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天,我和南加大比較文學系同事狄亞士(Roberto Diaz)教授,他同時也在西葡語文學系任教,合開了一門出外遊學的「無國籍疑難雜症」,有點像「無國籍醫生」夏天到世界各地貧瘠國家進行義診。我們把十二個學生帶往香港澳門邊走邊上課。……我們除了飽覽香港藝術博物館收藏19世紀中國南方蓪草紙畫及油畫真蹟,還有機會追蹤殖民主義國家在各地的建築或街道遺跡,尤其是澳門各大教堂巴洛克或洛可可風格,不只是大三巴的聖保羅大教堂,就連遠在路環的聖方濟各沙勿略小堂(Chapel of Saint Francis Xavier)也深具中國風融西入中的巴洛克面貌。澳門是葡萄牙殖民地保留最完整當年風貌的一個中國巿鎮,回歸前饒富中國南方風味,回歸後卻搖身一變而成極具葡萄牙飲食建築風光的美麗小鎮。有了中國風的認識,我一步步引導學生在博物館觀賞西方畫家留澳作品,包括名重一時的錢納利(George Chinnery)的油畫及素描,還帶他們到白鴿巢公園附近一訪基督徒墓園,瞻仰錢納利的墓碑遺址。
但又不想單從書寫文本入手,想從藝術史的視覺及物質文本來檢視中國風這段歷史話語。歐洲法國路易十四天威鼎盛與亞洲康熙皇朝是一個適合的中西交匯點,歐洲三桅炮船自地中海駛出大西洋,繞過好望角來到印度洋,威逼利誘,到處殖民,正是後來林則徐奏摺描述的「此次士密等前來尋釁…無非恃其船堅炮利,以悍濟貪。」雖然最初達伽馬(Vasco da Gama)打著東來的旗號,只是尋求香料與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