要大家提供建議的地方。



      【問題點4】常有人不清楚「現在討論到哪了?」

      ★技巧4:邊討論,邊把重點寫在白板上

      白板是開會時的好工具,寫下會議內容時,大家可以同時確認剛剛討論的話題。另外,當討論時間過長時,要讓成員們適時中場休息,休息前可以整理剛剛的討論(白板上)。



      【問題點5】部門間互相推拖卸責

      ★技巧5:讓大家討論做法,而非藉口

      已經決議的方針,主管們要告訴部屬:將有多少利益、不採取行動的風險……等,當有人表示「辦不到」、「很困難」時,要立刻反問對方:「辦不到的理由」、「如何解決」和「替代方案」。



      【問題點6】提出了實際問題,公司為什麼不處理?

      ★技巧6:把你的問題「放大」成客戶的問題

      想讓公司正視你的問題,就要把問題拉高到「影響公司利益」的層次,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也付上你建議的「解決辦法」,會讓你的問題更容易被看見。



      ◎學會3步驟規則與技巧,開會不再超時、沒結果



      ★會議前:想準時結束會議,就要挑對「有用」的成員

      →很多人以為開會前只要知道時間、地點,大家集合到場就好,錯了!如果與會的成員和會議主題沒有太多關聯,或者事前沒有把要討論的資料寄給大家,這場會議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會消耗在「取得共識」上。



      ★會議中:靈活運用8種發言,討論熱烈、創意無限

      →開會時,討論熱烈只是基本要件!8種不同的發言:「看法、同意、確認、提問、應答、反對、提供資料及結論」,在對的時機「說對話」,可以立刻讓與會成員「聽懂內容」,並且深入討論,發現盲點。



      ★會議後:會議紀錄上,明確寫出「如何執行」

      →花時間集合大家討論、提議,最後決定了某個對策,如果不能確實的在會後執行,就算會議內容再順利、再有效率,也是一場白開的會議!



      ◎開會時產生共識的5步驟,省時間、好決策、高成效



      ★步驟1:做之前,先搞懂「為什麼要做?」避免最後只是決議「走一步算一步」的決策。



      ★步驟2:分析做不到的原因,並提出解決的方法,不讓「找藉口」阻礙「好點子」。



      ★步驟3:沒有十全十美的對策,比較每個方法的優缺點,找到最符合現況的。



      ★步驟4:做出決策後,要確實分派任務給每個人,決議後並執行,才是一場有效的會議。



      ★步驟5:在執行過程中,隨時確認進度,依照現行狀況調整,並準備數個「備案計畫」。



    本書特色



      ★從公司結構和人員分析會議架構,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公司適合哪種開會方式。



      ★作者運用邏輯思考、辯論和簡報方法,同時提升在會議中的「討論、協商、說服」技巧。



      ★書中提供多件開會實例、標準表格,幫你依序打造一次省時、好決策的優質會議!



      ★萬人問卷中,公認45個最糟糕的會議問題,QA方式解說一目瞭然!

    ?








    【前言】開一次會,得花三天加班補進度



    【第一章】?? ?公司年齡和成員心態,影響開會成效

    ▲照本宣科的會議,難有好決策

    ▲有七成把握,就該果斷下決定

    五成把握太少,九成把握又慢半拍

    讓基層人員自己做決定,應變力高

    不想失敗,就要提高「成功機率」

    ▲開會的方式,要配合公司發展

    初期:頻繁開會,確立組織的架構

    中期:工作模式已確定,主管介入愈少愈好

    晚期:開會變成「報告大會」,失去活力

    ▲工作態度,依職務年齡分3階段

    適應階段,多用耳少開口

    創新發想階段,主動為工作加上變化

    安定保守階段,穩定但非一成不變

    ▲出現這3種情況,就是無效會議

    限定自己的角色與範圍,推託責任

    思考僵化 ,拒改變、創新

    抗拒團隊合作,配合度低

    【提示1】不良會議的惡性循環,將浪費許多經費!



    【第二章】? 「會議」無法逃避,不能不開!

