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尊重生命
洪瓊君是我在國語日報高雄語文中心共事的老師,由於我們共同對大自然的愛好,自然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有一段時間,她負責荒野協會高雄地區的事務,我則衷心於柴山自然公園的創建,我們經常就有關生態保護的問題互相交換意見。
洪老師是個心思細膩的人,我尤其欣賞她「即知即行」的行動能力,在台灣「關心生態」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有行動力量的人卻很少,洪老師是少數我所看過的既謙虛又肯腳踏實地工作的人。
在我和她經常交換看法的討論中,我們共同的結論是:台灣目前環境破壞之所以會如此嚴重,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我們的人民普遍對生命缺乏「痛感」,隨意踐踏生命、摧殘生命,而無法覺知「生命上所遭逢的痛」!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植物家貝林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教育終極的目標就是對生命保持敏感。」「敏感」的意思就是對周遭「眾生」喜、怒、哀、樂,痛苦或幸福都能準確地「感同身受」。我和洪老師都共同感覺到,我們的教育,自小就缺乏「生命教學」,因之,我們的孩子成長之後,他們可能很有「知識」,也可能在事業上很有「成就」,但是沒有「慈悲」,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大約在五年前,我讀了自然教育家柯內爾的書深受感動,我介紹洪老師也唸一唸,她也受到了撞擊。柯內爾對「自然教育」非常重視,鼓勵孩童用身體去感知大自然,或者甚至就用身體行動去模仿大自然,以促進孩子們對自然事物的感情和認同。
後來,我和洪老師共同在國語日報語文中心開創了「自然寫作」的課,幾年下來,我們累積了很多珍貴的教學經驗。我一直鼓勵她將這些記錄下來,就如前述的,洪老師是一個﹁即知即行」的人,不久,她交給我這本書的稿子,我在鼓勵之餘,將之推薦給晨星出版社出版。
這是一本智慧之書、慈悲之書,更是教導兒童「自然教學」最好的參考書,是為人師表,或為人父母者不可不唸的一本好書,是為之序。
吳錦發