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從美麗到美力
以前有一句廣告台詞是:「用相機寫日記」,我想當下大多數人已經改用手機寫日記了;隨手拍了照片、簡短幾句說明或感想,各種社交軟體一PO,這個時代的各個面向,在網路世界裡有了相當程度的描繪。可是祖先們所生活的那個年代呢?四百年前,先民克服萬難,跨越黑水溝來到臺灣,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得以成就今日臺灣的樣貌。然而他們的故事除了被記錄在史料或是編入教科書之外,還有甚麼方法可以讓年輕的世代,也能像戲劇般情節、重回某個時空,以當代的心情去體驗歷史傳說中的忠孝節義呢?
認識君寧是在2006年前後,當時我擔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的職務,除了接續先前幾位主任的規劃與政策,致力保存與傳承臺灣的各項傳統藝術之外,我更想做到的是:「讓傳統有未來、讓未來有傳統」。我一直相信,「傳統」要能與「當代」對話,才有機會被了解、被接受。因緣際會下,我們很幸運的找到君寧、啟動了一年多的「漫畫傳藝」計畫。最初,是想要為位在傳統藝術中心的全國唯一「公立」的文昌祠,做一種另類的介紹,不只是建築、也要對文昌祠中所奉祀的神明一一說故事。作品推出後,得到相當多的好評與鼓勵,於是我們請君寧繼續就常民文化的部分,完成了一系列的漫畫故事。最有趣的是,君寧原本是學設計出身、在傳藝擔任的工作也是美術設計,可是我要她執行的工作不只是「畫圖」,而是「如何用圖畫說故事」,所有的故事架構與內容,都必須由君寧獨力完成,很開心君寧不但接受了這項挑戰、最後還繳出這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當君寧用詼諧趣味的手法說故事的同時,也傳達了背後的文化深度,讓這些傳統思維轉化成可以向全球輸出的創意作品,恭喜這一系列漫畫有機會單獨出版,我相信這本書不僅能讓你看到美麗的圖畫、更多的是那些源於傳統、所展現的「美麗的力量」。
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林德福
於2014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