    ▲「會議」,是維持團隊運作的必備條件

    ▲開會時,最好同時解決這4大目的

    ▲【目的1】共享資料與討論執行方法:避免淪為「報告大會」

    有效率的人,能從單純的數據中找到問題

    太過暢所欲言的會議,不會有成效

    別讓主管等到「開會」時才知道你的問題

    計算「今天做了幾件工作」,你就永遠領乾薪

    ▲【目的2】發現並解決問題:「思考方式」左右解決時間

    突然出現的緊急問題,沒時間等「最好」的解決方式

    不是所有問題,都要「馬上解決」

    假裝自己不在這上班,你就能找到問題點

    現在大賺的公司,更該想好10年後怎麼賺

    開會時,6個步驟解決3種問題

    ▲【目的3】協調意見會議:目標不是「講贏其他人」

    高明的做事方法,是讓「討厭的人」主動幫自己

    固守單一領域的人,遲早被淘汰

    外交官才知道的高檔交涉法

    交涉與協調,不包含「無法決定」的事

    協商時,不是「講贏」對方就好

    溝通協調,小輸就是贏

    創造型解決法:從「出發點」解決對立

    分配型解決法:聚焦在「完成」後

    迴避型解決法:找更好的方法

    不是選邊站,是要你思考「為什麼」

    ▲【目的4】擬定決策的會議,不是只有主管才能發言

    擬定決策的方法與種類

    偶爾在部屬前「示弱」,可以優化你的決策品質

    說服別人,用疑問句比責備、命令更有效

    共識會議:主管的意見,不等於「好的意見」

    事先有準備的人,在會議結束前就知道結果了

    ▲會議5步驟,有共識才有好決策

    【步驟1】掌握目的與計畫,搞懂「為什麼」比「怎麼做」重要

    【步驟2】分析原因與提出對策,把「做不到」逆轉成「好點子」

    【步驟3】比較每個對策的優缺點,最完美的做法不一定最好

    【步驟4】有計劃後,人人要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步驟5】隨時準備「備案計畫」



    ▲【提示2】臉書上按讚,不叫「溝通」!



    【第三章】萬人問卷大調查!45個最糟糕的會議問題

    ──45個真實案例+專家改善建議Q&A,完全解決「會開不完」的煩惱!



    ▲無論哪一種公司,都會遇到的45種糟糕會議



    ▲【問題點1】光是把資料看完,會議就結束了

    Q:現場輪流念完資料,就要其他人提出想法?

    A:準備一份「30秒內看完」的重點資料

    ▲【問題點2】搞不清楚公司高層的決策!

    Q:董事長和經理說的不一樣,該聽誰的?

    A:主管別說「明年業績要更好!」,直接說「要成長30%」

    ▲【問題點3】被質問的人,藉口一大堆

    Q:每次出問題,總是有人找藉口?

    A:「最近一切還順利嗎?」主管要主動詢問工作狀況

    ▲【問題點4】開會時花太多時間「說明」,而非「討論」

    Q:不會抓重點的成員,怎麼教?

    A:給他們看「榜樣」或「範本」,學得最快

    ▲【問題點5】完全不了解開會目的,感覺自己是個聽眾

    Q:不清楚開會的目的,也不知道該不該發表意見?

    A:主動提問,讓你從路人變主角

    ▲【問題點6】老是有人會離題閒聊,討論就失序了

    Q:老鳥前輩總是離題,怎樣才能拉回大家的注意?

    A:所有人「冷處理」,不要附和離題的閒聊或玩笑

    ▲【問題7】來開會的人根本沒有共識,無法討論

    Q:參加成員把開會當例行公事,沒人想負責?

    A:用下班後的交流,加快公事的進度

    ▲【問題點8】開會的時間,都花在主管間的拉扯角力上

    Q:主管們你來我往,其他人只能發呆看戲?

    A:讓夠分量的第三者出手協調

    ▲【問題點9】會議主題失焦,都在討論不重要的小事

    Q:這些訊息,有必要現在講清楚嗎?

    A:向大家簡報,一律從「結論」說起

    ▲【問題點10】參加會議時,居然有人打瞌睡!

    Q:其他人在報告時,有人睡著了?

    A:選對開會時間,把3小時會議分3次開

    ▲【問題點11】遇到核心議題,人人都安靜下來了

    Q:大家都不說話時,代表什麼意思?

