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教練型主管一定要有的兩個時間
近來,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的主管幾乎都身兼管理者與選手兩種角色:除了管理部屬以外,本身也有業績壓力。
因此,當主管需要承擔業績責任時,自然會以數字為優先。再者,由於他們缺乏一個明確的指標來判斷部屬成長的狀況,因此實際情況往往變成:上司不注重評核部屬的技能,而輕忽提攜後進的重責大任。
然而,如此一來,即使業績一時好轉,也會因為培養不出得力的部屬而讓業績下滑。在現實生活中,一旦發生這種狀況,就有可能造成員工流動率變高、產品品質下降、交期一再拖延、工作進度延宕、團隊士氣低迷、員工只顧自己等問題。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主管無法有效管理部屬之故。
此時,公司裏就像沒人管似的變成一盤散沙,或是主管空有頭銜,卻不能善盡管理職責,得不到部屬的尊重。
栽培部屬、管理業務運作、優秀的團隊合作等涵蓋的範圍極大,在在都需倚重主管的管理能力。但當一位主管實際在其位時,往往會面臨與部屬難以溝通的那道高牆,而很多人會因此卡住而停滯不前。
即使如此,卻很少有企業教導主管該如何與部屬溝通,因為經營高層都認為這本來就是主管該懂的事。此外,管理階層過去還可以假上司之「威」說三道四,因此沒有人覺得公司內部有溝通的需要。
但時代已經不同了。一味假上司之「威」發號施令,部屬就會辭職走人。即使目前景氣不佳,仍有三成左右的新進員工在三年內離職。因此,上司必須與下屬建立起良好溝通管道,也要培養他們未來發展所需的能力。而企業存續與否便端繫於此。
本書提出的三分鐘教練是一種任何人都可以立即上手的管理手法。每次只需要短短的三分鐘。上司如果能利用這三分鐘像教練一樣與部屬交談,對於雙方來說,非但沒有負擔,還具有「魚幫水、水幫魚」的效果。這種方法經過多次實證,功效卓著。
坊間不乏各種關於帶人技巧的論述,但大家依然不知道該在什麼場合使用,以及如何使用。然而,我所介紹的三分鐘教練只要撥出以下兩個時間,就能夠簡單實踐,達到管理功效。
第一個時間是思考部屬的時間。
第二個時間是藉由簡短交談和部屬設定目標。
如果連三分鐘都撥不出來的話,一分鐘也行。總而言之,這是一種以「和部屬溝通」為優先的管理手法。
與部屬溝通時,無需在意時間和場合,因為有時候部屬也會主動找上司溝通。如果做主管的能夠事先察覺,就可以隨時隨地與部屬溝通,而且是針對當下所發生的事情交換意見。
那麼,具體來說到底該用何種方法、在何種場合下進行呢?
這就是本書接下來要介紹的內容。相信大家讀完本書後,就會清楚該在什麼情況下與部屬溝通了。而且,只要能夠抓準溝通的時機,上司就能在毫無負擔的情況下與部屬交談,也會發現部屬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當然,為了能在短短的三分鐘內發揮最大功效,具備一些教練的技巧是必要的。不過,我個人以為,最重要的是先與部屬溝通,再來才是學習如何提高溝通效果。如此方能符合現實所需。
只要掌握這個原則,我相信不久之後,讀者們一定能夠隨心所欲地在必要的時機與必要的場合,輕鬆利用三分鐘進行三分鐘教練,達到優質交談(教練型對話,Coaching Conversation)的目的。換言之,教練型主管將不只在日本,也能在國際間發揚光大。
伊藤 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