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AI引領智慧型服務機器人新視界

AI引領智慧型服務機器人新視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914660
拓墣產業研究所
拓墣科技
2016年4月29日
1333.00  元
HK$ 1133.05  






ISBN:9789865914660
  • 規格:平裝 / 82頁 / 21 x 29.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觀念/趨勢











      日本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勞動力人口大幅萎縮,尤其勞動人口自2013年起便跌破8,000萬人,日本男性勞動退休年齡也從60歲延長至65歲,實際上退休年齡約為70歲。為此,日本安倍政府主導成立機器人革命推進小組,並發布「機器人新戰略」,不僅要擴大機器人應用領域,加速新一代機器人技術研發,以期能解決當今高齡社會問題及天災頻發問題,顯示出日本在發展機器人技術與解決人口老化社會課題的決心。



      從日本「機器人新戰略」對實現此機器人革命的目標來看,大致上可歸納出三大重點分別為:(1)成為世界中機器人技術革新據點;(2)成為世界第一的機器人運用社會(包括中小企業、農業、看護、醫療與基礎設施等);(3)以IoT(Internet of Things)時代的機器人領先世界(即是與IT結合,成為能夠充分運用大量數據、網路、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但日本僅專精於光機電系統整合技術,在人工智慧科技發展卻不如歐美國家,以美國為例,包括Google、Apple與Microsoft等IT大廠,均布局人工智慧發展,而人工智慧技術更是賦予智慧型服務機器人學習能力的關鍵要素;也就是說,日本將需借鏡美國在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強化日本在人工智慧發展的不足。






    第一章 美國IT大廠紛紛布局人工智慧發展

    1-1.ICT大廠的下世紀布局-人工智慧

    一.前言

    二.大廠布局人工智慧領域分析

    三.TRI觀點

    1-2.Apple、Google與Microsoft採取不同策略搶奪情境感知時代的來臨

    一.未來十年的情景感知時代

    二.Apple、Google與Microsoft於語音助理領域之策略分析

    三.TRI觀點



    第二章 日本致力發展智慧型服務機器人產業以期解決人口老化課題

    2-1.日本機器人企業拋磚引玉,加速智慧型機器人技術發展腳步

    一.勞動人力缺口、人口紅利流失促使機器人需求成長

    二.全球各國加速智慧服務型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腳步

    三.現階段智慧型機器人將以成熟技術與關鍵零組件來減少開發風險

    四.TRI觀點

    2-2.從日本機器人政策探究看護機器人未來發展

    一.日本各界積極發展看護機器人以因應人口老化課題

    二.近年來台灣癌症患者與老年人數量攀升,對看護勞動力需求水漲船高

    三.台灣具備發展看護機器人的實力與資源,只欠東風

    四.TRI觀點

    2-3.2015年東京機器人展揭露服務型機器人未來發展

    一.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促使日本產官學在機器人科技加速發展

    二.日本在服務機器人應用領域發展範疇進一步擴大

    三.人工智慧與五感技術為日本開發廠商發展重點

    四.工業機器人未來的需求-協作型機器人

    五.TRI觀點



    圖目錄

    圖1.1.1 人工智慧正顛覆不同產業

    圖1.2.1 機器學習強化人工智慧對未來的預測

    圖1.2.2 Cortana成為跨Windows 10裝置與跨平台的語音助理

    圖1.2.3 Apple、Google、Microsoft獲利核心與營運哲學比較

    圖2.1.1 日本企業率先將女性擬人型機器人投入職場,試探一般大眾接受度

    圖2.1.2 日本SoftBank Pepper機器人市場布局

    圖2.1.3 美國DARPA舉辦DRC挑戰賽以促使智慧型機器人技術發展

    圖2.1.4 Pepper機器人透過數個感測元件部組件與人類互動溝通

    圖2.1.5 結合高精度機械手臂、頭部與身軀�移動平台的智慧型機器人

    圖2.1.6 Pepper機器人採用較成熟的技術與現有零組件

    圖2.1.7 用來偵測外界物品形狀與距離等的紅外線深度感測器運作原理

    圖2.2.1 日本各界持續開發多款看護服務機器人

    圖2.2.2 日本65歲以上人口比重持續攀升

    圖2.2.3 日本政府編列預算以補助機器人廠商開發售價10萬日圓以下機器人

    圖2.2.4 日本政府針對看護機器人開發提出5年計畫

    圖2.2.5 日本看護機器人三大應用領域

    圖2.2.6 日本看護機器人市場至2035年將擴大24倍規模

    圖2.2.7 台灣人口結構變化趨勢

    圖2.2.8 日本相關單位重新修訂後的看護機器人重點領域

    圖2.2.9 台灣工業�服務機器人產業供應鏈

    圖2.3.1 「機器人新戰略」目標與機器人革命倡議協議會合作關係

    圖2.3.2 2015年東京國際機器人展參觀者數量較上屆增長約2成

    圖2.3.3 在2015年東京國際機器人展上的服務機器人應用多元化

    圖2.3.4 許多日本廠商展示數款生活陪伴機器人

    圖2.3.5 步行車、外骨骼機器人與生活支援機器人將成為銀髮族生活必需的裝置

    圖2.3.6 開發及引進醫療照護�復健機器人為解決日本照護人力短缺的手段

    圖2.3.7 日本大學與日本IT廠商聯手開發農業機器人

    圖2.3.8 救災用的外骨骼機器人與人型2足式機器人

    圖2.3.9 Yaskawa展示協作型機器人產品

    圖2.3.10 Nachi展示採用輕量化機器人的協作型機器人

    圖2.3.11 EPSON正示範協作型機器人進行較複雜組件的組裝工作

    圖2.3.12 川田協作型機器人能進行取件/插件、貼標籤/辨識等作業

    圖2.3.13 川崎重工的協作型機器人duAro可進行電子組裝與便當配菜包裝等作業

    圖2.3.14 LifeRobotics協作型機器人可在60公分空間與作業人員一起進行保養瓶檢測與置回箱子的工作

    圖2.3.15 廣明光電的協作型機器人進行操作膠囊咖啡機泡咖啡與分類作業



    表目錄

    表1.1.1 ICT大廠於2012∼2015年7月購併人工智慧新創廠商一覽表

    表1.1.2 20家值得注意的人工智慧新創廠商

    表1.2.1 Siri、Google Now與Cortana比較

    表1.2.2 情境感知運算正在崛起

    表2.2.1 日本開發及生產看護機器人主要廠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