    A:把握安靜的空檔,整理自己的想法

    ▲【問題點12】跨部門會議時,大家都說不出重點

    Q:聽了半天,還是搞不懂他到底想說什麼?

    A:準備會前資料時,先確定「有沒有必要」

    ▲【問題點13】議題太多,光聽說明就花好多時間

    Q:開會時間的長短,該怎麼估算?

    A:會議的類型,決定討論時間

    ▲【問題點14】要和另一個部門合作時,對方態度很不耐煩

    Q:都說部門主管同意了,為什麼配合度還是很低?

    A:想獲得認同,你要面對面表達誠意

    ▲【問題點15】回答時答非所問,外加一大堆藉口

    Q:為什麼得不到直接的回答?

    A:當對方答非所問,就再重覆一次問題

    ▲【問題點16】大家說「做不到」,其實是「不想做」

    Q:該怎麼說服部屬,照我的話去做?

    A:聽聽反對的原因,讓部屬信任你

    ▲【問題點17】 明明在開會,大家卻在聊天!

    Q:為什麼討論途中,會不知不覺聊到其他地方去?

    A:主持人要控制話題範圍,不是跟著聊起天

    ▲【問題點18】大家花時間開會,卻沒得出結論

    Q:為什麼討論很多事項,卻沒有明確的決定?

    A:主持人盡量不參與討論,維持會議節奏

    ▲【問題點19】不清楚狀況的主管在會議上講個沒完

    Q:該怎麼讓主管放心把事情交給我?

    A:讓他知道自己不用事必躬親,必要時請高層協助

    ▲【問題點20】常有人不清楚「現在討論到哪了?」

    Q:為什麼我總是跟不上大家討論的內容?

    A:邊討論,邊將內容重點寫在白板上

    ▲【問題點21】只聽少數人的想法,但是人人都不滿結果

    Q:為什麼沒人滿意我的調度?

    A:分配工作時,主管要說明理由

    ▲【問題點22】會議結論和高層意見相反,只好重開一次會

    Q:為什麼花了時間討論,卻被一句話推翻?

    A:先確認「你的目標」是不是「公司的目標」

    ▲【問題點23】高職位、老年資的成員,強迫大家接受意見

    Q:當主管要我接受不合理的工作時,該怎麼辦?

    A:別和他硬碰硬,讓其他主管去溝通

    ▲【問題點24】會議變成批鬥大會,充斥指責與批評

    Q:應該是討論的會議,卻常常變成主管教訓人的場合

    A:先搞清楚主管到底想要什麼

    ▲【問題點25】開會拖拖拉拉,又因為資料不足而得再開一次

    Q:明明是例行公事,為什麼還要分好幾次才能確認?

    A:利用例行事項的固定性,把討論條目手冊化、標準化

    ▲【問題點26】主管最後的決定,和會議結果完全不同

    Q:既然都是高層決定就好,我們開會是為了什麼?

    A:主管的真正想法,要適時告訴部屬

    ▲【問題點27】卯盡全力討論,還是沒結論

    Q:為什麼主管無法下最後的決策?

    A:偶爾讓部屬看到你的不安,反而可以增加向心力

    ▲【問題點28】部門間互相推拖卸責

    Q:人人都不想負責,怎麼辦?

    A:讓大家討論做法,而非藉口

    ▲【問題點29】潛在問題常被置之不理

    Q:提出了實際問題,公司為什麼不處理?

    A:把你的問題「放大」成客戶的問題

    ▲【問題點30】主管不喜歡「反對意見」

    Q:有想法,就是和主管唱反調嗎?

    A:同事間互相提問,用「討論」代替「質疑」

    ▲【問題點31】職位愈低,意見就愈不受重視

    Q:開會時,只有主管能提問嗎?

    A:先想想,對方的回答對會議進展有沒有幫助

    ▲【問題點32】到了開會時,才拿到一團亂的資料

    Q:大家不遵守資料要提前發放的規則,怎麼辦?

