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大番薯的小綠芽:台灣月曆的故事

大番薯的小綠芽:台灣月曆的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5112
鄭宗弦
聯經出版公司
2015年1月23日
97.00  元
HK$ 77.6  






ISBN:9789570845112
  • 叢書系列:文學館
  • 規格:平裝 / 24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文學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文學 > 其它












    第一本結合節氣、月曆的故事書





    二月

    驚蟄�好有味道的「菜市仔」

    春分�大番薯的小綠芽



    三月

    清明�掃墓的心情

    穀雨�大甲媽祖到我家�歡喜辦桌吃拜拜



    四月

    立夏�媽媽的平安符

    小滿�這樣的梅雨季



    五月

    芒種�充滿傳說的肉粽節

    夏至�遍地黃金收割忙



    六月

    小暑�消暑解熱的西北雨

    大暑�密密編織出的情味──草帽和草蓆



    七月

    立秋�七夕做十六的成年禮

    處暑�請「好兄弟仔」吃大餐



    八月

    白露�熱帶風暴登陸時

    秋分�中秋月夜餅飄香



    九月

    寒露�廟埕上的連臺好戲

    霜降�大餅音樂會



    十月

    立冬�相招來去逛夜市

    小雪�下元節說拜拜



    十一月

    大雪�用點心思來用點心

    冬至�冬至圓仔搓搓樂



    十二月

    小寒�火鍋與好醬油

    大寒�大掃除,迎「新」情










    在地生活的真實情感




      小時候電視只有老三台,華視、中視、台視,到了大年夜,每家都有春節聯歡晚會,除了明星歌舞表演,還有雜耍和民間遊藝活動,像是相聲表演、數來寶、竹板快書、蘇州彈詞。



      我記得有人把整套「拉洋片」的器具帶到攝影棚,說唱著:「往裡頭看啊!往裡頭瞧!裡面的風景真正好。豬八戒、孫悟空,你看神通不神通……」我好奇的問家人:「那是什麼東西?」大家都搖頭,只有阿公說:「那應該是北平人的一種娛樂,就像是現在人看幻燈片。」



      「北平人?」



      「對岸中國的北平。」阿公說。



      於是我開始留心身邊的慶典活動,看看能不能親身體驗。



      但我發現廟會活動有歌仔戲、布袋戲、舞龍舞獅、八家將、宋江陣、十二婆姐……等等曲藝和陣頭,卻完全找不到電視上那些操著京片子的表演。

      

      從此我對電視節目非常困惑,那裡面宣揚的世界,似乎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度。



      不只如此,電視上還有好多東西是很陌生而遙遠的,像是萬里長城、青海的草原、紫禁城、長白山、天山、黃河、長江一號……。到了學校上課,那樣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學到從廣州到北京該搭什麼鐵路,沿途會經過什麼省分,幾個大城市。我也努力記憶歷朝歷代的軍事政治人物,他們變法、征戰、鬥爭,成王敗寇,興滅不停。我努力的背誦,獲得一次又一次的高分,並且因此步步晉升學歷。



      一直到上了大學,不必再為升學而背誦教科書,我才忽然發現自己對生存的這塊土地非常陌生。



      台北到高雄的縱貫鐵路,沿途經過哪些縣市?我居然無法明白說出;台灣從北到南的主要大河川依序是哪些?我也答不出來。更誇張的是,同學有人來自鹿草,我竟不知鹿草和新港一樣,是同屬嘉義縣的一個鄉鎮。我家鄉新港四周的鄉鎮,我竟只知北港和民雄,只因有客運車從北港而來,往嘉義而去,沿路經過民雄,是我們去嘉義玩時必搭乘的路線。



      同學們都和我一樣,認識地大物博的中國比瞭解台灣還多。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媒體教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個人因此被一把利刃切割開來,身體在這裡,心靈被強逼到海峽的另一邊。



      一直到我擔任國小教師和少兒文學作家,我不希望孩子重蹈我們的覆轍:不認識家鄉,如同不識身旁餵養我們長大的父母。



      我開始思考該教給孩子什麼東西?該寫出什麼樣的作品?才能讓他們瞭解生存的土地,進而感動他們愛鄉愛土,保護生存的地方?



      去年,國語日報主編王秀蘭小姐,邀請我以「大番薯的小綠芽」為專欄名稱,撰寫一系列台灣文化的少兒散文,在日報連載達一年時間。這期間,我將多年來潛心觀察的台灣常民文化、民俗慶典演進與環境生態變化等諸多心得,透過文字一一抒懷。



      歲時節慶、四季更迭,台灣人傳承農業先民遺留下來的傳統,在西方現代工商社會中,融合出獨特的生活文化。



      台灣文化多元豐富,有些保留傳統,有些加入創新元素成為新樣貌,不論新舊,它們都展現出特有的生活態度與生命關懷,也是發展本土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資源。更是將來發展獨特的文創產業,引領世界潮流的良好基礎。



      台灣的外型像顆大番薯,它向下紮根,並且伸展綠芽往外蔓延,這些小綠芽是蓬勃發展的文化,這些小綠芽也象徵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現在這些文章集結成書,名為「大番薯的小綠芽──台灣月曆的故事」。創作至今,我已出版五十多本書籍,然而這一本書卻是繼「阿公的紅龜店」之後,第二本的少兒散文集,期間相隔已十二年。



      從事少兒文學創作十多年來,不論寫作少年小說、童話、故事、散文,我始終保留初心,為孩子寫在地的故事。而從讀者的回信和熱切的眼神中,我知道自己走在對的路上,並且發揮了影響力,我感到欣慰也十分自豪。



      感謝王秀蘭小姐,如果沒有她的邀稿,這些文章不會面世。也感謝聯經出版社黃惠鈴邀請出版,感謝陳維霖先生為它繪上美麗的圖畫,讓文章化身為精美的書本,吸引更多朋友來結緣。



      最後,仍是十多年來的那句老話:期盼大家在欣賞文學趣味之餘,能進一步珍惜鄉土,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