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吳鈞堯金門系列:火殤世紀、遺神、孿生

吳鈞堯金門系列:火殤世紀、遺神、孿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909835
吳鈞堯
遠景
2016年3月02日
300.00  元
HK$ 240  






ISBN:9789573909835
  • 叢書系列:台灣文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台灣文學叢書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歷時五年的深耕與爬梳,金鼎獎得主吳鈞堯交出三卷金門史詩長篇!

    從人寫到神,藉由故鄉風土進行人與神、生與死的漫長追索──

    吳鈞堯金門系列套書,限量發行!









    騎龍跨虎二少年──《孿生》推薦序




      吳鈞堯最新小說《孿生》,和他近年的作品一樣,寫的是金門,重點放在金門人的外移,很清楚有二條路線:一是從金門經廈門到南洋,一是從金門經高雄再北上三重。後者是小說主角之一的吳建軍,前者是吳建軍出生之前就已死去的兩個哥哥吳可端和吳可莊。吳建軍是實寫,所有資料顯示,係以作者自身為投射對象,包括出生地、童年經驗和旅台發展的過程;可端和可莊是虛寫,場景雖是南洋,但寫的非常中國,特別是大量的古中國神話之取用與舖展,包括華夏民族之祖黃帝及曾和他爭天下的炎帝、蚩尤、刑天,其他還有應龍、窮奇、朦雙氏等等。



      全書十六萬言,分成十八章,各章標題皆三字,如〈遇刑天〉、〈祭蜀鹿〉、〈孿生神〉等,古雅端莊,且含神秘色彩。其中旅台部分七章,下南洋部分可端、可莊先分寫(八章)再合寫(三章)。首章〈遇刑天〉寫吳可端在南洋,隨出資人李東尼等人入大山尋寶,遇刑天,共處一段時日,拉出兩個背景,一是可端之所從來,亦即金門南邊的昔果山,一個是刑天之所以致此;二章〈祭蜀鹿〉寫可端之弟可莊奉父母命赴南洋找阿兄,遇蜀鹿,人獸相處多時,拉出炎帝故事的大背景;三章〈孿生神〉寫吳建軍三十年後來淡水,見風獅爺,逆寫從金門昔果山隨父母遷居三重,乃至青年時期與文友互動的發展史。其後各章大體就是幾位主要角色移動在現今和過去、他鄉和本鄉、具體和抽象空間之間的狀況。



      吳鈞堯有意讓吳建軍活在現實時空裡:吳建軍於一九六七年出生於金門昔果山,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二歲時,隨父母遷居三重,就讀光榮國中,那一年美國與中共建交,次年中共停止砲擊金門。一九八八年三月,他退伍後第一次返鄉,次年參加大學聯考,考上國立大學,結交一些文友,認識後來成為他太太的顏亦雯,一九九三年大學畢業後到台北某商會雜誌社上班,後轉至一家文學性雜誌社。近期參加和文化相關的活動,包括二十一世紀以後第一年中秋的兩岸海中會、文訊雜誌創刊三十周年,地點甚至舉出台北市同安街的文藝景點紀州庵;也敘寫了台灣文化建設之社區總體營造,黃大洲、趙少康、陳水扁逐鹿台北市的關鍵戰役,建軍採訪了孫運璿等。



      下南洋部分,吳可端「他們一行人,明明從二十世紀進入南洋大山,怎沒來由,彷彿來到中國境內?」,而吳可莊「為尋落番的哥哥吳可端,乘船下南洋,往新加坡途中,遇大霧與海盜,雙方激戰,吳可莊落海逃逸,荒島中醒來,已在遠古世界。」這「中國」的、「遠古」的世界是一個神話的世界,在儒家不語怪力亂神的的言教下,紛陳複雜的神話資料被記錄到《山海經》、《淮南子》等非儒家典籍中,經歷來學者的整理研究,已被體系化,但要融入小說中可端和可莊的追尋過程中,其實頗為費力,幸有鈞堯的耐心與筆力,再現了瑰麗、奇誕的神話世界,映照人類社會之爭鬥、征服、再生、救贖等現象。



      在寫完金門的歷史故事以及眾神之後,吳鈞堯實寫也虛構金門人之外移,所以金門因特殊的史地條件所形成的島嶼命運、金門人的認命與不認命之掙扎,乃至來台與到南洋之迂迴曲折等,都成為小說的構成元素;但我讀完《孿生》全篇,認為吳鈞堯真正想寫的是先前他曾在《荒言》和《熱地圖》中都提及的「兩個夭折的哥哥」(「大哥」一出生就死,「二哥」沒有熬到滿月);在《孿生》中,在第九章〈惡地形〉始由母親親口說了此事;到了第十三章〈蟬寫信〉,可端和可莊兄弟原先的分途發展終於會合;第十四章〈暗聽香〉才在敘寫吳建軍的章節中具體出現吳可端、吳可莊的名字;到了最後一章〈人間門〉,吳建軍確認夢中見過哥哥,他們是「兩個少年,分別騎著龍、跨著虎,從下邊飛上來」,是大哥可端和二哥可莊,至此,下南洋的兩個兄弟在南洋各章之敘寫,終和吳建軍一線融合。



      要寫二位幾無生命史可言,但又影響全家至深且鉅的「夭折的哥哥」,吳鈞堯就必須寫自身,寫父母,從家庭寫到家族,因此也必須寫昔果山,寫金門,寫台灣,時空非常明確;在哥哥的部分,是寫作上一大考驗,吳鈞堯把金門人落番南洋之艱辛與迷離且豐饒的華族神話相互結合,虛擬空間,消解時間。在細寫神祇之後,進入神話世界,我認為是吳鈞堯文學的一大躍進。



    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李瑞騰




    其 他 著 作
    1. 一行波特萊爾
    2. 牧野篝火:金門文學讀本.小說、報導文學卷[軟精裝]
    3. 水裡的鐘
    4. 舞文倡議 寫出思想影響力
    5. 台灣小事
    6. 話說文學編輯
    7. 靜靜如霜 吳鈞堯詩集
    8. 重慶潮汐
    9. 回憶打著大大的糖果結:給孩子的情書
    10. 一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