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足跡下的生命教育
就在《不趕路的親子休日:Selena的旅行提案×手作體驗×親子對話》的書稿透過網際網路送達我的電子信箱時,同一週內,我也收到了數封推銷著前往世界各地觀光的電子郵件,以及家門口一張農曆新年假期的廣告傳單。這些讓人眼花撩亂的旅遊景點,包括了到瑞士欣賞白雪靄靄的高山,到美國紐約享受都市風華,或是到澳洲尋訪無尾熊和袋鼠。
在這樣的世界裡,旅遊不管是為了增廣見識,或是為了轉換心情,行程變得格外地重要,「到哪兒去玩」成了景點蒐集的通關密語,就像一張集點卡上的點數。這些無疑地是消費世界的操作,而在這樣的世界裡養兒育女,更多了一種經濟上的負擔,因為除了衣食溫飽外,還有另一項好父母的關卡要過:讓孩子有機會去看看世界。
如果說這些旅遊櫥窗裡擺的是鑽石,那麼Selena所描繪的,是黎明時分,草葉上的閃亮露珠。她所提供的是生活之中垂手可得的旅遊經驗:踏查家鄉,逛逛博物館、體驗農事、漫步水圳邊。而這些旅遊的經驗,又因著她提供的視角,變得更加豐富而精采。這個視角,是以創意串起的氛圍,以驚喜的眼光,看待與自己相遇的事物。她說,
我們的旅行並不是旅行團中的經典好團,
無法提供超值豐富行程,
但我們擅長釀造氣氛,
因為每一次外出對我們而言,
都是一趟小旅行,
生活中處處有驚喜,
處處都有釀造氣氛的潛力。
這一味釀造的氣氛,對於旅遊來說,顯得分外珍貴。台灣這些年的許多建設,打著振興觀光的名號。一條條的快速道路劃過小鎮的慢活,高空纜車意欲取代徒步體驗的心靈經驗,越蓋越大的旅遊中心和觀光設施只吸引了走馬看花的遊客,帶來了消費卻不一定留下情感。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能滋養出呵護生命和環境的旅遊方式,而這樣的旅遊方式,正是Selena這本書為我們所揭示的。Selena及先生帶著一雙女兒,在他們所踏過的土地上,留下的足跡,是一次又一次生命教育的實踐。這個生命教育,是把當下的感受,都視為生命重要的養分;專注與周邊事物的連結,才是富有意義的;而共同的回憶,是家人之間最重要的資產;受到鼓勵、支持和讚賞的心靈,才能迎接生命中的挑戰。
這些點點滴滴,都真實地記錄在這本書裡,是Selena每天認真生活,認真經營出來的。它拓印了一家人的足跡,記錄下的一種生活態度,像不同葉片上的露珠,兀自呼應著晨光,又等候著明日的朝陽。讀完後,讓人更期待自己與家人的下一次旅行,和Selena的下一本創意。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林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