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青雲之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236416
陳舜臣
郭凡嘉
游擊文化
2016年4月10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236416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日本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春光。已逝 (附印刷簽名)
小說 地球萬花筒
小鳥:《博士熱愛的算式》作者小川洋子獲獎暖心小說
山之音:川端康成夜聽山音與孤獨的戰後顛峰之作【精裝典藏版】
千羽鶴:撫摸那些既冷又暖的愛慾、名器與生死,川端康成揉合悖德與慾望的極致名作【精裝典藏版】
內
容
簡
介
撥開名為戰爭的烏雲,年輕悸動的心能否得見朗朗青空?
目
錄
【
第一部
???????
】
序章
兩個世界
祖父
英雄形象
熱衷的季節????
消失的海上閱兵?????
在逆流中
我的英雄
崩壞
支撐的力量????
小麻雀????
山洪
動搖
滑翔機????
成長的代價????
?
【
第二部
???????
】
來自故鄉的考生?????
殖民地印度????
即將逼近的烏雲?????
祝你好運
覺醒之路
世界大戰
孤獨的夜間步行?????
提前到來的畢業?????
騷動的血液????
燃燒的世界????
在烈焰與煙霧之下?
揭開序幕
序
譯後記
搖擺在國境之間的自我認同�郭凡嘉
或許是由於身處異鄉的關係,也或許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同質性非常高的社會,打從我在日本生活開始,就一直關注著「在日外國人」的議題。二○○九年,我在東京所舉辦的昂文學獎(???文學賞)頒獎典禮上,因緣際會地認識了以中篇小說〈好去好來歌〉獲得佳作的溫又柔小姐,也很榮幸地接下了她的小說中文版的翻譯工作。在那次的翻譯過程中,我首次如此近距離地了解:除了我們留學生所面臨的自我認同問題外,那些從小在非母國成長的人,他們無法於成長、生活過程中,使用母國語言所感受到的困惑、迷惘、矛盾與內心不為人知的痛苦。其後,我也採訪過其他在日本文壇中相當活躍的非日本人,對於生活在異鄉這件事逐漸有了更深層的體悟。因此,當聽到陳舜臣的自傳體小說《青雲之軸》即將出版中文版,我便欣然地接下了這份翻譯的工作。
陳舜臣確立了日本文壇中「中國歷史小說」的分野,與司馬遼太郎並列為日本歷史小說的雙璧,在日本擁有眾多讀者。祖父輩來自台灣,陳舜臣從小在日本成長,同時也接受漢文教育,融合了多重歷史文化洗禮,精通五國語言。以推理小說成名之後,創作了《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等作品。他的一生留下一百部以上的著作,並曾獲得「江戶川亂步賞」、「直木賞」、「大佛次郎賞」、「吉川英治文學賞」、「日本藝術院賞」等殊榮,幾乎可說是囊括了所有與文學相關的獎項,即便被稱作日本國民作家也不為過。然而,他在二○一五年過世的新聞,無論在台灣或是日本,卻都鮮為人知。
許多人都在爭論著,從小在日本出生長大的陳舜臣究竟算是日本作家?台灣作家?還是中國作家?以我的經驗來看,同質性高的日本社會,絕不會使用「台裔日本人」或「華裔日本人」來形容血統及語言異於他們的異鄉人。那麼他的身分到底該如何歸屬呢?在這次翻譯《青雲之軸》的過程當中,我似乎看見了可以被視為陳舜臣分身的主角陳俊仁,在大時代變遷的特殊情境之下,不斷地追問自己這個問題的姿態。
無論是陳俊仁理想化了被日本軍官捉走的中國人,並在心裡認為這個人是甘冒被驅除出境的危險,去為中國蒐集資料的愛國者;還是看著淹沒神戶的滔滔洪水,卻想到自己腦子裡所虛構出來的中國長江;亦或是對於老師在課堂上提到支那人時,他在心中吶喊:「支那人有什麼不好呢?我就是支那人!」又或是當來自故鄉台灣的年輕人,敘述自己於殖民地生活遭受到日本人差別待遇時,他的內心浮現出:「真是對不起啊……」的內疚情緒,在在都讓我們得以窺見陳俊仁對於自己身分的掙扎。除此之外,在《青雲之軸》中另一個讓我覺得有趣的是:雖然從主角陳俊仁與同為殖民地出身的台灣人、印度人、朝鮮人之間的互動,我們可以看見這些外來者相同的糾結心情與境遇,但是他們對於「心中的祖國」的情感,卻各有不同。
二○一五年,台灣出身的東山彰良(本名王振緒)獲得了日本的直木賞,在日本文壇、日本台灣人圈,以及台灣文壇引起不小的旋風。在電影界,又出現了《灣生回家》這部電影,引起大家對於灣生議題的注目與理解。然而「灣生」在身分上畢竟仍屬於日本人,因此比起殖民地的台灣人,地位還是較高。相對於彼時在日台灣人所遭遇的處境,仍然不可同日而語。事實上,東山彰良並非第一位,而是繼邱永漢及陳舜臣之後,第三位獲得直木賞的台籍作家。他們在日本文壇獲得矚目,讓我覺得這群在大時代變遷之下,為自己的認同而苦惱、矛盾、身不由己的人們,終於受到了某種程度的重視,同時也讓我們在面對現今愈發國際化的社會時,能夠得到一些啟發。
儘管現在在日本的一般書店或二手書店裡,已經很難看到陳舜臣歷史小說的蹤跡;儘管在日本最大的網路書籍商店Amazon平臺,對於陳舜臣著作的評分仍然都相當高,然而關於陳舜臣最近期的評論,也都已經是七、八年前所發表的。甚至就連二○一五年陳舜臣的逝世,也都沒有引起另一波的閱讀浪潮,這一切似乎顯示出當代日本人已越來越少閱讀陳舜臣的作品了。此外,在陳舜臣辭世之後,我們已經無法探知:在陳舜臣的晚年,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心情,與夫人重新回到台灣,並在淡水設立戶籍?然而,陳舜臣的一生,畢竟濃縮了東亞錯綜複雜的近代史。正如同當今的台灣,島上有原住民、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所有的人都在這百年融合之後,成為現在的台灣人。即使如此,卻依舊懷抱著不同自我認同的矛盾與困惑。透過《青雲之軸》書裡所描述的陳俊仁前半生,確實能夠讓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多了一個獨樹一格的切入點,並重新思考「台灣人的自我認同」。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