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對柯布(Le Corbusier, 1887-1965)的了解與絕大部分學建築的人一樣,將他與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視為是所謂的現代建築第一代大師。相較於萊特的草原建築與有機建築、葛羅培斯的包浩斯學校以及密斯用金屬與玻璃表達「少即是多」的極簡美學,柯布往往被冠上主張「住宅是居住機器」的機械美學。
等到大三修過近代建築史之後,才漸漸發現柯布在20世紀建築所具有的影響力。以機能主義為基礎的現代主義建築與都市計畫在六○年代開始受到質疑,葛羅培斯與密斯移居美國之後放棄了原先的社會主義理想,並完全融入資本主義市場體系,最後淪為形式主義的推手,成為倡導後現代建築的人所攻擊的對象;相較之下,柯布仍然成為許多年輕建築師所學習的對象,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紐約五人(New York Five)對柯布在二○年代設計的別墅造型所作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