    A:想要部屬工作效率高,主管要協助「會前準備」

    ▲【問題點33】專業用語滿天飛!跟不上開會腳步

    Q:剛進公司的新人,聽不懂充滿術語的報告

    A:新人別等著「被教」,不懂的地方自己要主動問

    ▲【問題點34】資料太簡單,無法深入討論

    Q:議題太淺、時間太少,怎麼討論出好結果?

    A:各自提出看法,尋找共識=優質討論

    ▲【問題點35】應該要討論的時間,都在確認資料

    Q:正式討論時,才發現大家的目標根本不一致?

    A:討論、收集資料前,先確定大家想的是否相同

    ▲【問題點36】「開會前先準備」,最後變成口號

    Q:事先發送資料,但還是有人沒看就來開會?

    A:準備「一目了然」的重點資料

    ▲【問題點37】主要負責人缺席,會議就白開了

    Q:負責人不在,大家就意興闌珊?

    A:開會前,發送「會議重點」給所有人

    ▲【問題點38】中途入席的人,打斷會議節奏

    Q:為了遲到的主管,會議得重頭開始?

    A:討論途中,定時把會議內容「重點整理」

    ▲【問題點39】第一線員工的想法,無法傳到高層主管耳中

    Q:如何讓主管會議重視第一線的問題?

    A:同時提出「問題」和「解決建議」

    ▲【問題點40】會議上的決策,超出員工能力

    Q:大家都沒經驗的新政策,該從何做起?

    A:主管要分析成功的可能性,分階段慢慢完成

    ▲【問題點41】只要開會成員不一樣,會議的進度就歸零

    Q:怎樣才能減少向新成員說明的時間?

    A:明確的會議記錄,可以縮短說明的時間

    ▲【問題點42】沒做會議紀錄,完全不記得究竟決定了哪些事

    Q:花時間開了會,卻不知道之後要做什麼?

    A:會議記錄注意3點,會後決策不空轉

    ▲【問題點43】與會成員分心處理外務,會議一直被中斷

    Q:大家都在會議中接電話,討論遲遲沒有進展

    A:讓大家明白:中斷會議愈久,是浪費自己時間

    ▲【問題點44】即使擬定了決策,也沒採取行動!

    Q:該如何讓同事們確實執行會議中的決策?

    A:比起指揮、命令,主管要讓部屬「自己思考」怎麼做

    ▲【問題點45】主管不在,就沒有決策

    Q:當主管不在場時,如何避免同事互相推託?

    A:確實了解部屬工作內容,必要時重新分配



    【第四章】? 學會3步驟規則與技巧,開會不再超時、沒結果

    ▲會議前:建立「共識」,要選「有用」的成員

    讓會議準時結束,你得先確定「開會的種類」

    依照不同的會議主題,決定出席會議者

    大部分的會議,都浪費在「看資料」上!

    背景、問題、目的,會前說明要簡單明確

    ▲會議中,熱烈的討論只是基本條件

    會議中遵守6件事,避開「恍神、離題、沒結論」

    活用8種發言,議題再多也能馬上有結論

    ▲一個好會議,讓大家幫你找到最棒的點子!

    每個人都有好點子○1:腦力激盪法,激發天馬行空的創意

    每個人都有好點子○2:「KJ法」,讓普通想法變身超棒idea

    有7成把握,就是好決策

    會不是開完就好,最後的總結才是行動的重點

    ▲開完會的「執行力」,才是整場會議的重點

    決策無法執行,再開10次會也一樣



    【第五章】 這種時候,會議主持人該怎麼說?

    ▲會議開始前:再次提醒今天的開會目的

    會議開始:重覆目標,再次確認

    當有人離題、批評、找藉口時,主持人要這樣說

    ▲討論中:讓大家都能踴躍提出好意見

    增加討論內容的多樣化

    把討論內容的優質化

    激發大家的創意:如果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什麼變化?

    有人在恍神時,「點名回答」提高他的專注力

    最後總整理,再次確認「每個人都要發表意見」

    ▲結束前,讓今天會議沒白開的「5分鐘確認」



    【結語】一場好的會議,始於成員間的信任

    ?






    其 他 著 作
    1. 管好這些小事,辦公室鳥事退散!:看懂職場上不成熟的人、不恰當的事,做對關鍵的小調整,鳥事變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